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一罐茅臺酒不慎從展架上掉下來摔碎了。陶罐一破,茅臺酒酒香四溢,吸引了來自中外友人的關注。茅臺酒“空杯留香”成為了其一大特色。為什么僅用高粱、小麥和水,就能釀造出呈香達上千種香味的醬香型白酒,并且其中的多數呈香物質至今還是謎一樣地存在?
我們常常聽到醬香酒是“端午踩曲,重陽下沙”。但是,端午踩曲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常常被忽略——曲蚊。中國產酒制曲的地方一般都有曲蚊,種類多達二三十種,而茅臺鎮有一種獨一無二的曲蚊,外殼硬,小米粒般大小,在制曲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仁懷縣城中樞鎮,距離茅臺鎮不過10來公里,就沒有這種曲蚊,這也是為啥換個地方就釀不出茅臺酒的原因。
茅臺的許多釀酒師認為曲蚊是被曲藥的香味吸引來的,越好的曲藥,吸引來的曲蚊越多,曲蚊越多的曲藥也越好,釀出的酒就越香。有的釀酒師專門選用這種“被蟲吃過的曲藥”來釀酒,沒被蟲吃過的就不要。他們說,如果沒有曲蚊光顧,那么,這種曲藥不出酒,香型也體現不出來。
端午制曲一般在每年的端午前后,每年氣溫最高的時節,在干凈寬敞的制曲間,溫度高達40℃以上,負責踩曲的女性們衣著清涼,"皓腕凝霜雪",先是把打碎的小麥聚攏在制曲的木架模具里,然后開始踩曲。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后來的得心應手,踩曲的女子手舞足蹈,宛如穿花蝴蝶翩翩起舞,一塊塊厚實的曲塊從女子的腳下誕生,而后被送到曲倉,再經歷過三四個月的高溫考驗之后,終于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了。
1、為什么要端午制曲?
茅臺的釀酒先人們選擇端午制曲,一是用于制曲的冬小麥在這個時候正好褪去了青澀的水分,用于制曲剛剛好;二是來端午時節的高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這些微生物混入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三是因為這時候正是一種神奇的小生物——曲蚊,最為活躍的時候。
2、曲蚊,用生命為醬香酒賦能。
端午時節,氣溫開始升高,草木繁茂,各種野花競相開放,空氣中彌漫著數不清的花香味兒。制曲車間的門上爬滿了一層名為“曲蚊”的小蟲。曲蚊能夠將河谷兩岸的花粉攜帶到曲藥中,產卵繁殖,不但添加了許許多多野花的香味,還用生命為釀酒編制了我們解不開的密碼。
曲蚊飛入制曲房內,鉆進曲塊中飽餐曲藥,在此繁衍后代產下幼蟲,安居樂業。幼蟲含有大量蛋白質,在釀酒過程中,對醬酒的風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曲蚊幼蟲吃過的曲藥,有種特殊的香氣,釀出的酒也香得多。茅臺鎮之所以成為醬酒的優質產區,獨有的曲蚊是有貢獻的無名英雄。
制曲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微生物環境。制曲是從制作曲藥開始。曲藥以小麥為原料,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里。
3、龜殼狀的曲塊是怎么形成的?
茅臺釀酒用的是本地優質小麥制成的大曲,制成的曲塊中間高、四周低、松緊適宜,形狀像烏龜背,很有特色。之所以制作成這個樣子,是為了讓助力釀酒的微生物們在酒曲里更好的生長繁殖,從而提高酒曲的發酵效能。
小麥經過“踩曲”做成“曲塊”,這種酒曲是靠人工踩出來的,而且踩曲的人只能是年輕女子。
一是因為踩曲宛如藝術需要耐心和細致,而女性心思更加細膩,步法輕巧靈活,比男性適合。
二是女性的形體較為輕盈,不會把制曲的原料踩散,也不至于像孩子發力不足導致酒曲散架。
三是出于陰陽和諧的考慮,在釀酒過程中,女性負責制曲,而男性負責投料下沙、蒸酒等環節。
用谷草包起來,進行“裝倉”。大約10天后再進行“翻倉”,就是把曲塊進行上下翻轉,讓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觸微生物。另外還有幾道工序,生產一塊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個月。不過曲蚊太多,曲藥存放的時間太長,超過一年,曲藥就會被曲蚊吃得只剩一包空虛的粉末,不能有效幫助發酵了,但當曲母用,效果特好。所以,一般曲藥都存放三個月至半年投入使用為佳。
正是依托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工藝,結合一代代工匠的不懈探索,茅臺鎮的醬香酒才得以發揚光大,逐漸走出了閉塞的小山村,走向了全華夏乃至全世界的愛酒之人。
現在,你知道茅臺鎮醬香酒為什么這 么好喝了吧!茅臺的工藝獨特,原料特殊,導致茅臺的價格居高不下,百姓是難以把茅臺做為口糧酒的,現有一款口糧酒——散茅,口味堪比飛天,價格只要飛天的幾分之一。如今市場魚龍混雜,酒友擔心花了大價錢也買不到純糧酒。
從業多年,一直堅信人品如酒品,交天下酒友共飲天下美酒。歡迎廣大酒友關注私聊,讓我推薦適合你的純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