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受任于危機中
據史料記載,山東省夏津縣屬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黃河主流、支流流經此地,至今大改道6次,決口千余次。黃河多次的決口、泛濫和沉積,塑造了夏津縣主要的地貌形態。這個曾是“春燕歸來無棲處,東地千里少人煙”的黃河故道上,現在已林木蔚然,長滿桑葚樹。有知名書法家曾作賦贊云:葚果之鄉,生態夏津。葉茂枝繁,避暑勝地。
然而這片有的桑葚林曾經面臨被毀之災。出生于天津的李群注定與此結緣,他做出了挽救這片桑葚林的努力和壯舉。
李群出生于1972年,不惑之年的他以前在河北做外貿生意。“對日本出口板栗,一年銷售額可以達到幾千萬美金。在日本市場上算是小有名氣。”同時也兼做葡萄酒進口生意。
2005年,他慕名來到夏津黃河古道,準備在此建廠擴大葡萄酒產能。“當時考慮到在這里建造葡萄酒廠的條件很成熟,夏津的葡萄成熟期早,所以我們企業的名稱叫做葡萄酒公司。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我們最后選擇做桑葚酒。”李群所說的當時的時機,正是夏津大片的桑葚林被桑農不斷砍伐的時候。
桑葚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水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李群告訴記者,他了解到夏津有世界上的葚果古園林。“我們經過考察得知,這里生長的桑葚樹品種在世界上比較稀少,是全世界最優質的。盡管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桑葚園,但是這里的桑葚產出的葚果有特之處:通體白色,果粒大,晶瑩剔透,含糖量高。”
讓人不解的是,這么好的桑葚林為什么會被桑農砍伐?
李群詳細地解釋說,桑葚是一種典型的時令水果。成熟時期比較集中,是典型的無皮無核的多漿果,成熟后在2小時食用最鮮。3~4小時之后就會發生變化,進而會壞掉。因此,對當地桑農來說,種植的桑葚年年豐收增產,卻不能盡快保鮮運輸,銷路成了桑農的心病。往年成熟季節里,90%的桑葚果會自然落地,被晾干做成中藥,少部分經過搶收后作為鮮食賣到市場,卻售價低廉,價廉嚴重挫傷了桑農的生產積極性。而且桑葚樹樹冠很大,每株都有七八平米。樹干卻不高,一般離地面僅有一米之余,樹下缺少陽光導致莊稼無法生長。望果興嘆的桑農,只能忍痛砍伐桑葚樹種糧。盡管當地及時出面阻止,但是本來大好的桑葚樹,已被砍得剩余不到一半了。
李群的公司就是在桑葚林即將被毀的時刻組建的。
共贏:創新夏津模式
李群受任上馬后,在2005年開始建廠,為公司取名德州天參有限公司,“天參”是桑葚的學名,主打桑葚酒的意向非常明顯。公司也決定就地取材利用桑葚的功能,研制桑葚酒。“這里的桑葚果資源得天厚,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絕對可以做。由于技術嫻熟,加上當地的支持,保健酒很快立項,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成功研制出了桑葚酒產品。”公司2006年開始生產,2007年正式投產,截至2008年底實際投資2700萬元,每年實現桑葚酒發酵能力3000千升。
“桑葚畢竟是一種水果,要給消費者一個口感的享受,剛開始我們覺得有些地方做得不盡人意。最后,在保留桑葚本身的營養和藥物價值的前提下,生產出桑葚酒兼型和干型兩個系列。了葚果本來的味道,社會反應也比較好。”
針對葚果不易保鮮的缺點,李群帶領公司的技術人員來到西北農業大學產業園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尋求科學論證和技術支持。在這些科研院所專家的指導下,公司成功研發出了以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帶桑葚為原料,采用“低溫溫控發酵工藝”釀造出了的“桑葚冰酒”、“葚喜牌”葚果頤酒,完成我國桑葚酒的進一步升級。
而的成就是,李群對桑葚酒的開發,讓桑農看到了繼續種植桑葚的希望和價值,有效地遏制了桑樹林的砍伐,為生態保護做出了貢獻。“我滿意的是,建廠之后老百姓不再砍桑葚樹了。”同時,為了幫助桑農們致富,李群還與桑農簽訂了訂購合同,為了方便桑葚原料的運輸,他還購置了專門的車輛,派人到產區所在的村委會收購。收回來的桑葚在保鮮的狀態下送入車間,既了桑葚原料的優良優質,又有效地提升了桑葚酒的口感和品質。
李群說:“我們正在努力打造一個夏津模式,既提高了桑農的收入,又可給酒廠釀酒提供好原料,這將是我們未來的目標。我期望和他們一起把夏津這一寶貴的稀有資源利用好,造福社會。”
責任:助力長遠發展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厲以寧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包括道德層面。也就是企業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將視野伸向企業院墻之外的大社會的幫助。把社會責任做到極致的企業,我們會對之崇敬有加。
隨著近幾年社會的發展,很多企業都堅持站在對社會負責的高度上,把企業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效益當成企業的重要事情共同來抓,進而促進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
6年時間,李群帶領下的山東卡洛斯葡萄釀酒有限公司不但提高了經濟效益,壯大了自己,而且重要的是,有效地挖掘夏津黃河故道稀有寶貴的桑葚資源,讓黃河故道上數十萬棵百年古桑真正造福于當地百姓,釋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周邊黃河故道森林帶產區的桑果基本實現了盡產盡收,桑農當年實現收入翻番;解決了困擾果農多年的“賣果難”問題;地方抓住時機及時出臺桑樹補貼政策更加激發了果農保護和發展桑樹的積極性,杜絕了因賣果難私砍亂伐現象,既保護生態環境又造福于產區百姓。“我來到這里之后是真心實意想在這個地方做點事,一為了企業的壯大,二為了給老百姓。”李群對記者說。
對李群公司踐行社會責任的行為,不但表示了肯定,更進行了嘉許。鑒于卡洛斯企業發展對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和保護生態方面的貢獻,2007年卡洛斯公司被山東省人民授予“山東省扶貧龍頭企業”,德州市人民授予“文明誠信民營企業”等光榮稱號。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夏津縣的桑農對李群企業的發展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交談中,李群一直在稱贊夏津縣桑農淳樸的風氣。從卡洛斯葡萄酒公司2006年落廠,6年間當地的桑農從未與酒廠發生過矛盾。這讓李群對投資環境非常滿意。
桑農的一些行為也在感動著李群。李群說,不少桑農地里莊稼豐收后,都會拿些豐收的產品送給他。今年5月,有一位姓孫的桑農,大蔥豐收后,就給李群扛過來一捆大蔥。晚上送到他的公司,當時李群和工作人員都在后院吃飯,這名姓孫的桑農一看沒人,把大蔥放在門口就走了。“我很感動,一捆蔥不值多少錢,但是情義無價。”李群感慨地說。
李群表示:“ 做優一個品牌,做強一個企業,保護一方生態,造福一方百姓是卡洛斯人永遠追求的目標。企業做強做大后,就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對社會的責任,企業和個人的能力越大,應該承擔的就要越多。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營造良好環境氛圍,這既是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也是為企業爭取更有利的發展條件。企業也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