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對大多數酒友來說,應該是又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耳濡目染,家中常備,超市貨架隨處可見;陌生在于大多數酒友可能沒喝過、或者說沒喝過好的黃酒,甚至在不少人心中,黃酒的地位就是炒菜燒菜。
但是在老鮮心目中,黃酒的地位和檔次是很高的,甚至高過白酒。這不是老鮮的一廂情愿,歷史上一直到民國時期,黃酒的地位都要高于白酒,是達官貴人酒席宴前的高檔貨。而那時的白酒,還是干解酒癮的“蠢物”。
黃酒和啤酒、紅酒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古酒,這是全世界公認的,并且黃酒只存在于中國,是中國特有的酒種,歷史悠久傳承有序,說黃酒是中國的民族酒種,其實一點也不夸張。
和中國所有有文化的事物一樣,黃酒是頗為講究的,細分的話有四種: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分別對應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
黃酒最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黃酒與中國的菜肴十分搭配。中式菜肴在風味上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鮮”,而黃酒里富含的氨基酸中,就藏著鮮味的秘訣,無論是川菜、鹵菜、淮揚菜,還是當下流行火鍋、串串、小龍蝦,喝黃酒都很應景。
還有一點要特別強調的,黃酒并不是地方性的酒種,并非只是江浙地區獨有的飲料。山西、山東、湖北、福建、北京、陜西、臺灣等地都曾盛產黃酒。
說回正題,介紹一下咱們本期要喝的塔牌本酒。如今的黃酒有五強,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金楓、沙洲優黃。其中塔牌以堅持手工釀造而聞名,2014年,塔牌在行業中率先推出了不添加焦糖色的“本酒”,也就是就是咱們本期要說的塔牌本酒。
說本酒之前咱們還要再說一下焦糖色的事,黃酒、威士忌、白蘭地的配料表中都會出現焦糖色,這是各項法規和標準允許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定色,也就是讓各批次的酒看起來色澤一樣,不會對酒的風味產生什么影響。但老鮮個人認為,就黃酒來說,不添加焦糖色的,讓人在感覺是總是更高級一些。如果不添加焦糖色還能保證各批次產品的穩定、統一,也是品牌技術能力的體現。
塔牌本酒,有“五本”特性:其一,采鑒湖源頭水與上乘太湖糯米,精選本地酒材,謂之“本地”;其二,由泰斗級釀酒大師掌耙,恪守傳統,原生態釀造,謂之“本真”;其三,儲于諸暨陳年陶壇,納存天然陳香,謂之“本香”;其四,入瓶無勾兌,彰顯自然原味,謂之“本味”;其五,麗質天工自成,無任何添加,謂之“本色”。
先看包裝,一瓶一盒,配一個麻質感的手提袋,酒精度15%vol,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本真、質樸。陶瓷瓶,造型優美,喝完后瓶子用來插花會很合適。有意思的是塔牌本酒的封口,軟木塞+蠟封+錫紙覆膜,這個搭配很傳統,非常有品質感,開瓶也頗具儀式感。
觀色,酒體色澤成琥珀色,透光度好,這可能就未添加焦糖色的緣故,酒體看起來充滿了活力。
聞香,有明顯的米飯香和成熟蘋果的香氣,還間雜一些蘑菇類的鮮香,整體清新可人。
入口,鮮美醇厚,入口有奶香,干酪香,杏仁類的堅果香,以及磨碎后的谷物香氣,回味有米飯香以及輕微醬香。
最后補充一下,喝這個檔次的黃酒,就不要再加話梅、姜絲這類東西了,不要破壞高檔黃酒原有的風味。此外,據說黃酒加話梅、姜絲等物是臺灣同胞的喝法,其主要目的是掩飾臺灣所產黃酒缺陷,后來這種喝法流傳到內地,內地人也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