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采集山中果實,堆積,位于底層的果實,經過上層果物擠壓,破裂,產生果漿,同時,由于上層果物阻隔了空氣(主要是阻隔了空氣中的氧氣)導致果漿與附著在一般果物表皮的野生酵母菌產生反應,釀造成酒。
傳說中,山里的猴子們一起采摘數量龐大的果子在洞里貯藏,一般選擇樹洞,本意是為過冬準備糧食,然而當季不缺越冬糧食,猴兒們便會忘記曾儲藏過一洞的果子,久而久之,果實腐爛,那含有糖分的野果通過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發酵而生成酒精、最后釀成了酒。這些野釀,實屬機緣巧合,真正的猴兒酒價值千金不換。
多年前,《安徽日報》曾刊登老畫家程嘯天先生在黃山險峰深谷覓得“猴兒酒”的事情。加上史籍上有不少的記載山林中猿猴會釀酒,原因是它們喜好喝酒。東漢學者高誘在《淮南子》的《氾論篇》“猩猩知往而不知來”句下注釋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飲而不耐息,不知當醉,以禽其身”。 而唐章懷太子李賢給《后漢書》作注,在《西南夷傳》“哀牢出猩猩”句下更引了《南中志》一段頗為傳神的故事,在唐代及后世被廣為傳播,猿猴不唯嗜酒、貪酒,據說也能自己造酒,即造一種金庸小說里提到的所謂“猴兒酒”。
回到現實中,其實猴子在不自覺中“造”出酒來,是合乎邏輯與情理的。在水果成熟的季節,猴子收貯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積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發酵,在石洼中將一種被后人稱為“酒”的 液體析出。我們都知道果實的發酵,比糧谷發酵容易發生得多。
各位看官,有喝過傳說中的猴兒酒的嗎?猿猴無意中釀出的酒,真的能比得上人類精釀的酒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