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各行各業企業都在這一特殊時期努力前行,凝聚成抗“疫”精神。中國酒業作為人民生活中重要的元素,第一時間展現了行業擔當。
非常時期,非常視角,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或許會讓行業內外重新認識一個不一樣的“酒”字,不一樣的酒行業。
事實上,除了作為快速消費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消費需要,酒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酒精,歷來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在能源保障和醫用消毒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酒精同樣是酒產品的主要成分。這主要是由酒精的自身特性決定的,但同時也賦予了“酒”與其他快消品不同的社會角色。與其他快速消費品相比,“酒”在防疫物資暫時短缺的特殊時期,能夠起到更大的積極作用。
長期以來,行業人士更多關注的大多在酒類產品的適飲性,消費屬性和價格杠桿,幾乎無人關心其作為酒精制品的功能屬性,這是這場疫情給整個行業帶來的最新啟迪。
疫情爆發以來,從醫學的角度,75讀度醫用酒精被國家衛計委和疾控專家列入預防病毒的重要戰略物資,客觀上引發公眾對酒精制品的高度關注,一些地方也在出臺預防措施中提及百姓身邊的酒精制品,民間更是從中醫角度詮釋古代醫學典籍中酒的藥理作用。這些都為全社會增強“酒”字的再認識,提供了難得的理論基礎。
酒精制品的殺菌、消毒作用被屢屢提及,對保障預防的戰略作用正在得到發揮,這也應該引起行業企業的高度關注。一直以來,行業企業對酒產品開發和生產可謂輕車熟路,但對于國家應急戰略儲備和酒精生產能力改造似乎重視不夠(有地方政府臨時苦尋酒廠生產符合條件的醫用酒精,但具備條件的卻鳳毛麟角)。事實上,在企業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具備戰略眼光,利用好自身釀造優勢,拿出資金,投資國家戰略需求方向的技改攻關,以備不時之需,遠比投資機場、銀行便捷和實用,不啻是優勢酒企業的一項選擇。
另一方面,中國酒業也應開闊眼界,行業組織和專業媒體進一步挖掘和改善酒精制品整體,在公共輿論環境下,抗擊疫情,保障一線供需的正面形象和非凡意義。這項工作遠比在朋友圈發些“xx酒喝了能治病”更加具有現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