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是用糧食通過漫長的釀造和沉淀形成的,所以人們常說:酒為五谷之精華,酒是糧食精。酒一直是不可代替的飲品。無論是祭拜天地還是招待親朋好友,我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酒;在重大的節日或者珍貴的情感碰撞上,我們也都會拿出最好的飲料-白酒。
另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賦予了酒特殊的意義。酒是一種文化載體,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釀酒官微經典文章對"酒文化"做了詳細的闡述),古代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酒文化、也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酒文化。
我們時常在問自己也在問別人,人為什么要喝酒?澆愁、助興、壯膽、應酬、品味...這些都是,但我聽過最動容的理由就是喝酒可以讓人變年輕。
人生當有酒,無酒事難全。有人說,喝冷酒傷肝,喝熱酒傷肺,但是不喝酒會傷心。一杯酒下肚,可以興起,兩杯酒下肚,可以忘憂,三杯酒下肚,則上下五千年,縱橫兩萬里...在浩瀚的宇宙中,人是渺小的。而在世界上的千萬個奇跡里,人卻又是偉大的。我們的祖先在不經意間發現了酒,之后,經過長期的實踐——完善,再實踐——再完善,傳承至今,并終于有了一套造酒的絕技。他們在別具匠心的構想下,嚴守精致的配方和巧妙的工藝,把稻、麥、五谷及水果等食物,變戲法似的轉化成了白酒、黃酒等各樣的美酒,令人嘆為觀止。
一杯淳香酒,品味數千年。不言而喻,我們中華民族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古至今,眾多皇親國戚,達官顯貴,文臣武將,雅士高人直到平民百姓,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并留下諸多關于酒的傳奇故事和詩文美篇。
人生當有酒,無酒事難全。喜慶待客,走親訪友,社交運作,相擾求人等等,哪一宗哪一件能離開了酒?酒是人脈關系的潤滑劑,是人際交往的開路先鋒。人脈的關系的建立往往先從遞上一支煙、敬上一杯酒開始。有一句俗話很流行,叫做“無酒不成席”。把親情、友情、夢想、期盼、歡樂、傷感……寫進酒杯,溢滿酒宴,讓情感渲染奔涌,讓好事醞釀圓滿。
一切都在宴席上,一切都在酒杯里。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再好的美酒也是一把“雙刃劍”:喝少了,不成敬意,難以為興;喝多了,就不知王二哥貴姓,失態失言,癲狂欲仙,損體傷身,害人害己,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待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切莫貪婪。凡事皆有度,總是要適當、恰當為妙!花看半開,酒至微醺,甚好、甚好!
酒不是靈丹妙藥,別指望它能讓你的(之前《中國白酒》雜志雖報道過"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軀體長生不老,也不是說用向著酒精發足狂奔來證明自己的身體還很青年。酒越喝越年輕在微醺或適量的前提下,經常適量喝酒確實可以讓一個人的思維和心態保持年輕。畢竟,衰老不僅僅囿于肉體上的細胞衰敗,它還指一個人思維的老化。
圣人總教誨大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為,萬卷書,讀的是不同文化,萬里路,行的是不同風景,都是在不同中追求更廣的思想視野。
喝不同的酒,亦能起到這個作用。無數人從初涉白酒,到沉溺白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質:思維豐富了,視野拓寬了。原因很簡單,每接觸一款酒,都如同翻開一個新卷軸。卷軸上寫滿了新世界,從中會跳出不同的歷史、文化、風土...正是因為酒的這種不同,你可以不斷發現新世界,拓寬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和邊界,保持著年輕。
喝酒,除了能拓寬人的思維,還能修正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其實人的生活環境,很像一個靜水湖。有的生物,恪守自己的生長之道,出淤泥而不染;有的生物,卻隨俗沉浮,在麻木不仁中潰爛而喝酒本身,就是一件追求品質的事,因為酒不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而是大自然對人類求生本能之外的恩賜。
相信當你經濟條件恒定的時候,你也會選擇開一瓶身體所喜的高品質美酒,細細品位,感受它背后的歷史底蘊、人文情懷,去分辨好酒、更好的酒,在漸次上升的轉變中,為自己培養一個有品質的愛好。這就是喝酒的作用,它在無形中鍛造你追求質量的生活態度。
喝酒,能使人年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釀酒所需要秉持的精神。因為釀出一瓶真正的好酒,必須不能急躁、不能取巧、無懼歲月。而這種精神,在一個人喝酒的過程中是能感受得到,并且能沾染上的。聞一聞酒香,你能直視釀酒師們執著的眼神;嘗一口酒,酒廠的歷史和釀酒理念,翻箱倒柜在你跟前。這一切的背后,都歷經大浪淘沙,歲月積淀。而能夠對抗無情歲月的,是耐得住寂寞,是扛得起沉浮,是永遠年輕的心態。釀酒官微溫馨提醒:小酌怡情,大酌傷身;白酒雖好,不要貪杯。
有人說,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并不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還有人說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