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覽古之詩文言秋者,多以愁悲寂寥為主,正如劉禹錫說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其實,悲秋之潮起始于宋玉,他在《九辯》中當首一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黃”,引得后來的讀書人總是看著秋天的肅殺之氣,愁悲油然而出。即便是遍地開放的菊花也難激起歡愉,且看重陽節所作的詩句詞章之愁悲篇:
重陽節所作的詩句詞章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李清照《行香子》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李煜《謝新恩》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盧摯《沉醉東風·重九》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晏幾道《阮郎歸》
戲馬臺前,采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九。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
紅萸佩、空對酒。砧杵動微寒,暗欺羅袖。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強整帽檐欹側,曾經向、天涯搔首。幾回憶,故國莼鱸,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回首涼云暮葉,黃昏無限思量。——納蘭性德《清平樂》
這些重陽節所作的詩句詞章皆是以悲秋為序,當然讀詩詞須以當時詩人所處境況來解釋,方能得其真意,不過,僅僅是字面文飾就已然深感詩人在重陽節的愁悲之情。倘若君亦有不稱心意之事,晃晃兮重陽日可以上述詩句詞章以抒情緒,也可稍稍寬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