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中國酒業雜志 關注公眾號~
冬至,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就是一個簡單的節氣,但對蘇州人來講,冬至夜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中秋節和大年夜。
相傳泰伯、仲雍奔吳后,建立了勾吳國,他們沿用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于是就形成了蘇州“冬至大如年”的獨特遺俗。
蘇州人的冬至夜,是個必須合家團圓的日子。而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講究,延續了淵遠的吳地風情,餐桌上是少不了特有的桂花冬釀酒的。
清代文人顧祿在《清嘉錄》里記述了蘇州人喝冬釀酒的習俗:立冬過后,鄉村田園人家會用草藥釀酒,稱為“冬釀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璧清、竹葉青等名字。農歷十月釀的酒則稱為“十月白”。以白面造麴,用泉水浸白米釀成者,名為“三白酒”。釀造而未勾兌,直接用來飲用的,稱為“生甘酒”。他還引用清代詩人蔡云的《吳歙百絕》中的一首詩:“冬釀名高十月白,請看柴帚掛當檐。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
冬釀酒又叫冬陽酒,因為古人認為冬至過后陽氣上升而得名。自古以來,冬至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因為這一天過后,陽氣上升,萬物開始慢慢復蘇。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而飲酒一直都是冬至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冬釀酒其實是一種加入了桂花和養生中藥材發酵而成的低度米酒。它看上去色澤金黃,酒中摻有細小的桂花花瓣,開瓶后清香撲鼻,飲之入口甘甜。冬釀酒不像白酒那么濃烈,它度數不高,一般只有2-4度,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能品上幾口,就像是飲料,又香又甜,是難以忘懷的“老蘇州”味道。它不僅不易喝醉傷身,而且適量飲用還有一定的養生功效。在寒冷的冬夜,一家人歡聚一堂,一邊品著豐盛的冬至宴,一邊喝著冬釀酒,是最爽不過的事情了。
冬至節,蘇州人還會吃羊肉、醬方、冬至團和餛飩。羊肉營養豐富,無論是燒、燜、燉、煮,都能既享口福又補身體。醬方,即方肉,用腌、煮、燜、蒸等方法烹飪五花肉而成。醬方肥肉爽滑不膩,瘦肉香而滋潤,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滿口余香。冬至團又稱“稻窠團”,用糯米粉加餡料做成,餡料有肉糜、豆沙、蘿卜絲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贈送親友。而吃“餛飩”,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讓世界變得神清氣爽、更加美好。相傳,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夫差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端出一種點心獻給夫差。夫差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后來,為了紀念西施創造的這種美食,蘇州人便把餛飩定為冬至節的食物。
此外,蘇州在宋朝時就形成了拜冬的習俗。那時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輩還要穿上新衣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賀冬”或“拜冬”,一切禮儀都和過大年一樣。如今,冬至祭祀、拜冬的習俗已經淡出了蘇州人的生活。(網絡)
客服微信:V99-jing
長按識別 關注酒通社
免責聲明:本公眾平臺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個人的文章,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我們將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來源和原創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認為本公眾平臺某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敬請在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