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傾三伏,炎熏稻葉枯。
林深蟬韻亂,樹翠鳥聲孤。
解暑觀新月,乘涼飲玉壺。
經風溫氣散,早練日光朱。
——大暑至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節氣。《通緯·孝經援神契》有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民諺有云:“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桑拿模式”正式開啟。
消夏解暑有妙招
暑天熱歸熱,煩歸煩,消暑辦法總比困難多。從古代開始,人們就絞盡腦汁地想各種法子來消夏解暑。
周朝就有采冰、蓄冰的傳統,“有凌人,掌斬冰淇凌,三其凌”。有掌冰者“凌人”,大寒時在冰窖斬冰,存起來,注意要存3倍的量。因為,到了夏天2/3的冰都會化掉。真的是熱?化?了!
《周禮》中就有關于“冰鑒(hàn)”的記載,冰鑒是暑天用來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吳越春秋》上也曾記載,"勾踐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廚"這說明了當時帝王也使用了“冰鑒”除文字記載外還出土了“曾侯乙銅冰鑒”。這樣算起來冰鑒該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冰箱” 了,想想在那么久以前,古人就可以吃到冰鎮的東西,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到了唐代,每當六月伏天,人們就把大塊冰雕琢成冰山,然后圍坐冰山設宴,吃吃喝喝。唐朝最流行的冷飲就是用奶酪、蜂蜜、蔗糖和冰塊制成的“酥山”。
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師,入夏即有皇家賜冰之舉。宋代朝廷從初伏日開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彼時,在京城有敲擊冰盞、沿街叫賣涼冰的小販,直到清代仍存。史料描述道“清冷可聽,亦太平之音響也”。
春分種菜,大暑摘瓜。大暑節氣,各種瓜果都熟透了,大暑節氣,少不得吃各種瓜果消夏,“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瓜果裝在竹籃里,用繩子系上,浸泡到井里,以深井里的寒水冰鎮時鮮瓜果,是消夏樂事。
古人的消夏用具,亦是花樣繁多,有竹床、扇子、涼帽、瓷枕、涼席、竹夫人等。竹夫人是毛竹做成的枕頭,又稱百花娘子、竹姬、青奴。除了竹夫人,還有冰涼的瓷枕,“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好生清涼。
比起今人消夏的千篇一律,古人的消夏,不僅花樣百出,且很有格調。古代文人們更喜歡白酒消暑的妙招。宋朝鄭剛中在《大暑竹下獨酌》說:“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天好熱呀,這熱氣都快要把山給點著了,我想與風月交杯,風月卻是無情,只剩我一個人喝著酒,悠然自得,醉了就睡,夢里一片清涼,天廣地寬。
明末大才子張岱說自己,“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當年的臺州太守曾惇,也常竹里行廚,花下提壺。他最愛做的一件事,便是赤日炎炎,東湖荷花開時,遍邀城中名流,宴飲于湖中亭,詠詩聽曲,把酒言歡,不醉不休。興之所至,索性蕩舟東湖,拗荷葉為杯,狂飲于十里荷花之中。酒未入口,已聞酒香和荷香。
古人消夏,賞花、聞香、對弈、揮毫、詠詩、坐禪、論道、臥松下、眠柳下、啃冰鎮瓜、喝碧筒酒。這樣的消夏,有詩情畫意,更有舒適愜意。與古人相比,我們終究少了從容不迫的心境。從前慢,慢的不是時光,而是心境。
何以消煩暑 江湖酒一壺
在這種隨時“火爐”傍身的日子,擅長養生的古人早有應對之策:“起居要定時,衣著勿赤膊,飲食宜清淡”,適當運動,排出汗水,飲用適量白酒,能夠增進食欲,促進消化,不知不覺中增加食量和營養,同時睡前喝少量白酒,可平緩地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催眠。
若將白酒冰鎮或加冰飲用,冰爽感倍增,口感也更好;加之酒性屬熱,冰著喝正好可以中和其部分燥烈之性,降低度數,優化酒的品飲口感。冰鎮白酒好喝,可不要貪杯哦!
在這個炎炎夏日,不妨冰一杯白酒,刷新你的味蕾記憶,防暑降溫清涼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