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比起有“糧”,更重要的是有“信心”,信心源于對疫情影響的準確判斷,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給出應對之策,并想辦法活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畢竟疫情對酒業的影響很大與疫情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是兩回事兒。
“我不想開直播,因為沒有多少人看”——這句話略顯尷尬,就像論壇主題演講,有很多人聽似的。直播平臺上跳動的數字和坐著的觀眾是一樣的,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認真在聽,或者說他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聽眾。
直播
當疫情席卷全國的時候,初期大部分人都很樂觀,酒水行業從業者也是。開始考慮的是初七開工,還是十五之后開工,用酒桌上的祝酒辭來形容“不出正月都是年”。然后考慮的是薪資待遇、現金流儲備,到了“酒過三巡談正事”的環節。如今考慮的是如何轉型,如何更體面的倒下或活下去,到了“杯中酒”結束的時刻。
這世界上,總有人看得遠,是大部分人以外的小部分人——你考慮開工時,人家考慮現金流儲備;你考慮現金流儲備時,人家考慮如何轉型;自然,也有更厲害的人,一出手就是“三步并作兩步走”,直接轉型開干,比如某酒企生產75°高度酒/醫用酒精開賣。人家一天10000件的銷售速度,貨都發到消費者手上啦,你才開始行動。
話不多說,先說說行業的現狀,調整之困、資金之困、信心之困。
亂象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調整之間
何謂行業調整?大酒企經營出現困難,中小酒企哀鴻一片。
何謂市場調整?大酒企經營欣欣向榮,中小酒企哀鴻一片。
2012~2015年之間,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地主家”花銷甚大、收入甚少,視為行業調整。
2016~2019年之間, “地主家”花銷不增、收入大增,即為市場調整。
在行業調整期,誰是白衣騎士呢?業外人。很多人跨界開始做酒,有人飲白酒,有人飲葡萄酒。業外人是誰,來自科技、房產、醫藥、媒體、快消……反正一句話,跨界做酒的,他們對酒的利潤要求沒那么高,他們對酒企的政策要求沒那么多,他們是一群很可愛、單純的新酒人。在他們眼里,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的到來再次激活了酒業上下游的產業鏈。
釀酒
回到如今,疫情影響了全行業,也抑制了酒類消費的需求,酒水行業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再次面臨“行業再次調整”或“市場加速調整”。
茅臺、五糧液、稻花香、迎駕等名酒企業紛紛發文與經銷商共克時艱,53°飛天茅臺的市場實際成交價應聲而落。那酒水行業會不會迎來第四次行業調整,邏輯上是不會的,因為大部分酒水行業從業者經歷過一次完整的行業調整周期,對于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有足夠的免疫力,尤其是茅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
行業是否調整要看茅臺價格的風向標。目前來看,茅臺實際成交價跌回1499元甚至跌破1499元的可能性很小,一是千億級別的茅臺有能力管控價格,二是茅臺股票/實物的持有者大多經歷過第三次行業調整,有信心挺住1499元以上的實際成交價。如此分析,茅臺不會出現下跌的情況,也就意味著茅臺之下的價格帶相對安全,行業長期處于市場調整,無非這種調整被疫情加速了。
疫情雖然出現的較早,但在絕大多數消費者心中的疫情爆發是“農歷過年期間”,意味著酒水采購工作早已完成,無非是尚未同期消耗而已。這種情況下,對于傳統酒商而言,短時間內影響并不大。對于業外的白衣騎士而言,他們是“抄底”入場酒水行業,遇到酒類消費不景氣的情況,大部分人會選擇離場,開始新的征程。
膽大的大多撐死,膽小的很少餓死
老一輩酒水行業從業者,大多是膽子很大的人,畢竟在當時賣酒不是誰都有能力去做的。伴隨著在黃金周期內的成功,他們從不認為是時代造就英雄,反而認為是英雄造就時代。有些人起家時,以“買空賣空”方式迅速發展壯大,成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
酒類超市
伴隨著酒水行業的日漸規范,有些酒企或酒商并沒有“膽大心小”,還是習慣于“all in”。現金流是個好東西,再結合供應商的賬期,有些連鎖企業會越滾越大,讓眾多“膽小”的同行羨慕,世界上還能有如此操作。順風順水之時,八個茶壺七個蓋,借助金融的力量助推生意越做越大,當然風險也越來越大。
近些年,在我們身邊,有兩類企業(有酒企也有酒商):一類是“膽大包天”型的,高舉高打,不惜借債拓展,用高速發展碾壓經營中遇到的風險;另一類是“謹小慎微”型的,按部就班,不管外界變化,以復合增長率跑贏多年前的對手。
山東有兩家酒企。一家以新名酒自居,近年來聲勢浩大,儼然有奪省酒龍頭之姿態,行業、專家、媒體皆看好,到2019年下半年,有消息傳出該酒企高速發展已然動力不足,危機已現;另一家盤踞根據地市場,自筆者接觸這家酒企開始,這家酒企就以低調著稱,任憑省酒龍頭爭奪,它自巍然不動。
品牌
同樣是在山東,一家酒商很穩,用老板的話說,多年媳婦熬成婆。當酒類電商/新零售紛紛來濟南布局時,他說沒事,做商貿公司的秘訣“活久見”,活到最后才有資格說話,賣酒不是短期的活,是一件長時間的事業,你得讓消費者知道你活了很久才行。這位老板告訴筆者,自2012年行業調整以來,公司沒有一天不如履薄冰,這次疫情帶來的風險,僅是感覺被人打了一拳,而非被人捅了一刀。
或許是山東的性格如此,習慣于“晴天備傘”,或是習慣于“多干少說”,在本次疫情期間,未見有酒企或酒商言及資金有困難。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經營壓力的增大,很多小酒企早早開辦了生物/酒精廠,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另外,景芝酒業行動也很迅速,推出75°原漿酒,廠商聯手創造連續多日“日銷一萬件”的銷售奇跡。
對于酒業經營,筆者從不鼓勵“冒險”。越是穩定的時代,企業應和國家的步調一致,穩中求進,守正出奇。酒水行業很傳統,不像科技行業那么快,可以組建一支“騎兵”,不求其能快速掙多少錢,慢慢培養給企業埋下一粒希望的種子即可,說不定未來就能“逆轉乾坤”。
信心比黃金重要,但你得活到那天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比起有“糧”,更重要的是有“信心”,信心源于對疫情影響的準確判斷,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給出應對之策,并想辦法活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信心
疫情對酒業的影響很大與疫情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是兩回事兒。疫情強行給行業按下“暫停鍵”,你的損失究竟有多大,無非是既有生意和未來生意的影響。既有生意沒得做,但庫存產品還在倉庫之中,最起碼賠的少些,與保質期短的其他食品相比,你已經可以拍手相慶了,想辦法激活老客戶,相信“回款”不是問題。說到薪資,酒水行業是一個很講“人情味”且“門檻很低”的行業,延(拖)緩(欠)工資是家常便飯,大部分公司皆可和員工協商薪資(除了少數自認為可以比肩BAT、TMD的酒業公司)。
做生意本就存在無數不確定因素,疫情本身也是可預見的風險。生活本就不容易,只是中國經濟這些年發展很快,給了大多數人一種錯覺,認為生活很容易,實現財富自由也很容易。事實上,大部分人是趕上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致富,而非自己擁有“點石成金”的本領。你不信,去問問60后,他們之前的生活到底怎么樣,現在的生活又怎么樣。對于做生意而言,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天選之子”,人生不如意之事,本就十之八九。疫情影響的是全行業,對于酒水行業的影響很大,損失比起影視、房產、旅游、民宿等行業還差得遠。
移動互聯網加速新零售的到來,用戶資產才是抗風險的護城河。自2012年起,酒業就已經進入行商時代、服務時代,比拼的就是服務用戶的能力,而不是坐店的耐力。什么叫用戶資產?你能隨時激活的有效用戶數量,哪怕只是告訴他一則打折信息,而不是所謂的會員體系。很多人說,我給用戶發了一條促銷短信,十年前可以稱之為有效用戶資產,而今天卻不能,因為短信業務的打開率、轉化率已經很低。以景芝酒業75°景芝白乾日銷速度一萬件為例,是兩級分銷體系,酒企為酒商提供一站式營銷、配送業務,酒商負責激活、鏈接消費者,在閉環生態內完成銷售。75°景芝白乾成功的核心在于,景芝有效激活了酒商(用戶),酒商有效激活了消費者(用戶)。
對于未來,仍然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百年品牌需要熬過百年。酒業競爭是一場持久戰,開局比拼的或許是創新、膽識、運氣,但接下來比拼的一定是意志、格局、理性。
(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0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