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是個1972下鄉的老知青,因為學過一些獸醫知識,就被安排做了飼養員,說得不文雅一點,就是個養豬的。
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飼養的豬,生產隊里還有養豬場。
雖然在那時這個職業比較吃香,但就是有點累。工作之余,它喜歡上了喝酒。每次發工資后,他都會到當地供銷社買上幾瓶自己愛喝的酒。
后來同來的多數知青返回了城里,他卻留在了鄉下娶妻生子,喝酒的習慣也保持了下來,不曾想這一喝就是50年之久。
最近他時常向人抱怨,現在的人做什么事都急于看到結果。讀一本書就期待它能讓自己變深刻,游泳期待它能讓自己瘦下來,發一條信息期待被回復,這也是很多人不快樂的原因。
就連釀酒,很多酒廠也只追求利潤,忽略酒質。每次喝酒,他總喜歡講以前供銷社買到的酒多么香醇。
現在已經很少能喝到了,因為這些酒如今要么成了絕版,要么沒了名氣遭人嫌棄。
“仙鶴牌”六曲香
張大爺當年是去了山西農村,人生第一次喝的白酒,就是這款山西產的65度六曲香。
當時生產隊的一個老農跟他開玩笑,說這酒喝著很柔,他就想也沒想,端起酒杯猛灌了一大口,結果嗆得眼淚直流,半天沒說出話來。
后來適應了,就覺得越喝越醇和爽口,還帶點回甜,飲后余香悠久。可惜現在即便是能買到,也成了價值不菲的孤品。
“四新牌”竹葉青
“破四舊、立四新”,是那個年代最流行的口號,這款酒的名字因為符合當時的潮流,一度風靡全國。
奇妙的是,張大爺第一次遇見這款酒,還是去供銷社買東西時,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推薦的,而她就是張大爺現在的妻子。
那時喝這酒,只感覺藥香濃郁,色青味美,綿甜醇厚。不過它是時代的產物,如今早已停產,就像年輕時期的珍貴回憶一樣,封存在了那個年代。
木臺厚道酒
到了80年代后期,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供銷社里也多了很多不知名的外地酒。
而此時張大爺已經步入中年,轉行做起了小生意。但是由于他為人太過“實心眼”,一直沒賺到什么錢。
一天晚上,在結束備受挫折的一天工作后,他像往常一樣去買酒。賣酒的老趙跟他也是老熟人了,看他一臉無精打采,便知道他這一天經歷了什么。
“今天我請你喝瓶好酒”,老趙說著打開一個黑色的酒瓶,“你這什么酒啊,木臺厚道酒,都沒聽說過過”張大爺一臉愁容地問。
“這酒新出的,是茅臺老廠長李興發的弟子馮小寧釀的,用的可是和茅臺酒一樣的工藝”。
老趙將酒倒滿了兩個小酒杯,“你呀,就跟這酒名字一樣,為人厚道,雖然一時失意,但是金子總會發光,保持你做人的本色,你遲早會發達的。”
張大爺聽完,眼眶有些濕潤。他拿起酒杯,湊近聞了聞,香氣很正。嘗了一口,只感覺比以前喝的酒口味都要復雜很多,酸甜苦辣一味不少,就像生活一樣,但它又能做到諸味協調。
多年后他回憶起第一次喝這酒,那感覺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杯中不覺老,林下更逢春”,好像從酒杯里長出了一整個春天。
那一晚,經過老趙開導,張大爺也找到了奮斗下去的勇氣。所以,雖然如今的木臺厚道酒只在貴州地區有些名氣,還會遭到不了解它的人的嫌棄,但仍然是張大爺最愛喝的一款。
“高溝牌”高溝優曲
如今說起江蘇名酒,“三溝一河”可謂無人不知。但是很少有人還記得,90年代初期,高溝大曲曾產過這么一款造型古樸的“高溝優曲”,現在張大爺家里還放著一個空瓶子。
張大爺猜這款酒之所以采用“葫蘆”的外形,大概是應了那句“有酒學仙,無酒學佛”的古語吧。
他還記得很清楚,第一次喝這酒的時候,就感覺一股濃郁的香味,聞起來很舒服。入口綿順醇厚,尾凈爽甜。
可如今它已經停產,市面上很少見。據說在收藏界,一瓶能賣好幾千。
回顧張大爺長達半個世紀的飲酒史,真如如白駒過隙一般,稍縱即逝。這4款他最愛的酒多數都已經成了絕版,但有的仍然憑借著優秀的品質,續寫著新的輝煌。
就如那句詩所說“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江水不停地在流逝,但從未真正的流走,總有一些東西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