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細說古往今來,醉眼看盡人間百態。
這里是講述最有趣味酒故事的雅愉品酒。
【一】
他本是一名文武雙全的戰將,卻最終被冠以“南宋詞人”的名號。在文壇,他與蘇東坡合稱“蘇辛”,同為豪放派一代詞宗。
然而比之蘇東坡,他的詞更有重金屬的質感,更有錚錚男兒的血性——因為他是一名真正的戰士!
他就是辛棄疾。
“棄疾”這個名字,不由讓人聯想到霍去病。這個17歲即率軍橫掃大漠的漢代名將,幫助漢朝拿下了河西走廊,后來又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國肯特山)筑壇祭天,兵鋒直逼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名垂青史,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愛國誓言。
這樣的志向,辛棄疾也有,而且他也像霍去病一樣勇武過人。
辛棄疾于公元1140年生于山東濟南,那時的中國北方,是被金國占領的“淪陷區”。
但辛棄疾從小身在曹營心在漢,經常向著南方“登高望遠,指畫山河”。18歲時考中進士,成為聲名鵲起的少年英才。
21歲時,他拉起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打響了反對金國統治的第一槍。
起義后,他把隊伍投靠到當時勢力最大的義軍首領耿京麾下,同時還拉著另一支義軍的首領義端歸順耿京。但這個義端革命意志不夠堅定,偷了耿京的軍印,前去投降金人。
辛棄疾大怒,策馬一路狂追,干凈利落地處決了這個叛徒。
此時,他剛滿22歲。
這次斬首行動迅速登上了宋金兩國的熱搜。但這僅僅是辛棄疾的一次牛刀小試,高潮的華章還遠未到來。
次年,他作為義軍代表,被耿京派到江南與南宋朝廷談判歸順事宜。此時義軍隊伍里又出了一名叛徒張安國。這廝不僅殺害了統帥耿京,還把隊伍拉走投降了金國。
辛棄疾聞訊怒火中燒,馬不停蹄趕回山東,率領五十騎兵,直奔擁兵五萬的敵營,將正在與部下喝酒的大叛徒張安國抓了個活口,長驅千里押解至臨安正法。還順帶說服了一萬多名士兵歸順朝廷。
這一次,連南宋皇帝也被震驚了!
【二】
回到了心中的故土,辛棄疾的愛國熱情激蕩胸懷。憑借兩次傳奇式的“斬首行動”,他名震朝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一條光明大道似乎已經展現在他面前。
辛棄疾自己也很興奮,他經過精心思考,給朝廷連續獻上了十篇軍事論文——《御戎十論》,即著名的《美芹十論》。深刻分析了當時宋金形勢,提出了與金國作戰的系統策略。
然而上書之后,卻沒有任何音訊。他沒有放棄努力,又繼續寫了恢復中原的《九議》,運籌帷幄,慷慨陳詞。但仍石沉大海。
辛棄疾的一片熱血,就這樣被慢慢涼了下來。那時的南宋朝廷,主和派占據了上風,他們通過割地賠款,外加謀害岳飛父子的性命,換來了暫時的茍且偷安。這些人醉心于西湖邊的歌舞升平,根本沒有北伐收復河山的打算。
一心想打回山東老家,光復祖國河山的辛棄疾,一直被委以各種地方行政官職,治理荒政、整頓治安、剿匪除暴等,空負了一身的軍事才華。
更有甚者,他因為積極主戰,又性格剛烈,屢遭奸人構陷,說他“嗜殺好色”。在40歲壯年之時被削去一切職務。
對此辛棄疾只好苦笑,他自號“稼軒”,當起了農民。“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三】
辛棄疾曾說“男兒到死心如鐵”,夢想著“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當理想照不進現實,英雄落寞時,陪伴他的就只有酒了。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他曾連續寫了三首以“且進杯中物”為結束語的《卜算子》,那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傷浸透在字里行間。
其一 卜算子·飲酒成病
一個去學仙,一個去學佛。仙飲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飲便康強,佛壽須千百。八十馀年入涅槃,且進杯中物。
其二 卜算子·飲酒不寫書
一飲動連宵,一醉長三日。廢盡寒暄不寫書,富貴何由得。請看冢中人,冢似當時筆。萬札千書只恁休,且進杯中物。
其三 卜算子·飲酒敗德
盜跖儻名丘,孔子還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惡無真實。簡冊寫虛名,螻蟻侵枯骨。千古光陰一霎時,且進杯中物。
報國無門,閑賦在家,想要隱居卻又壓制不住內心的理想,哪怕是聽到寺廟傳來的鐘聲,也禁不住有感而發——
浪淘沙·身世酒杯中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英雄窘境,便是這般的凄涼!
水調歌頭·萬事一杯酒(節選)
萬事一杯酒,長嘆復長歌。杜陵有客,剛賦云外筑婆娑。須信功名兒輩,誰識年來心事,古井不生波。種種看余發,積雪就中多。
古人云:萬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幾見月當頭。既然已經人生蹉跎,那就接著喝吧。
長期在郁郁不得志中飲酒,自然容易生病。晚年的辛棄疾也想過要戒酒,他以幽默自嘲的口吻,寫了一首非常有趣的酒詞——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這首詞寫了一段作者與酒杯的對話,全文翻譯一下:
辛棄疾:酒杯,你給我過來。老子今天體檢了一下身體。這些年長年喝酒,口渴難當,喉嚨干得像焦炭一樣。現在我整天老是想睡覺,一躺下便鼾聲如雷。
酒杯:瞧你說的,你看人家劉伶(竹林七賢之一、著名的酒鬼),是從古到今最通達的一個人。他說醉死了怕什么,埋了就是。可嘆啊,我對你來說也算是知己了,你竟然說出這樣的話,真是薄情寡義啊!
辛棄疾:不僅如此,你還拉上歌舞作為喝酒的媒介,歌舞酒色合在一起,簡直就是致命的毒藥。再說了,怨恨不管大小,都產生于人的過分偏愛;事物無論多么美好,喜愛過度就會變成災禍。我現在警告你:你不要再逗留了,趕緊給我滾得遠遠的,不然老子毛了把你給摔了!
酒杯(誠惶誠恐,連連拜謝):既然你要趕我走,那我就走了。不過如果你今后再要召見我,我一定立馬回來。
這就是辛棄疾,一生都在等待著國家“若有戰,召必回”。換來的卻是酒杯對他說:“若有酒,召必回。”
【四】
晚年的辛棄疾,終于等到能為國征戰的一次機會。1207年秋,朝廷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這是國防部里的一個軍事要職。但此時他已身染重病,臥床不起。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心殺賊,無力回天。臨終前,已經昏睡多日的辛棄疾忽然睜開雙眼,大聲喊道:殺賊!殺賊!
這是他又一次“夢里吹角連營”。隨后,一代軍事天才歸于山川大地,終年68歲。
【完】
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收藏
歡迎關注雅愉品酒一級品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