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酒是先有黃酒后有白酒,黃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白酒出現的比較可靠的時間是在金代。
黃酒和白酒的區別是什么呢?
南方是大米、糯米,簡單來說,黃酒就是發酵酒,主要以米作為原料,北方是黏小米、黃米。黃酒也要用酒曲來做糖化劑和發酵劑,一般是小曲,南方稱作酒藥,發酵之后還有一個叫作煎酒的工藝流程,就是將容器中的酒加溫蒸一下,相當于用巴氏消毒法來消毒殺菌,陳存、老熟之后飲用。白酒與之相比,多了一個蒸餾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將發酵后的酒醅放到蒸鍋上蒸,利用乙醇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的物理特性,先將乙醇汽化,再通過冷凝器接取含乙醇的水溶液,該水溶液就是白酒。
在金代以前,中國人普遍喝的酒是黃酒。元代時,白酒的飲用范圍還比較小,即使到了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白酒時,也主要是將它當藥使用的,講述了白酒在醫藥上的多種用途,認為它是“百藥之長”,具有鎮痛、浸泡藥物以增強藥效、御寒、去風濕、活血等作用。現在雖然在江西、四川等地考古發掘出了一些元代的白酒古窖池,但從文獻記載來看,關于當時飲用白酒的記載并不豐富,明代人們主要喝的還是黃酒。
白酒真正崛起應該是在清朝,自康熙朝開始,白酒飲用率增加,各種文獻中也有了飲用白酒的記載。比如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除夕之夜,禮部尚書宋犖舉辦了一次詩酒會,乾隆年間舉行的千叟宴,用的酒都是白酒。
為什么清代時白酒發展起來了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于治理黃河,中原一帶高粱的種植面積增大。高梁不太適合做主糧來吃,但高粱稈修水利工程用得上,多出來的高粱也不能扔掉,便就地用于釀酒。
二是出于節約糧食的目的,釀造黃酒用的是大米、小米這樣的主糧,釀酒用得多了,口糧就相對少了;高粱是雜糧,相比作為主糧的大米和小麥來說,用它來釀酒,可以減少黃酒對北方小米和南方大米的消耗,起到節約糧食的作用。
三是從酒的特性來看,白酒酒精度高,當時人們叫它白干、燒刀子或燒酒,喝了之后體感反應比較快,喝上一瓶黃酒還不如喝上二兩60°的老白干頂勁兒。當時白酒價格也比黃酒便宜,適合底層市民和基層士兵的需要,他們想少花錢又能比較快地進入微醺狀態,所以選擇喝白酒。這些經濟方面的因素導致白酒在清代逐漸發展起來。
清朝以后,黃酒逐漸成為貴族酒,從清初到民國,高檔酒市場中,黃酒占主要地位。根據一些歷史人物的回憶,在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北京,喝酒分為幾個檔次:最高檔次當然是喝黃酒,還得是紹興產的黃酒,通過大運河水路運到北京;中檔的是南酒館提供的本地產的黃酒;最低檔次喝的就是本地產的白干、燒刀子以及山東、河北等地釀的黃酒,這種黃酒偏苦,俗稱“苦清兒”,喝這種酒的人是底層市民和基層士兵,喝酒的小酒館名叫“大酒缸”。當然,上流社會的官宦、富商階層也會喝白酒,喝的是汾酒,不是二鍋頭這類的酒。
黃酒、白酒市場的徹底轉換,是在1949年以后,白酒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黃酒的市場份額變小。為什么1949年后,白酒規模迅速擴大,黃酒急劇退潮呢?
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是出于節約糧食的目的。黃酒是以大米這樣的主糧釀造的,白酒是以高粱這樣的雜糧釀造的。在整個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糧食一直處于緊缺狀態,為了節約糧食,就盡量減少對大米、小麥的消耗,高梁單產相對高一點兒,適應性也強,適合發展白酒。此后,白酒發展的主線就是節約糧食,比如發展出了以麩曲作為糖化劑和發酵劑的技術,發展了食用酒精技術,出現了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的新工藝白酒。黃酒雖然也是液態發酵或半固液發酵,但它消耗的是大米這樣的主糧,因此不鼓勵其發展。
2、是計劃經濟的作用。計劃經濟時期,哪個地方能辦酒廠,完全由中央政府來批準,當時政府鼓勵發展的是白酒,雖然也發展了啤酒、葡萄酒之類的酒,但總的來說,白酒的發展是最快的。
上述兩種原因導致1949年后,白酒成了全民消費的主流,而且由于發展了麩曲技術、液態發酵技術等,生產出了更多價格低廉、老百姓能消費得起、品質不錯的白酒,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酒這種嗜好性飲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