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家酒評內容中心 楊占權
6000多年前,生活在汾陽的先民們不僅在這片因汾河沖擊而形成的盆地上耕種、生存,還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釀造出了第一盞“汾清”,從那一刻起,中國酒開始有了文明的雛形和文化的種子。
此后,那一盞“汾清”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從文人墨客到外邦賓客,無不對“汾清”美酒的風格神韻青睞有加,為之陶醉癡迷、為之吟詠歌賦。擁有6000年釀造史,1500年名酒史,1300年蒸餾酒史的“汾清”成為中國酒發展歷史中,真正有厚重的歷史,有明文記載的酒。
“汾清”第一次曝光成名源于北齊“黃河清,圣人出”
“汾清”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是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那時汾陽所出的清香型白酒就叫“汾清酒”,學名谷物發酵酒,因北齊武成帝的尤為鐘愛,以及承載了當時人們對河清海晏的期盼而名聲大噪。
“黃河清,圣人出”,古人認為,黃河水五百年才能變清澈一次,是因為天人感應,有圣人在朝。北齊武成帝在位第二年“天降祥瑞”,開封一帶的黃河水變清了,武成帝認為他是一位讓黃河都為之一“清”的圣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褒獎,于是把年號改為“河清”,期盼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古時釀酒追求一個“清”字,汾陽出產的美酒在當時已是最高水平的清香型白酒,因“清”的程度和質量之高命名為“汾清”酒,與彰顯天下太平的“黃河清”相得益彰,于是汾州地方官就將“汾清”美酒敬獻皇帝,如此則兩全其美,就這樣,“汾清”進入了皇庭。
武成帝喝了“汾清”以后,感覺唇齒留香,興奮之余就給在河南的侄子康舒王高孝瑜寫了封信,推薦了這個酒。二十四史之《北齊書》明文記載:“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于鄴酌兩杯。’”。表明當時“汾清”酒質量之高、名氣之大,足以成為國家名酒、宮廷御酒。
盛唐以降,蒸餾技術日臻成熟,“汾清”在中國酒名更隆
唐朝伊始,蒸餾技術開始用在釀酒上。“汾清”同時運用酒曲、固態發酵、蒸餾三大工藝,加大酒液的濃度,躍升為品質超前的“乾和酒”,從而完成了中國釀酒復式發酵的一次重大改革。李肇在《唐國史補》卷下列出唐朝名酒17品,其中就提到“河東(泛指山西,具體釀造地點在汾陽)之乾和”。
唐以前酒皆為濁酒,有了“濃且清”的“乾和酒”后,汾陽釀酒業迅速發展,釀酒作坊多達70余家,呈現“長街恰副登瀛處,處處街頭揭翠簾”之盛況,李白喝后贊美“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晚唐杜牧清明節出行逢雨,濕寒之際思酒若狂,便有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兩句絕唱,從而再次奠定了汾陽在釀酒歷史上的崇高地位。
及至宋朝,白酒蒸餾技術已經日臻成熟及完善,“汾清”改進工藝,確定了“清蒸二次清、固態地缸分離發酵”的釀酒工藝標準,于是汾陽就有了著名的羊羔酒。后來的元、明、清時代,汾陽推出了更多的新產品,較為出名的除了羊羔酒,還有玉露酒、豆酒、火酒、竹葉青酒等,這些汾陽所產的清香型酒種均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最高釀酒水平。
清代三百年,唯汾高廟堂,“汾清”真正大放異彩還是在清朝。經過了順治、康熙、雍正三個朝代后,以“汾清”為代表的白酒(蒸餾酒)逐漸取代了黃酒的正統地位。“汾清”在清朝時得到了世人的共同羨愛,《四庫全書》記載康熙46年,詩壇領袖、著名詩人齊集京師,在吏部尚書宋犖(洛)府邸舉辦“中國汾酒詩會”,多篇頌汾酒的詩被宋犖收入詩集《西陂類稿》。《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劉武慎公長佑在官勤恁……而好飲,且必汾酒。嘗獨酌,一飲可盡十余斤。” 象這樣格外偏重飲用“汾清”的人,在清朝比比皆是。
“汾清”遠銷歐亞大陸,名聲響徹四海
“汾清”不僅國人稱道,外國人也嗜飲。自元代開始,汾陽羊羔酒就遠銷歐亞。現存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元代汾陽羊羔酒酒瓶,其上銘文為“金鐙馬踏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汾陽賈家造”便是例證。
到了明代,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與海外交流的增多,汾陽所釀羊羔酒與中國瓷器一起赴南洋、下西洋,遠銷歐亞大陸。汾陽杏花村各酒坊所產之酒開始被稱之為“汾酒”,銷往省外和國外的酒則署名“山西汾酒”。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汾清”的代表產品汾酒一舉奪得甲等金質大獎章,遂盛名九州,名揚四海。汾酒獲國際大獎的消息傳到國內,國人無不歡騰雀躍,時任山西督軍兼省長的閻錫山大喜過望,親題金匾“味重西涼”褒獎汾酒。隨后,在閻錫山提議下,成立了“晉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汾清”以此為起點和支點,邁入新的輝煌時期。
“汾清”參與和見證了中華民族走向新生
早在抗戰時期,“汾清”就成為黨中央首府延安主要用酒,見證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之歷程。毛主席當時待客,就喜歡喝點汾陽杏花村的汾酒,對汾酒有著很深的感情。延安時代的衛士曾說過:“毛主席有時睡不著覺,就讓衛士倒一杯汾酒喝。”
西柏坡時期,“汾清”依然是黨中央高層最喜歡喝的酒。據曾任毛澤東衛士長的李銀橋回憶,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派特使米高揚來到西柏坡,為了表達對蘇聯代表的熱情歡迎,有關方面備好了豐盛的酒菜,還特意準備了“山西汾酒”。
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人親自陪酒,米高揚豪飲汾酒后贊不絕口,還不停地打聽汾酒出自何處。酒宴之上,汾酒渲染起了熱情友好的濃烈氣氛,也拉近了賓主之間的距離,席間的歡聲笑語,隨著“汾清”的香氣,一道飄蕩在西柏坡晴朗的上空。
開國第一宴,把盞飲“汾清”;觥籌交錯間,神州換新顏。1949年9月初,在建國大典緊張籌備中,汾酒廠工人在警衛班的保護下,經過五天四夜的艱苦努力,分四批把五百余斤汾酒運到了首都。到了新中國成立這一天,舉國歡騰,汾酒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款國宴用酒,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與有榮焉。
解放后,汾酒曾五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汾清”的另一代表性品牌——竹葉青酒也曾三次獲此殊榮。如今的汾陽已經成為“中國酒都”,是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產區,一縷清香彌漫大江南北;憑借“清”、“凈”優勢,“汾清”與國際順利接軌,帶領著中國白酒走向國際化征程。
酒史第一香,汾水卷滄桑;風雨六千載,傳承不間斷。“汾清”在漫長的歷史中歷經擠碾之痛苦,發酵之徘徊,高溫之蒸餾,冷凝之沉郁,曲為之骨,終成清香典雅、甘美純正之珍品,以其精湛的釀造技藝和獨特風格著稱于世。
一盞“汾清”延續著歷史脈絡,承載著中國酒魂,是中國酒文明的奠基者,是傳承中華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國酒釀造技術的教科書,是見證中國酒歷史發展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