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你的酒窖有什么好酒?
馬丁:有很棒的德國雷司令(白葡萄酒),1937年的。
辛德勒:不,要法國波爾多。有沒有28年或29年的拉圖?
馬丁:沒有,很抱歉。
辛德勒:29年的瑪歌?
馬丁:也沒有。
辛德勒:那么,勃艮第呢?37年的羅曼尼-康帝?
馬丁:好的。
請客點酒時,在年份上反復地推敲,一則顯得有誠意,二則顯得有品位。辛德勒正是想以此來取得納粹的信任及支持。而且,據倫敦Tastet & Lawton酒行自1740年建立的波爾多產區年份檔案記載,1928年是“出色的年份”,1929年則是20世紀的3個“世紀大年”之一(另外兩個是1900年和1961年)。辛德勒的故事發生在1939年,10年前的波爾多剛好進入適飲期,只是馬丁的餐廳沒有28年或29年的拉圖及瑪歌。辛德勒只好退而求其次。
而事實上,后來的歷史證明:1937年的羅曼尼-康帝更是聲譽卓著,曾在1999年入選美國《葡萄酒觀察家》雜志選出的“20世紀的12瓶世紀名酒”榜單,是勃艮第產區唯一的上榜酒款。只是以辛德勒的故事背景來看,在1939年9月的波蘭南部小城克拉科夫,能否喝到1937年的羅曼尼-康帝,恐怕有些懸。因為按常理,1937年采收葡萄釀造的葡萄酒,酒莊起碼要在橡木桶陳釀到1939年下半年才會裝瓶。交由酒商從法國運抵波蘭,估計得等到1940年的春天。
卻說在故事背景同樣是1939年波蘭的另一部二戰題材影片《華沙起義》中,納粹黨衛軍少將尤爾金·斯特魯普請納粹喉舌弗里茨·西普勒(紀錄片《死不絕的猶太人》的導演)吃飯時,上了一瓶1929年的拉菲。斯特魯普將軍說:“這是給你的‘信任票’,一款1929年的拉菲。完美無瑕,芳香將持續一個世紀。弗里茨·西普勒博士,請你嘗一嘗,你不會失望的。我說的不對嗎?不是完美無瑕嗎?”——你看,1929年的波爾多確實是經典,不論是拉圖還是拉菲,都是人們心目中完美無瑕的好酒。
至于目前的價錢,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拉圖名釀——酒莊窖存之寶”拍賣專場,曾有6瓶1929年拉圖拍出60萬港元,一瓶平均1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