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中國酒業雜志 關注公眾號~
京津冀晉蒙華北五省市協同發展的基礎條件有哪些?五省市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酒業如何取長補短?一系列現實的問題需要區域內的規劃者與研究者回答。日前《中國酒業》雜志會同有關機構針對華北區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與研究,形成了《2019中國酒業華北五省市發展白皮書》。《白皮書》內容詳實豐富,從多個角度與維度對華北區域調研成果進行歸納總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區域研究資料。《中國酒業》雜志、中國釀酒網總編丁易初在6月18日召開的"中國酒業華北五省市高峰論壇"現場,發布并解讀《白皮書》的部分精彩內容。
該《白皮書》總分為五大板塊:綜述——華北五省市在中國釀酒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五省市區域概況、華北產業分析、華北酒業四大上市企業、華北地區五大特色產區等內容。在現場,中國酒業雜志總編丁易初詳細介紹了“華北五省市在中國釀酒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和“華北區域釀酒產業現狀分析”兩大內容。
綜述——華北五省市在中國釀酒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與內蒙古的行政區劃包括兩座直轄市、兩省及一個自治區,地理概念上被統稱為華北地區。華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酒類生產及消費區域,擁有完整的生產、加工、銷售及消費市場。在我國酒類行業版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釀酒產量5631.93萬千升,同比增長1.17%;銷售收入8122.74億元,同比增長10.20%;利潤總額1476.45億元,同比增長23.92%。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與內蒙古五省市:2018年全年白酒產量87.5萬千升,占比全國10%份額;
五省市中,北京以46.45萬千升的年產量高居榜首,占華北地區總產量的54%,山西和河北則分別以19%和18%的占比位列二、三名。
2018年華北五省市啤酒產量390.1萬千升,占比全國10%;
五省市中,河北省成為啤酒產量大戶,以166.76萬千升占據區域43%的產能。北京以28%的份額位列第二。
2018年華北五省市葡萄酒產量共計6.93萬千升,占比全國11%份額;
這其中,河北省因秦皇島、懷來兩大重點產區一枝獨秀,以5.53萬千升的絕對優勢占據區域80%的產能。而第二名天津則僅占13%,區域內的北京、山西、內蒙古三省市產量均在0.3萬千升以下徘徊。
而從去年全年區域內各酒種的增長率分析,白酒產量總體平穩,增長率與全國總水平吻合,其中山西、河北等傳統大省略有下降,北京保持3.14%的小幅增長,而天津、內蒙古等則因基數原因顯示出15%以上的較大幅度增長勢頭。
2018年區域內啤酒產量與全國大勢相吻合。由于國內啤酒企業的高度集中化格局已成定式,其遍布全國的生產廠均不在總部所在地的統計范圍之內,統計的結果僅能代表五省市去年的區域內產量,河北省以同比8.42%的高增長率成為啤酒生產的“大贏家”。
在葡萄酒產量上,河北省在產量基數較大的基礎上,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潛力,2018年全年增長率達9.4%,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4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727.66萬千升,同比增長0.10%。其中飲料酒產量1508.71萬千升,同比增長0.76%。分酒種看,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267.95萬千升,同比增長1.03%;全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128.81萬千升,同比增長0.79%;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3.42萬千升,同比下降26.80%。
而從今年以來,華北五省在全國各酒種產量排名的情況看,發展勢頭延續了較好的勢頭。以今年1~2月份中國酒業協會統計數據為例,白酒產量前十中,河北五省市中北京、山西及河北入圍,其中北京市位列第二,總體占據三席,與華東區域并列。
在啤酒十強省市中,河北省以24.54萬千升的產量位列第八。
在葡萄酒十強中,河北省與天津市分列第四與第九名,在東部沿海省市中,緊隨山東省,顯示了過硬的實力。
從五省市消費市場的反饋數據來看,由于各自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經營情況略有不同。一線城市中的北京市,因首都定位,匯集了強大的市場動力,銷售勢頭強勁,其中:
2018年北京市酒類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27.41億元,增長28.36%;利潤總額18.97億元,增長59.55%。
天津市雖然白酒銷售收入4.61億元,同比下降6 %左右,但利潤比2017年有較大幅度上升;但去年作為強項的葡萄酒在產量、銷售收入、利潤等方面都有較大幅度下滑;而啤酒在各方面均保持平穩運行。取長補短應是天津酒業未來工作的重點,將在今年10月召開的全國糖酒會,相信將為天津酒業帶來新的觀念與發展動力。
與京津不同,河北省各酒種市場表現較為平衡,但在行業調整中仍未走出自己的特色與亮點,白酒主營收入82.71億元,利潤8.49億元;葡萄酒主營收入13.50億元,利潤0.67億元。縱觀河北河北酒類企業銷售收入,除衡水老白干達到20億以上,其他均在10億以下,而更多的區域酒企業更加滿足于一地一域,尚未充分挖掘與激發當地的市場潛力,未來增長之路仍需努力。
擁有悠久釀酒傳統的山西省,有著豐富的酒類文化與技術資源,汾酒是晉酒中的旗幟型企業,從而造就了省內汾酒一家獨大,一覽眾山小的局面。2018年山西省酒類銷售情況穩中有升,僅汾酒集團全年就完成銷售160億元,其中酒類銷售110億元,同比增長34%。優勢集中,差距拉大,對省內行業的整體發展提出新的挑戰,如何充分激發中小酒企業各顯神通,形成整體優勢,考驗著山西。
內蒙古酒水市場相對散,消費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重點城市,其規模也并不大,總體尚處于大小諸侯混戰的階段,這對于省內大小酒企業來說正是發展的機會。2018年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白酒企業利稅超千萬元,隨著省內企業的發展,未來增長空間潛力巨大。
產業分析——華北區域釀酒產業現狀分析
華北西臨西北地區,東依東北地區,南界華東地區、中南地區。在行政意義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5個省級行政單位。在歷史上,華北地區一直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區域。
中國釀酒歷史悠久,華北地區的釀酒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尤其到了近代,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公營釀酒廠——石家莊公營釀酒廠,中國第一支干白葡萄酒也從這里走向世界,在上個世紀70年代,華北地區多家酒企處中國釀酒行業的第一梯隊,華北地區生產的優質清香型白酒更是銘刻了一代中國人的白酒記憶。如今,改革開放已逾40年,中國酒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其他地區一樣,華北地區的釀酒產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有極大的提升。
優勢:
1、堅實的消費基礎,“名酒”與“民酒”融合的典范
華北地區飲酒氛圍濃厚,五省人均酒水消費量在全國范圍內均處于前列。區域內酒企眾多,既有全國范圍內耳熟能詳的品牌,也有數不勝數的地域龍頭。除天津、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市場環境相對包容外,其余大部分地區消費者對本地品牌擁護度極高,以河北承德地區為例,承德的酒類消費市場非常干凈,外來酒很難在本地有所突破。板城與山莊老酒占據了當地大部分市場,兩家分庭抗禮,其他品牌的地產酒也在貨架上有一席之地,但這種情況在承德部分縣區也會有所出入,例如在豐寧縣,九龍醉在這里占據重要的位置。雖然一些店鋪中也會有洋河、古井等品牌的大面積陳列,但外來者的銷售情況并不是太理想。
華北地區的一線名酒品牌也在全國化的道路中走出了獨特的道路——“民酒”,以牛欄山為例,牛欄山將光瓶酒做到了極致,突破地域限制,從北方固本強基,到南方市場滲透,再到泛全國化布局,牛欄山現已擁有億元以上省級(包括直轄市)銷售市場22個。和牛欄山同為北京品牌的紅星更是將二鍋頭酒賣到了全國各地。
2、名酒逐利中高端,親民酒迎來發展新機遇
華北地區是中國中低端親民酒品牌重要的輸出區域之一。中低端白酒消費頻次高,有快消品屬性。主要消費群體為城市中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鄉鎮農村地區的居民,飲用場景以日常消費為主,消費頻次較高,產品周轉較快。
低端酒中光瓶酒逐步搶占盒裝酒份額。目前國內50元以下的低端酒以光瓶酒為主,低端盒裝酒近年來受包材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成本較高生存空間有限。在整體大眾消費升級以及相關酒企的大力發展下,光瓶酒主流價格帶已經向30元靠攏,光瓶酒行業年均增速將維持20%以上,到2020年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
低端酒行業品種眾多,競爭相對寬松,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不同于高端和中高端白酒行業較高的行業集中度,低端酒行業由于生產工藝簡單、定價偏低、各地區的地方消費特點以及當地的保護政策等影響,整體低端酒種類眾多,競爭格局極其分散。同時出于品牌以及盈利能力的考慮,各大名酒企業主要在中高端市場布局,使得低端酒市場競爭相對寬松。牛欄山、老村長、紅星三家共占市場份額的10%左右,剩下約90%的份額被地產酒以及其他品牌瓜分,市場集中度較低。
隨著大眾消費升級的持續進行,消費者更注重產品的品質以及性價比,同時地方名酒企業持續結構升級下加速讓出低端酒市場,未來,中低端親民酒領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3、年輕化與國際化并行,時勢將選擇清香型白酒
華北地區是中國清香型白酒最集中、最大的生產基地。目前在中國的白酒消費市場上,濃香型白酒是主流,但今年來已經進入同質化的泥潭。2016~2017年,茅臺在行業復蘇中的強勢崛起在市場上掀起了一股“醬香熱”,醬香型白酒以不到全國白酒5%的產量創造了15%左右的產值和近28 %的利潤,但市場已經證明,“醬香熱”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茅臺熱”。
相比之下,清香型白酒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上個世紀70年代,清香型白酒一度占據中國酒類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尤其在北方、老年人群體中深受喜愛。清香型白酒具備以下優勢:發酵周期短,貯酒時間短,生產成本低,資金周轉快,生產廠家多;因為使用清茬曲,原料出酒率高,節約糧食,符合產業政策。采用地缸、低溫發酵,生產環境衛生,酒的組成成分簡單,口味醇和、綿甜,適合現代飲用者的口感要求,在白酒年輕化的過程中,清香型白酒功不可沒。清香型酒無特殊氣味,適口易飲,進入國際市場有其他香型不可比擬的優勢。
劣勢:
1、囿于華北,外阜市場開拓狀況欠佳
華北區域白酒消費強于制造,華北地區是全國酒企的“后花園”。華北五省尤其是京津冀地區,擁有極大的消費潛力,近年來已經成為一線名酒的“必爭之地”,但除了牛欄山、汾酒、紅星、河套等幾個企業之外,大多數企業仍然處于“內斗”狀態,內蒙古地區酒企憑借其草原地域文化特色向華北區域內其他省市擴散;山西省大部分酒企憑借其強大的清香家底吞噬區域內清香白酒市場份額;北京市酒企除牛欄山紅星外大部分連北京市都出不了;河北、天津大部分縣市被外來者逼迫至只在夾縫中生存。
2、聲勢零散,未形成產區優勢與集群效應
川酒濃香,黔酒醬香,蘇派最綿柔。除山西外,華北地區沒有形成完整的產區概念與集群效應。山西已經成為了國人醒目中清香型白酒的“酒窩子”,相比之下,北京的大多數企業近年來對傳統二鍋頭工藝繼承仍不夠,有向濃香轉移的趨勢;天津的口岸配制酒優勢,由于疏于培育市場已經日漸式微僅限出口;河北的老白干香型對消費者培育沒有跟上時代潮流,在河北省內并沒有完全推廣開。在許多消費者心目中,“老白干”三個字只存在于文學作品中;內蒙古地區由于過分強調草原文化差異,至使得大部分酒企的產品淪為消費者心中的旅游性商品。
索取《2019中國酒業華北五省市發展白皮書》電子版,可關注《中國酒業》微信公眾號,并留言:白皮書。
“2018中國酒業百強”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榜單揭曉
新聞熱線:13241714161
客服微信:V99-jing
長按識別 關注酒通社
免責聲明:本公眾平臺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個人的文章,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我們將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來源和原創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認為本公眾平臺某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敬請在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