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山東省輕工業聯合會、山東省白酒協會聯合發布《關于表彰 2021 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暨山東省白酒第三屆釀酒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的決定》,對在總決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魯酒企業和優秀選手進行表彰。 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員工畢樹青榮獲“山東省輕工行業、山東省釀酒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該公司釀造團隊榮獲“五星級十大金牌手工釀造班”榮譽稱號,這也是該團隊繼2017年以來再次獲此殊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上,該團隊早在1996年就被譽為“五星級酒班”,直到2016年又榮膺“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為何他們屢獲殊榮?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傳承和創新:工匠精神薪火相傳
生產工藝是一個白酒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好的工藝可遇而不可求,有了好的工藝也不是都能堅守下來并不斷創新發展,這里面既有歷史的背景又有時勢造英雄的機遇。所以,白酒企業之間的發展基礎就有了差別。
古貝春公司擁有濃香型和醬香型兩大生產工藝。其中古貝春酒傳統釀造技藝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流傳于魯西北運河流域的一項濃香型白酒古法釀造技藝。兩千多年來,該工藝代代傳承,形成了國內獨有的“雙輪固態發酵”和江北唯一的“跑窖”“包包曲”特色工藝,發酵期達90天,為全國唯一,雙輪與多輪發酵期達180-270天。
1978年,古貝春酒傳統釀造工藝第三代傳承人馬紹星研制成功“三角古貝春”,由此掀起了古貝春集團歷史上的“第一次創業”——古貝春開始風靡華夏。
山東是白酒消費大省和生產大省,但山東群山無峰的局面非常尷尬——從質量和品牌兩方面都無法和川貴地區相比。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山東白酒市場陷入白熱化競爭。1996年,古貝春集團也面臨步履蹣跚的窘境。
此時原董事長周曉峰認為,生產高檔白酒和打造名牌是當務之急。他經多方努力奔走終于促成與五糧液集團的技術聯姻,并派出以第四代傳承人董福新為代表的學習小組遠赴四川五糧液集團跟班學習,回廠后進行了14項革新。
研制高檔“北方五糧液”的生產班組成立了。一個月、兩個月……董福新和他的伙伴們一起沒日沒夜地守在窖池邊,并親自做操作記錄。孩子生病了,妻子叫人來喊他回家,他卻沒有回到離車間只有幾百米的家里去看一看。至今妻子一想起這件事就說:“福新是個鐵心人。”
原董事長周曉峰親自來到車間看望工人們。他說,你們要生產“五星級”古貝春了,也要做“五星級”工人。領導的鼓勵讓他們干勁兒更足了,一班班長劉洪巖,因為生產任務重,麥收期間,他沒能及時回家割麥子,結果麥子減產了二百多斤;二班班長張振平,因疲勞過度在車間里病倒了,工人們要送他去醫院,可幾分鐘后,他緩過勁來說:“一點小毛病,等忙過了這陣再說吧。”
當年9月,“五星級古貝春”推向市場,以純糧、高檔白酒的身份躋身名酒行列,填補了山東省無高檔濃香型白酒的空白。已故酒界泰斗周恒剛先生品嘗后說:“古貝春是長江以北學習五糧液最成功的的一家。”
新產品的推出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這只是新的開始。要想把好的工藝傳承下去,培養一群熱愛釀酒、踏實肯干的年輕人勢在必行。
張延峰17歲就來到古貝春當了釀酒工人。他年齡小,有一次入池子,他推著一車酒坯子一不小心連人帶車掉進了窖池,車子砸到了腿上,至今留有舊傷。雖然艱苦,但是張延峰一直留心著釀酒的操作技巧,一有空就跑到老師傅那里看裝甑,看老師傅累了,就自告奮勇替他們一會兒,一來二去就漸漸地摸著了門道。
1998年7月,張延峰正式拜國家高級釀酒技師、山東省首席技師、我公司總釀酒師董福新為師,成為他的開山弟子和古貝春酒傳統釀造技藝的嫡派傳人。
現在已擔任釀酒管理部主任的張延峰一想起自己曾經主持立新池子失敗和成功的過往就告誡下屬,凡事不要怕失敗,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他說,原酒的生產牽扯千絲萬縷的因素。其中配比是關鍵,曲、糧、糟、糠、水、天氣等等因素都會影響質量。這就像下象棋,易學難精。
“別看咱天天輪大锨,其實咱是搞微生物的”,董福新經常這樣說。在1009車間就有這樣一位“八零后”。王廣鵬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鼻梁上架副眼鏡,雖然不善言辭,可是說起微生物來是道道不少。他2016年就考取了全國白酒評委,2020年12月30日,在由中國酒業協會等部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白酒品酒職業技能競賽”中,擔任生產管理部副主任的王廣鵬又以山東第一、全國排名第31名的優異成績被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此項榮譽全國共50人獲得,山東省僅有2人。
目前,該團隊擁有40多人的技術骨干,多次包攬全市釀酒比賽獎項,無出其二。作為“全國工人先鋒號”集體,他們的目標是“做一流工人,釀一流好酒”。
鳳凰戀梧桐:重德重才的用人理念
業績之輝煌、成果之豐碩,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古貝春公司重德重才的用人理念所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又如何衡量呢?
2021年8月25日,古貝春集團聘請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原秘書長、著名白酒專家趙建華先生擔任公司高級技術顧問。禮聘儀式上除了公司原董事長周曉峰率領的高層領導以外,還有三位青年骨干:技術中心主任左國營、質檢中心主任李磊和公司副總工程師、釀酒管理部副主任王廣鵬。周曉峰明確表示,三位青年骨干要珍惜機會,抓緊向趙建華先生學習。能“零距離”向國家級白酒專家學習,從三位青年才俊的目光里看得出來,他們是萬分感激也是非常興奮的。
其實,為了培養公司的技術隊伍,包括他們在內的許多技術骨干都有過類似經歷:或是向廠外走出去結對學習,或是在廠內明確師徒關系。
2010年6月30日,古貝春集團大禮堂內一群手捧鮮花的青年科技人員和他們的老師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激動。原來,這里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拜師會”。公司董事會全體成員和全體行管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幸福時刻。總工程師吳兆征、總釀酒師董福新、總機械師張建軍分別“收徒”。
“三總師”不但技藝高超,而且兢兢業業、不計名利,稱得上“德才兼備”。正因如此,才從一線破格提拔到領導崗位。
以“傳、幫、帶”為主要形式,以儲備公司后備人才為目的,我公司已經舉行了兩次這樣的拜師活動。通過明確師徒關系,極大地激發了青年科技人員的上進心,在全公司營造了尊師重道的良好氛圍。目前,他們已經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有一半已走上公司中層領導崗位,開始獨當一面。
如果說“尊師重道”的氛圍營造是一幅素描畫,那么對技術人員生活上的熱切關懷就是一幅工筆畫。
“這個事好,真好,以前我都是帶饅頭吃咸菜,現在能吃上熱乎乎的菜了。”11班班組長于寶林滿帶笑容地說。25班老班長王海柱則樂呵呵地說:“是好事,可是好事,以前班上的人都自己帶干糧,吃的時候都涼了,有時有些人還竟忘記帶。”他們的話雖然不多但說出了釀酒師傅們的共同心聲:飯好吃,更重要的是終于吃上了一頓熱乎飯。
2021年3月20日是釀酒師傅們滿懷激動的一天,也是被大家深刻銘記的一天。從這天開始奮斗在一線的釀酒師傅們分享到了公司發展的福利,每天將會吃上一頓熱氣騰騰、溫暖人心的免費工作餐。釀酒車間里正式開設了“小飯桌”,飯菜走進了釀酒車間的“田間地頭”,公司的關懷更是送進了每個釀酒師傅的心坎里。
其實,這次公司除了為酒班人員配備免費工作餐外,還為設備、釀酒、粉碎、勾儲等人員定期發放手套、膠鞋、護目鏡等十余種勞保用品,而每年的全員漲薪和免費查體也讓每一個古貝春人都切實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此外,公司薪酬制度中規定向技術人員傾斜,給予各類職稱補貼,生產一線工資水平則居全廠較高地位。公司還修建了建筑面積達5500平米的科研大樓,給技術人員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創新平臺,使他們的技術專長得以發揮。
“工藝傳承不等于抱殘守缺,人才培養更要不拘一格”。原董事長周曉峰的話雖然不是針對某個班組,但“五星級十大金牌手工釀造班”一定來源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