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難得君
但凡什么東西被冠以文化兩字,通常意味著這東西被玩壞玩爛了,“酒文化”便是如此。
一群沒什么文化的人相互灌酒,還美其名曰“酒文化”、“酒桌文化”,既不知道酒所承載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又沒有“斗酒詩百篇”的文采,也沒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懷,不過是一幫掌握他人生殺大權的禿頂肥肚者們,用來彰顯權力和地位罷了。
最近兩天,網曝廈門國際銀行中關村支行的新職員小楊,在公司聚餐宴會上,拒絕領導敬酒,而被打耳光辱罵。
小楊因為身體原因,過去十年滴酒不沾,在聚餐之前,他已經向行長匯報,請求諒解,但領導不置可否。
酒桌上,一名領導突然要求小楊把飲料換成酒,強迫他接受某位領導敬的酒。小楊再三道歉,表示自己確實喝不了。
因為拒絕領導勸酒,某領導惱羞成怒,巴掌就扇了上來:你媽B,A敬的酒你都敢不喝,是不是傻B。
沒錯,堂堂國內首家國資和外資合資銀行的領導,就如同地痞流氓罵街一樣。
小楊受不了侮辱憤然離席,更魔幻的一幕發生了,一群同事居然追著小楊罵,一直罵到電梯處。
不聽話的新人走了之后,酒局繼續推向新的高潮,甚至驚動了警察。
“滿地是血、新同事喝癱狂吐一地、摔碎酒杯砸桌子、對女同事動手動腳.....”
廈門國際銀行,還真不是什么鄉村起家的銀行,而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大股東都是宇宙行這樣的國資巨頭。
在無數外人眼里,帝都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金融精英們,難道不應該是電影里那樣高雅、禮貌、克制、寬容和冷靜嗎?
事實上,所有一切對“精英”的幻想都是錯誤的,他們對權力的跪拜、無下限的溜須拍馬、無恥的騷擾女性,這才是真相。
小楊事后稱“覆滅了我對金融行業的一切美好想象。”
這就是現實社會給所有踏入職場的年輕人記憶最深刻的一記耳光。
職場就是一個權力場,權力和等級才是核心規則。
喝酒也沒什么“酒文化”,而是一個以酒為媒介,權力和利益交換的局,俗稱“酒局”。
比你高階的領導叫你喝酒,叫做“看得起你”。你喝的也不是酒,而是對權力的順從,拒絕就意味著對權力秩序的反抗。
那些圍攻你的同事,并不是因為與你有矛盾,恨你,而是為了表現自己對領導權威的擁護,罵你打你是表現他們對權力秩序的順從。
同樣,酒局上對女同事的騷擾,也是表現權力的無所不能,無往不勝。
所以,公司內部酒局的本質,和上下交流情感無關,不過是權力的測試秀罷了。
而這樣的單位并不是孤案,在某種XX下,它們才代表了主流。
很多年前,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當時我剛進一家國有控股的公司,在第一次迎新酒宴上,深刻體驗到所謂的“公司酒文化”。所有新人按次序給領導和同事逐一敬酒,新人喝雙杯,被敬者喝一杯。當時我年輕,身體挺好,也有小半斤的酒量,但幾十號人挨個敬完酒,我就暈了,直接沖到衛生間吐的昏天黑地。
當我回到酒局,躺在沙發上觀看混亂的場面,那些平時一副清高模樣的美女們,圍在領導身邊阿諛奉承;那些不可一世的小領導在大領導面前,一副奴顏婢膝的模樣。我就在想,這樣的公司還能有前途嗎?
酒局不過是管中窺豹而已。待久了,才發現工作能力再出眾,也沒有比討領導歡心更有用。
后來我離開了那家公司,不久之后它就迅速走向了崩塌。但這種結局,并不是必然,它那些依靠壟斷資源的同類,其實一直活得很滋潤。
我也在私營企業待過,真正優秀的企業,內部的“酒文化”通常都很淡,當然對外公關另當別論。道理其實很簡單,沒有能力的順從,沒有才華的酒量,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對老板來說屁錢不值。
針對這起全網轟動的事件,官媒央視網青年為這個員工點贊:拒絕被灌,拒絕職場潛規則,拒絕職場霸凌!檢查日報發微博支持該員工:拒絕領導敬酒被掌摑,違法勞動法,可以提出拘留。
說得挺好,然而對每一個弱小的員工而言,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選擇拒絕和離職,與強大的潛規則對抗,無疑是蚍蜉撼樹。
只有當所有的企業,唯有在市場中謀生存,唯有依賴每個員工的能力才能戰勝對手,這種職場的灌酒陋習才會失去存在的土壤。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何以破陋,唯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