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不口干、不上頭的就是好酒
這是很多消費者陷入的誤區。喝完酒為什么會出現口干、上頭的情況?這是因為含酒精的飲品在進入人體過后,酒精會刺激人體腎臟,從而加劇腎臟的過濾作用,促使尿液的排出,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喝完酒經常去廁所的情況。酒精溶入人體細胞,會使得體內的水滲透到細胞外部,從而導致體內儲存的水被排泄到體外。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一種神經反射,會使人產生一種口渴的感覺,特別是白酒,口渴現象更為明顯。因此,喝酒使得人體內的水分流失,所以會感到口干。
所謂的“上頭”現象,就是通俗的頭痛、頭暈反應。酒精在體內的分解需要消耗很多氧氣,會使大腦供氧不足,因此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現象。
誤區二:非山泉古井水釀制的都不是好酒
這種說法其實很絕對,山泉古井水的確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不一定不用山泉古井水酒釀制不出好酒。根據市場的需求,就算同一品牌的酒廠,釀制出的質量也參差不齊。真正的好水,不一定是只有山泉水、喝水等,干凈的軟水一樣可以釀造出好酒來。
但由于現在的生產發展很快,環境受到污染,天然水并不一定就是百分百干凈的水,如今的酒廠大多采用干凈的自來水。那種大肆宣揚自己的產品由山泉水之類的純天然水釀制而成,很大一部分是營銷手段,況且那種真正為保護水質而釀制酒的廠家又有幾個?
誤區三:掛杯的就是好酒
有一種品鑒白酒的說法是:輕搖酒杯,觀察酒液透明度,再逆時針轉動,觀察酒液的掛杯情況。如果,酒液會掛杯則是好久。但是,白酒與紅酒的掛杯現象都差不多,都是依靠重力作用,使得酒液換換下滑,使得這些小酒附在杯壁上。但這種情況真的和酒質掛鉤嗎?
但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掛杯是因為酒體本身較為粘稠,陳年老酒這種現象尤為明顯,但其實這是由于多年的儲藏,是分子與酒精密切結合,口感更加醇厚。好久會掛杯,這不假,但掛杯的不一定就是好酒,使用增稠劑也可以制造出掛杯現象。
誤區四:酒精酒不能喝
在分析這個誤區之前,我們先要搞懂兩個概念,一是工業酒精,二是食用酒精。實際上,市面上許多的酒精酒都是用食用酒精制作而成,一般適量喝的話,是不會喝出大問題的。但由于一些不良商家為了提高酒的醇香度,會加入一些香精等,這些成分有部分長期使用是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的。而且,酒精酒和糧食酒是能夠通過酒瓶包裝的執行標準判斷的。食用酒精是國家允許的,而工業酒精是被禁止使用在造酒過程中的。
誤區五:“勾兌”就是假酒
如今談“勾”色變的年代,一提到勾兌,很多人腦子里就會聯想到假酒。但實際上,勾兌僅僅是白酒生產工藝的一個過程,一瓶好酒都是酒與基酒的融合。但由于很多不良商家,為了使得白酒更香更好喝,會加入一些特殊物質,而這有一部分物質是會對人產生危害的,因此,才會使人一聽勾兌酒就直搖頭。
誤區六:酒的好壞由香型絕對
醬香酒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但有一部分極端的消費者捧一踩一,就覺得醬香酒就是最好的,其他酒都不行。其實這種說法太絕對了,每一種香型都是經過獨特的工藝釀制而成,都有自己的特色,至于哪種香型的酒最好其實是無法給出一個官方的答案,只能相對于個人而言,哪種酒對他們是最合適最喜愛的。
誤區七:酒越老越好
“陳年老酒”、“窖藏”等一系列字眼常常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也使得他們對這一概念的刻板印象,認為酒越陳越香,年份越久越好。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酒的存放有一個最佳年限,如果是要飲用的話一般五年左右是最佳的,如果超過10年以上,其實是并不適合飲用的,只能作為調味料使用。并且每種的香型儲藏年限也是不同的,高度酒適合長期存放,而低度酒則不用,因為本身度數較低,如果存放時間太長,酒的風味都沒了,口味就會非常淡。
誤區八:基酒(原漿酒)不能喝
其實什么原漿酒,不是什么難理解的東西,就是剛剛蒸餾出的“基酒”。有一種說法是原漿酒不能喝,但事實正好相反,這是可以喝的。只不過度數都非常高,最高可達70多度,濃香型的在65度左右,一般認為存放兩年左右便可飲用。原漿酒算是比較珍貴的東西,市場價格的也比較高,尤其是那種儲存時間很長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全網搜索“國酒說”,為您帶來更多酒類小常識,還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