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8大名酒”評選,茅臺為何未能擠進前3?背后的真相令人嘆息
我國的名酒是如何誕生的?
在我國白酒發展的歷程之中,我國一共進行了5次全國名酒評選,而流傳至今,并且接受度,公信力最高的莫過于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其中評選出的老八大名酒一直流產至今,而這些酒酒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品質都屬白酒家族中的佼佼者。
在上個世紀60年代,人們對于這次評酒會,可是十分的關注,高度的關注,也讓這次評酒會無論是對酒水的品鑒還是審核都達到了相當嚴格的地步,而其中所選出的8大名酒到如今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老8大名酒大家應該不陌生,五糧液,茅臺,古井貢,瀘州老窖,全興大曲,西鳳,董酒,汾酒。
這些酒就算在如今這個時代,仍然是非常具有實力的,但是要說哪個白酒如今發展最好,那么莫過于茅臺酒。
可是令人唏噓的是,被稱為“國酒”的茅臺在當年的評酒會上連前三都未擠進,這是什么原因?
首先來說一說茅臺“國酒”稱號的由來。
最開始我國是準備了3種酒用于外賓招待,首當其沖的就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黃酒,可是無奈外國人對于黃酒實在是喝不慣,而長城葡萄酒,都知道國外盛產葡萄酒,我國對于葡萄酒的釀造并不成熟,所以自然也拿不出手,而茅臺這時候就站了出來,因為經常作為外賓用酒,所以也有了“國酒”的稱號。
可是為何當時地位如此重要的茅臺卻未進前三呢?
都說當時評酒會公正,公開并無道理,在第二次評酒會結束之后,大公報立馬公布了評酒會名單,而茅臺的名次僅僅第五名。
有人質疑為何不用最好的五糧液招待,反而要用第五名的茅臺呢?
周爺爺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要求對評酒會重新進行盲品,可是無論怎么樣結果都是一樣的,茅臺依然是第5名。
經過相關部門的調查,原來是茅臺相較于第一次評酒會酒質下降得非常厲害。
而最根本的原因,莫過于茅臺酒的產能嚴重不足,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茅臺酒一瓶難求,為了增加產能,于是茅臺酒廠便開始四季無間斷的釀酒。
經常喝醬香酒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對于醬香酒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原料,一般好的醬香酒都是采用特產的紅櫻子糯高粱釀造而成而這類的高粱最大的特點就是,顆粒小,淀粉含量高,所釀出的酒無論是酒水本身的醬香味都要更加濃厚一些。
可是這類高粱也有缺點,就是出酒率低,特別是坤沙工藝的醬香酒,因為要保持高粱本身的完整性,所以出酒率就更低了,可是一但使用碎沙工藝,出酒率便會直線提升,可是相應的口感也會下降不少。
之前的茅臺酒一直都是坤沙工藝,可是后來為了彌補出酒率的問題,轉而使用碎沙工藝,難怪酒質會有所下降。
而茅臺酒廠在知道原因之后,也積極作出了改變,而后酒質才被拯救回來。
不過曾經為了增加茅臺的產量,茅臺酒廠也曾到其他地方開設酒廠,但是無一例外都是以失敗告終,唯一成功的一次還是在遵義,主要是遵義無論是微生物環境還是氣候,都與茅臺鎮極其的相似,所以也就有了后來的珍酒。
可見只有茅臺鎮才能釀出真正的醬香酒,如今茅臺鎮可以說得上是醬香酒的故鄉了,很多優秀的醬香酒產自于此,而漢董大師酒也是產自茅臺鎮。
釀造人曾跟隨茅臺酒廠前廠長李興發學習醬香酒釀造多年,在釀酒上可謂是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理解,每到釀酒的季節,釀酒人都會選擇顆粒飽滿的,保存完好的大紅櫻子糯高粱,以一年為一個基本周期,所以釀出的酒,品質是相當穩定的。
而且在釀酒出酒之后,酒水還要整整窖藏6年之久,所以出酒的時候會帶有濃厚的老酒風味,開蓋醬香濃郁,酒色透明,品鑒上一口,濃濃的糧食香鋪滿整個口腔,整體口感十分細膩,絲毫不辣喉,多飲上2杯也不上頭,整體回味悠長。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你怎么看待茅臺酒背后的故事?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