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965家,完成釀酒總產量715.6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6033.5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利潤總額1701.9億元,同比增長7.4%。2021年,酒精(發酵酒精)行業88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合計完成總產量808.3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497.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0億元。
說明什么?是不是這些酒精都是用來制酒了呢?根據經驗估算,2021年的808萬千升發酵酒精中,約有70%左右是直接用來生產白酒的,可以生產白酒(折65度)約840萬千升。(見:年產800萬噸的發酵酒精都干什么用了?)其實,這一點在直觀上也有體會,那就是酒廠冒煙出糟的幾乎看不到了。
比如,茅臺2021年年報中說,2019年基酒產量4.99萬噸,系列酒約2.36萬噸,系列酒差不多占一半。那么系列酒與基酒又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單報呢?
因為2012年就出過這樣的事,一家上市白酒企業,也是行業前5的,被報大量使用食用酒精勾兌,這個問題就是從企業年報中被挖出來的。比如,這家企業年報中說生產白酒,也就是基酒100噸,可銷售里是400噸,人家說,你那300噸是哪來的?開始這企業說是從四川收購小廠的酒,但還是對不上數。只好坦白,收購了兩個飼料廠,用了飼料廠出產的食用酒精。
這個消息一出,消費市場就爆了,都罵企業,企業說了,其實食用酒精更安全,但消費者還是不買賬。最后這家企業急了,說,用食用酒精勾兌是行業里的正常事兒,因為固態發酵釀造成本太高,質量不穩定,所有酒企都這么干。它還點了不少家酒企的名,原以為,這回白酒界有熱鬧看了,結果,誰也不吱聲,這一勾兌事件就過去了。
不過,老外還是很不適應我們的白酒文化,他們總覺得我們的茅臺兌水、加上冰塊后的口味不干凈,有雜味兒。這個味兒,就是中國味兒,因為歷史比較長,味道很深厚。
潛規則并不是最可怕的,如果潛規則是錯誤的,在曝光之后,終究是要改正過來的。最可怕的是這種潛規則是受保護的,是合法的。而今,醋有勾兌的,是符合標準的。白酒有勾兌的,不過也是符合標準的。速凍食品細菌超標了,標準立馬降低,終于也符合標準了。中國食品的標準真是極具中國特色,看來這些標準也是“勾兌”的?只有在曝光時,才讓消費者恍然大悟,驚呼原來如此。但是不管怎么樣,作為消費者,至少要有知情權。請還我們一個明明白白的“勾兌食譜”!至于我們還要不要喝食用酒精,那是我們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