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時年16歲的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這位少年天子并不想做一位守成之主,即位不到一年,就召開了舉賢良對策會議,宣布自己的治國理念,希望“德潤四海,恩澤至于草木”,幾年后,他再次召開同樣的會議,強調“德及鳥獸,教通四海”。總之,他希望人民生活美好,同時,還要把大漢文明傳播天下。還是在當太子的時候,漢武帝曾請教他的老師衛綰,要解決民生問題和匈奴等外患,應該怎么辦,衛綰回答:得人。武帝聽了這句話,廣延人才,班固后來這樣贊美:漢之得人,于茲為盛。漢武帝的用人之道,有以下幾個特點:
1、非常規用人才,自己發現并親自培養。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他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大膽起用衛青和霍去病。還有金日磾(音jin mi di)的任用亦如此。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休屠王被殺后,金日磾歸漢,當時14歲,被安排在黃門署養馬,因為他從小生活在草原上,精通馬術,宮廷馬經他調養,匹匹高大肥壯。有一次,漢武帝讓十多個馬奴牽出馬來觀賞,當時有許多宮女在場,有些馬奴忍不住偷看宮女,只有金日磾神態莊重,目不斜視,這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不久便拜他為馬監,又提升他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后來在巫蠱之禍中,金日磾發現了刺殺武帝的刺客,護駕有功,受到重用。此后金日磾更加嚴于律己,漢武帝對他越發敬重,賞賜累千金,出則同乘一車,入則服侍左右,以致于有人說他不應該對這樣一個“胡兒”如此器重,然而漢武帝不以為意,還賞他姓金。漢武帝臨死之前,金日磾與霍光、上官桀一起被選拔為托孤重臣。
2、建立起一套選拔人才的制度。顏駟是一名郎官,有次漢武帝見到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的他,問他為何不得志。顏駟告訴武帝:自己伺候文帝時,就為郎官,但是文帝好文而不好武;侍奉景帝時,景帝喜歡美男子而自己相貌丑陋;如今侍候皇上您,您喜歡年輕人,而我已經老了,所以三世都得不到重用。漢武帝聽后深為震驚,認為這么一位三朝為官的老臣,因為逢不上皇帝所好,總也得不到提拔重用,這不是顏駟過錯,而是用人疏誤。武帝考察了顏駟的才識后,即任命他為會稽都尉。據說,正是受此事啟發,漢武帝對選官制度進行了改革,宣布唯才是舉,廣開仕途,通過建立察舉和征召有特長的人等措施,發現了大批人才,比如董仲舒、公孫弘、朱買臣、嚴助、主父偃等這些西漢名臣,都是這樣登上政治舞臺的。
3、善于用人所長。通過推薦、自薦選上來的人才,不免魚龍混雜,未必都是人才,再說各人才情不一,適合干什么也要考察。比如司馬相如是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用其所長,任命他從事審核和潤色政府重要文告的工作。后又讓他出使西南夷,撫慰那里的少數民族,配合唐蒙的工作,對后來解決西南夷的問題,立了功勞。又比如東方朔,此人詼諧幽默,漢武帝很喜歡他,但卻始終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
4、賞罰分明。武帝一朝,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很多人出身不高,但由于在一兩次戰爭中殺敵斬首有功,一下子就當上了將軍,甚至封侯,而一不小心,在一次戰爭中犯了錯誤,侯位一下子就沒了,下一次戰爭如果再立功,又立馬恢復侯位,像坐電梯一樣,忽上忽下,張騫、蘇武的父親蘇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更有意思的是,比如張騫被漢武帝剝奪了侯位,成了一個平民,但漢武帝遇到需要咨詢他的事情,還是找他,相談甚歡,這說明漢武帝有原則,也有人情,賞罰得當。
編輯: 九章 審核:子白
休閑讀品雜志社
(xiuxiandupinTX)
本文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