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黃金,盛世收藏”,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民間收藏熱的升溫。除了一些文化藝術收藏品外,酒類收藏也成為許多消費者的新選擇。中國白酒是具有復雜社會屬性的商品,在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酒都是一種精神文化意義的產品,被賦予了本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內涵。比如伏特加被稱為“俄羅斯之神”、軒尼詩被稱為法國的“國酒”、威士忌被稱為蘇格蘭的“生命之水”等。以酒喻物、以酒寄情,老酒被推崇的一個很大因素在于老酒的精神屬性。白酒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體和靈感源,借助物質功能激發飲者的思維活力,深入飲者的精神世界。
收藏的意義在于“藏大眾所沒有”,產量越低、存世量越少,升值空間越大。三大革命、地方國營、鐵蓋、慶功酒、茅臺文化研究會會員酒等在拍賣會上表現不俗,都是因為稀缺。
在業內有一句話“品質之上,唯有老酒”,這種觀點充分體現出老酒在品質表達方面的極致性和市場價值的高端性。究其根源來說,高價值老酒市場之所以能“火起來”,除了伴隨著酒類產業環境的整體向好之外,更關鍵在于老酒背后的時間成本與稀缺價值,為其建立了“喝送藏”三位一體的發展體系。
“以價代幣”
藏酒成為硬通貨
回顧白酒行業的發展,漲價一直伴隨市場發展而存在。漲價是過去白酒行業發展壯大的旋律,也是未來白酒行業提升和增長的必然手段。白酒作為可以對抗通脹的快消品,獨特的屬性和文化給它提供了近乎金融屬性的價格操作空間。
同時,名白酒每年漲價已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而且白酒也是對抗通脹最好的的商品,能夠幫助家庭適度做些資產配置的投資。有證券的研究報告中提到: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投資需求和范圍也在不斷延伸。根據《2019年酒類消費行為白皮書》,2018年富豪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1%,高于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1%,其中高檔白酒的漲幅高達12%,成為打動富豪指數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同時,名酒作為高凈值人群的收藏對象近5年穩步上升,在2019年高凈值人群收藏品排名中位列第一,由此可見,名酒收藏價值提升了高凈值人群的酒水消費力。
在當下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通貨膨脹是必不可免的,這也就意味著:物價不斷上漲的速度可能會大于個人工資上漲的速度,衣食住行的各種開支相比過去也大幅度提升。手中的貨幣不斷貶值,個人的資產也就會相應地縮減。白酒作為快消品品類中做堅挺的品類,獨特的品類屬性使得其更加具有抗通脹的能力。尤其是具有影響力的名白酒產品,其稀缺性和持久升值的能力,讓白酒在應對通脹中不斷贏得普通民眾的喜愛,成為眾多老百姓對抗通脹的選項之一。這一輪白酒企業對產品提價的原因有幾個方面,同時,受疫情影響,大宗原材料成本、包裝成本、人員成本、管理成本等硬性成本價格急劇上漲,傳導到產品端,白酒生產成本上漲約30%左右。而成品酒的白酒,有著一定的存儲功能,導致其老酒的存在價值,日漸凸顯。酒逢知己老酒收藏館董事長李飛認為:“目前來看,名酒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看重,不僅僅是現在,還有未來。名酒廠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規模企業、代表企業,他們在原料采購、工藝技術、酒體設計等都有較為明顯的優勢。而現在行業的競爭從以前的廣告酒又回到了純糧酒,也就是說,比拼的不是誰的嗓門大,廣告多,而是酒質好、性價比高。這是一種理性的回歸,也是名酒走向正軌的標志。現在很多聲音認為老酒熱是現流通產品提價所造成的,但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老酒熱,收藏熱這股力量以及他們對中高端人群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特殊身份喚醒收藏DNA
生肖文化是中國一個很重要的文化符號,而酒文化更是一種在現代社會越來越被重視的文化,所謂無酒不歡,無酒不成席等都是對酒文化的一種肯定。使得生肖酒迅速成為市場爆款。其中茅臺的生肖酒是無可爭議的領頭羊,它的標桿和帶動作用,最早激活了整個生肖酒市場,生肖酒市場的火爆也是直接推動了生肖茅臺酒價的直接飆升。
隨著酒業市場的不斷升溫,各大名酒企業相繼推出生肖酒和限量收藏酒,讓白酒融入了以生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更具有祈福迎新、生活美滿的文化內涵,有效提升了產品的文化屬性和收藏價值。從2014年開始,茅臺集團開始推出生肖紀念酒,截至到現在已經推出了7款。而茅臺的成功,也讓生肖酒市場異常火熱,無論是全國性名酒,還是區域強勢品牌;無論是白酒企業,還是葡萄酒企業,都紛紛入局生肖酒。
從收藏消費的熱門藏品來講,依然聚焦于一線名酒,包括名酒的年份酒、限量酒以及酒企遇有重大活動,或者為了國家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動而推出的限量版/紀念版等紀念酒都是藏家追逐的熱點,甚至在正常市場上消費的高端白酒,也有部分消費者買來收藏。
從禮品市場角度分析,老酒的市場關注度高,相關話題多,更容易融合交流拉近感情;老酒本身的稀缺性,也決定了其在禮品市場上的價值感會更高;高端白酒行業的投資收藏邏輯,核心要素為量和價。量,與白酒企業的營銷策略、宏觀經濟發展緊密相關;價,與白酒自身的品質、文化底蘊聯系甚深。影響老酒價值的關鍵因素并非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是與酒本身相關的三個重要方面:一是稀缺性,二是認可度,三是品相。
限定品的存世之道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為其點明了發展方向,將“品質+文化”打造成精神風骨。“收藏美酒,收藏的既是文物,又是陳年、陳釀的味道,又是精神和文化,又是時代的回憶,還是價值的提升”。整體來講,稀缺永遠是產品保值增值的關鍵。不管是資源類的“喝一瓶少一瓶”年份老酒,還是頭部品牌于特定時刻下推出的限量紀念收藏酒都相對有較大的保值增值作用。
2018年五糧液“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件主題套裝在京東開啟預約通道,“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單品 和“新時代·國運昌”紀念酒在“618”當天正式限量首發。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殊節點,這組紀念酒可以說是結合“二次創業”的發展背景推出的產品。在《中國酒業》記者看來,這份宣傳不僅是對品牌的初衷的一次梳理,更是喚起藏友對時間節點的共鳴。同時也通過事件營銷重新帶一波熱度。
總體來說,大品牌,嫡系產品,高度,稀缺,年份越早價值越大,盡量酒滿,品相好等等,這類藏品的存世的條件是相輔相成的,而它們存在的意義已超脫了最初企業生產時的設想。是作為藝術品傳世,還是作為談資重新出現在酒桌上,則根據持有者來衡量。這也便是酒類收藏中,收與藏的平衡點。
(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