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有酒友給我分享了視頻,是央視《經濟半小時》最新一期的節目,標題為《炒酒江湖:“豪飲”還是“豪賭”》,標題立意夠大,節目質量卻一言難盡,主要是站在了酒商的角度聊茅臺和老酒,我把視頻里好玩的地方作為彩蛋進行拆解。
視頻開頭,就是名不符實的溫馨提示:茅臺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本店謝絕黃牛購買。
廣東汕頭的酒商陳彥清簽了習酒十二獸首,這是貼牌酒,是貴州省仁懷市華瑞酒業銷售有限公司定制的一款酒,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高達”十萬元。
據陳彥清說,他是這次去買茅臺而不得的情況下簽了習酒十二獸首,但在視頻里,他的店早就在賣這款酒了,此人謊言無誤。
也就是說,這個節目里他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急不可耐地給這款酒打廣告罷了,把價格吹得天花亂墜,更是以“絕版”為噱頭,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很容易信以為真:嗬,這么一瓶酒專家都在央視節目里說了,得5000多塊呢!
能說出這話的人,非蠢既壞,但作為精明的酒商,他蠢是不可能蠢的,只有另一種可能了。
其實這酒我以前在一個回答里扒過,雖然代理商號稱十二獸首酒質高于1988,低于紀元,但目前市面上所有流通的習酒定制酒里,應該是沒有標準高于1988酒質的。
而且哪怕是習酒紀元,價格也不貴。
所以可見這酒的水分有多大,我也不怕得罪人,大伙兒遇到這個酒請繞著走,不買絕對沒錯的,即便要買,也就值幾百塊。
這個號稱是客戶的小伙兒,我懷疑是他的托,說買這個十二獸首紀念酒,每年買幾箱,一箱送禮,一箱自喝,一箱留著收藏。
咦,前面這個酒商不是說了剛簽的嗎?你怎么買得如此熟門熟路?
你看,來提酒的酒商背景里都是這個十二獸首。這款貼牌酒和后面的洛神酒為了推廣是真舍得下本錢啊。
這位同樣來自汕頭的酒商林立歡一直在講身邊的人囤了多少酒,也正是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單單潮汕地區的醬香酒囤貨量就有幾十萬噸,有視頻截圖為證。
但從整個節目看下來,除了茅臺酒算是檔次不錯的酒之外,其他的都是不入流的低端酒,比如老習酒、湘泉、頭曲等,甚至還出現了神酒的身影。
可見這節目做得有多不專業,作為全國人民都在看的央視,應該嚴格把關節目質量,不然誤導了觀眾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太大。我連寫個公眾號都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讓人產生了錯誤的理解而蒙受損失。
起碼從節目里沒有看出來這些酒商有什么專業知識,也許他們擅長玩的是另一種游戲,名字叫坑人。
有個改行炒酒的人就更牛了,叫吳光明,茅臺、郎酒、湘泉、瀘州老窖頭曲都入了手,花了三四千萬一點也不心慌,他還算了一筆賬:炒酒每年起碼升值10%,銀行利息才3%,差價就有七個點,每年起碼能賺210萬。
瞧瞧人家這賬算的,我都替他急得慌。
更厲害的是他身邊的朋友,從四五月份開始,跟他一起這么玩的朋友很多,據他所說很多人買的比他多多了。
我見過、認識的酒商不少,僅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說,高周轉才是高回報率的保障,這點尤其適合酒水市場,因為這本就是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你得把酒賣出去才有資格談收益回報率。
這一位是潮州的女酒商羅逸丹,此人在節目里說每年起碼能帶進來幾百人玩酒,中位數是千萬元級別,她粗略算了一下,按照一百人算,每年帶進來的增量也有10個億了。
我是真的替那些被她帶進來的人擔心,手絹都丟到你這里了,還不趕緊爬起來撒了歡地跑?
這位穿著大馬褂的北京酒商叫朱春光,他手里那瓶文君酒我沒看錯的話,大概率是1993年的,但他能說出現在價格漲到3000元也稱得上是厚顏無恥了。
如果是1993年品相不錯的文君酒,算上情懷加成,也就在1500-1800左右,此人是老酒商,不可能不知道真正的行情。很可能借央視平臺自抬身價,為老酒商牟利,欺騙普通酒友和消費者,其心可惡。
節目后面提到了他去定制了一批酒,叫“洛神”酒,名字聽著就很神,而且鏡頭給了長時間的特寫,要說沒花錢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因為他覺得老酒越來越難收到了,那利潤肯定也是撐不起來他們的野心了,于是就去定制了十萬瓶52°的清香型白酒,如截圖所示,號稱將近十年的原酒。
細心點的朋友在視頻里應該能看到紙箱外包裝的酒廠信息:霸州市岔河集夾河釀酒廠。
我在查詢了這家酒廠,是2013年才有的,節目是2020年1月15日播出,那拍攝的時間最遲也得是2019年,而此時他的酒已經上市了……
也就是說,從開始建廠,到拍節目看到了酒,滿打滿算也就六年左右的時間,哪來的將近十年的基酒?
我第一時間覺得只有兩個理由:
一、造假,以不存在的酒齡冒充;
二、外購基酒。
不管是哪一種,都涉嫌虛假營銷、夸大宣傳。
關于這期節目的槽點還有很多,事實錯誤比比皆是,作為影響力巨大的央視做出這么一個節目實在是有失水準。
如今茅臺一瓶難求是明擺著的事實,對普通人來說官價茅臺就是個傳說,大量的茅臺酒囤在酒商和大散戶手里,價格居高不下。節目里酒商說單單潮汕地區的醬香酒囤貨量就有幾十萬噸,我對數字存疑,但也側面印證了“酒炒不喝”的直白道理。
打開天窗說亮話,關于茅臺酒的是是非非已經沒什么好說的了,節目里來自廣東汕頭的酒商的無奈更多是吃不到食的憤懣和失落。
與茅臺品牌影響力太大導致的價格飆升不同,老酒市場則是在一些人鼓吹下,愈演愈烈,他們給陳年白酒添加了許多額外屬性,比如文化、歷史、情懷……欲加之美譽,又何患無辭?
其實白酒很簡單,就是簡簡單單的消費品,不是藝術品,屬于可再生資源,只要酒廠不倒閉,糧食不斷供,這酒就能源源不斷地流出來。
但就有人持不同意見了,比如老酒商們,他們會說老酒是稀缺貨,喝一瓶少一瓶,物以稀為貴,價格會越來越高。
這話乍聽也沒錯,就像適齡姑娘比例少了,彩禮都得貴不少。可什么玩意兒不是喝一瓶少一瓶?什么東西不是用一個少一個?80年代的老古董二八大杠也沒多少輛了,也沒見著你拿奔馳換。
他們還說,老酒好喝,由于瓶陳年份夠久,在時間的洪流里經歷了七七四十九個大小周天,在歲月的洗禮下度過了九九八十一劫難,自然老熟終于求得大圓滿、大自在,老酒的醇厚、芬芳、連綿之氣息勃發。
當然了,他們講不出這么文縐縐的話,只會說老酒好喝,但說不出來哪里好喝。
其實真正上了年頭的老酒并不好喝,陳味重,唯一讓人惦念的是故事和回憶,但這種故事和回憶大多是自己存酒過程中帶來的,而不是從老酒商手里買來的。
況且,老酒真的少嗎?有心人可以去老酒商那里看看,是不是囤著一大堆賣不出去的老酒?老酒如鉆石,必須得賦予其獨特恒久遠的噱頭,方可一箱永流傳。
所以老酒販子們會告訴你,這瓶生產于19XX年的XX酒存世量稀少,有獨特的時代魅力,從酒里能品味歷史,你不買的話就虧了,但如果你買的話,這款酒他那倉庫里還有幾十箱,支持一槍打。
你倒是給我說說看,你都從老酒里咂摸出啥歷史的味道來了?這歷史是不是滿滿銅臭味?
我對陳年白酒的觀點一向是:除非剛需,否則絕不為年份買單。
如果只是為了喝,完全可以自己買點新酒存些年,到時候打開喝了還能感慨一番。想當年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人手里買的酒,那里已經大變樣,唏噓不已。
另外,以我喝酒的經驗來看,同樣價格的老酒,品質不如當前同價位、檔次更高的新酒。所以老酒做喝品本身就不是個好選擇,喝老酒喝的是故事,得是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是為了升值,至少在目前的行情下,99%的普通人甭想著通過囤酒升值獲利,那都是他們騙你的,因為現在囤酒的人足夠多,你的酒只要不是孤品,就很難有多大的升值空間,壓根連通脹都跑不贏。
那1%能獲利的人,是最擅長玩擊鼓傳花游戲的人,只要他們能找到冤大頭接盤就能掙錢脫身離場。
以文章開頭提到的潮汕地區來說,那里只有一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800萬,單單這么點市場就囤了那么多的酒,哪怕該地經濟條件好,有炒酒的資本,但放眼全國還有600個潮汕大的地方,囤著的酒得有多少?一旦釋放出來,價格不崩才怪。
只有幾種情況,我覺得是可以適當考慮買入老酒:
一、真正的白酒愛好者,有收藏和集郵愛好,假如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買。
二、紀念酒,比如家人誕辰、生日等,純粹是為了多個念想,可以買。
三、特殊需求,也是剛需。大家都是社會人,就不忌諱什么了,比如你求人辦事,恰好對方有此愛好,咬咬牙也得上。
除此而外,通通不建議。散戶永遠別想著掙資本的錢,到時候你跑都來不及跑,只能傻傻被套牢。
假如有老酒商給你推薦老酒有多么好喝,有多么美妙,有多么能品味不同時代的韻味,你就跟他說:既然老酒這么好,我哪能奪您所愛,您自個兒留著喝不是更好?
真正愛酒的人,是不喜歡那些花頭的,我見過的酒商里,愛酒、懂酒的沒幾個,大多數人是為了混口飯吃,這就是個工作。我是真的希望這個行業能健康發展,但現在資本的大量涌入已經無法避免。
從歷史經驗來看,一旦資本開始盯上了某個行業、某塊市場,那么離進入冷冬也就不遠了,當資本離場,裸泳的人都會光著屁股浮出水面。
希望大家不要成為最終光著屁股的接盤者。
歡迎關注“知酒僧”,都是與酒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