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這東西說來真是神奇,從古至今,自中而外,經歷千百年而魅力不減,遍存海內外,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凡夫走卒,飲之、歌之、友之、戀之,其情其趣,其詩其詞,不勝枚舉。不用絞盡腦汁,關于飲酒的詩詞歌賦信手即可拈來,關于飲酒的名人趣事、軼聞、傳說信口便能開河。
古代文人將審美的眼光和高雅的生活情趣附著于酒,為酒增添了一道道光環,使酒不僅成為口舌之享受,更成為一種精神寄托。在美酒中注入深情,品位自然升高,于是,醉者不再只是酒徒醉鬼,而有了酒仙酒圣。
人總會有一些閑情逸致,忙里尚且可以偷閑。偶有閑暇,邀上一二知己,擺上一壺清酒,敞開胸懷,面酣耳熱,別有一番風味。文人倡酒愛酒,多半是愛其風雅之情,為的是求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一種擺脫俗累的輕松。
人的真性情最不易流露,生人之間總免不了有一些隔膜,有一些虛偽,但倘若三杯酒下肚,便會熟絡自然起來。人的真性情,只有在這樣的境況下才會流露出來。
酒有多種喝法。獨斟獨飲,可以深思漫想,其情趣妙不可言,就像一首唐宋小令,能享受者甚感其美。也可兩人對酌,燈下清談,這是散文式的飲酒。細語長談,酒香悠悠,實在是美妙之至,堪稱人生一大樂趣。但很多情況下,人們更喜歡邀朋喝友共飲敘談,酒酣興高,朋友間直抒胸臆,無所隱諱,此時此刻,千言萬語盡在酒杯中。超過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會演變成為戲劇性的飲酒,熱鬧是夠熱鬧,就是讓人感覺缺少那么一點情趣。
還有冬飲和夜飲。試想,在漫天飛雪的夜晚圍爐相飲,面對小天地中的一脈溫情,心靈會變得滋潤蘊藉,其爽也真,其情也深,自是妙不可言。而最好的下酒菜,當屬知心言語。
酒之趣在雅,雅就是要說、要唱,吟詩作畫,猜拳行令,或哭或笑,或罵或怨,輕松,放達,境界不同,感受自然不同。今人喝酒在雅事上趕不上古人,卻也自有樂趣。
明代吳斌在其《酒政》中指出,飲酒的最佳對象當屬“高雅、豪俠、直率、忘機、知己、故交、玉人、可兒”,飲酒的最佳地點當屬“花下、竹林、高閣、畫舫、幽館、曲澗、平疇、荷亭”,飲酒的最佳時節當屬“春郊、花時、清秋、新綠、雨霽、積雪、新月、晚涼”。
所以,酒中之趣,古人有古人的境界,今人有今人的玩法,不見得誰輸于誰,只是各自的感受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所處的地域不同罷了。要想喝得身心舒暢,美酒、美景、良辰、淳情缺一不可,如果這些元素皆備,置身其間,陶然忘機,那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