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醬酒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特性,那就是:打頭不打腳。
何為“打頭不打腳”呢?就是說喝下大量酒后,睡上一覺,隔天醒來,手和腳會飄飄乎,但頭腦清晰得很,不會暈更不會痛。
身邊有許多真實的案例,舉一典型的:
一位在國企上班的朋友,之前都是喝啤酒、葡萄酒,對白酒尤其是高度醬酒避之不及。直到有一次硬拉著他灌了有一斤半高端坤沙醬酒,隔天一早醒來,他竟然把前晚欠下的報告行云流水地寫完了,這著實驚了他一把,他說喝酒這么些年來從未遇到如此神奇的狀況,最后無疑成了坤沙醬酒的鐵桿粉絲。
其實很多人跟這位朋友一樣,喝慣了葡萄酒、工業啤酒,會形成思維慣性:只要喝酒,就難免口干頭痛。把錯誤的思維慣性當成“自然而然”、“本就如此”。
直到他們遇見坤沙醬酒,才知道原來喝酒也能這么輕松,之前喝的竟是“毒酒”!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醬香酒都能做到飲后體感好,我們先從科學角度了解一下引起頭痛的主要四點成因:
第一,雜醇油過量。
何謂雜醇油?它是谷物在發酵成酒精過程產生的主要副產物,是酒香的成分之一,但其相比乙醇(酒精)更具毒性與麻醉作用(這也是為何有的酒雖然酒精度高,但喝著卻難醉易醒,主要還是因為雜醇油含量低),如果含量過高,則容易讓人喝醉斷片,造成機體中毒,隔天醒來會頭痛甚至拉肚子。
第二,胺類物質刺激
胺主要指兒茶酚胺類物質,在低度酒里含量更多,例如米酒、啤酒及葡萄酒;它們會刺激神經末梢,促進腎上腺素的釋放,腎上腺素則會導致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進而引起頭痛。
第三,酸、脂不協調,也會導致上頭。
協調性主要說的是中國蒸餾白酒,白酒里有四大酸,分別是乙酸、乳酸、己酸以及丁酸,任何一種酸過頭,對酒質的影響是巨大的,飲后易造成機體缺水,從而引發口渴、上頭,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
第四,香精、香料、糖精
這屬于酒精酒了,其危害無須多言。
坤沙醬酒,由于其繁瑣且嚴謹的祛害工藝(三高工藝、七輪次取酒、三年以上陳化),最大程度除去了酒體中的雜醇油、胺類物質(仍有少量),所以適量甚至多飲也不怕上頭;
而醬香酒中的標桿茅臺酒,每年都有大幾千萬的技改投入,為的就是把釀造工藝做到一絲不茍、把酒體協調性做到極致。
如果一喝就上頭,消費者還會買單嗎?
如今市面上的醬香酒品牌五花八門,但其中除了少量正宗坤沙醬酒,更多的是以碎沙酒為主體的混勾酒,甚至還有幾十元買一件送一件的串香酒,作為不懂行的消費者,的確很難去鑒別區分。
但弄懂了其中原理,我們再從飲后的體感去判斷,就不會霧里看花、人云亦云了。
通常來說,可以把醬酒的品質分為三個層次,分別對應著不同的體感:
酒精酒,頭痛!
(根本沒有祛害工藝,雜醇油與胺類物質過量、嚴重不協調、有香精香料;)
碎沙酒,頭懵!
(祛害工藝不到位,雜醇油與胺類物質相對多,或協調或不協調,無香精香料;)
坤沙酒,頭清!
(完善的祛害工藝,雜醇油與胺類物質少,協調性強,無香精香料;)
關注梁公子酒,解鎖更多你不知道的醬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