喝酒有酒趣,酒趣在于雅,且酒趣有“十雅”:
太古時期沒有酒,用水代之,以示禮節,此謂“禮雅”。
晉時有醉仙名劉伶,《酒德頌》中寫道:“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醉,五斗解醒”。唐時有詩仙名李白,更是“自稱臣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斗酒詩百篇”“賽過銅人八百杯”,此謂“量雅”。
東吳時有個諸葛恪,少時穎慧,口才極佳。有一次,孫權大宴群臣,謀士張昭素不能飲,有人慫恿諸葛恪向張昭勸酒。于是,諸葛恪就舉杯對張昭說:“陣上殺敵,武將在前,運籌帷幄,先生在后;論功勞,先生首屈一指,論君臣,主公勸酒,先生不可抗旨!”沒辦法,張昭只好喝了一大杯,此謂“趣雅”。
《楊惲報孫會宗書》中載:“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此謂“高雅”。
武松路經酒肆,蔑視“三碗不過崗”后,連飲十八大碗,借著酒力,在景陽岡打死吊睛白額猛虎,為民除害,此謂“豪雅”。
清代詩人周茂才在《寒夜》詩中寫道:“晚風吹雨百花殘,不典綈袍買酒難。還是去衣還是酒?費人斟酌是春寒!”另有古詩說:“寒夜客來茶當酒。”此謂“清雅”。
有四位詩人游妙峰山,見山高聳入云,氣勢雄偉。其中一人嘆曰:“此山真個與天齊”。另一人續曰:“四面群峰盡覺低”。第三人接著續曰:“燕去雁來飛不過”。因為這第三句絕妙,已把山高寫得“上出重霄”,接續實在是難,但第四人心有不甘,連飲三大碗后,酒助詩興,靈感突生,大聲續道:“惟余日月過東西!”天外飛悟,神來之筆,一經點綴,全篇生輝,此謂“文雅!”
清乾隆年間,某知府聽說千里之外某寺有一位得道高僧,集詩書畫于一身,藏有一幅徐熙名畫真跡。
他毅然掛冠削發為僧,不辭千里跋涉,云游至該寺,與高僧相見。通過談吐,彼此一見如故,且朝夕相處,吟詩作賦,對對畫畫,成為莫逆之交。那年大年三十夜,興酣酒熟,彼此投情,該寺僧拿出藏畫共賞。二人對酌至更深,某知府乘該僧大醉如泥,乃竊畫而去,不知所蹤,此謂 “典雅”。
越王勾踐為報吳王夫差之仇,出師之前,大宴士兵,人人奉酒,親密無間,所有士兵,深銘五內,故上下一心,樂于奉命,終于“以三千鐵甲可吞吳”的義師,報仇雪恥,此謂 “義雅”。
周恩來總理善飲又善言,每次在聯合國宴會上與世界各國首領飲酒交談時,總是以雄辯的口才“舌戰群儒”,以“賽過銅人八百杯”的海量,“寒梅獨占百花魁”,因此得到萬邦敬仰,甘拜下風。總理展現出的東方巨人雄姿,不但摘除了“東亞病夫”的恥辱帽子,還贏得了聯合國“五強”之一的高座,此謂 “大雅”。
酒趣“十雅”,是謂酒文化中的真趣味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