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莊網播報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巍峨而秀美的西嶺雪山名震中外,千年雪山融而不消,雪山腳下就是生態宜居、美麗的大邑縣,一個好山好水出好酒的地方。大邑王泗鎮也是中國著名白酒原酒生產基地,氣候溫和濕潤,優質地下水資源豐富,空氣中也彌漫著酒的靈氣。
溫潤的川西壩子,也孕育出了一位從業三十五年,為酒、愛酒、懂酒的釀酒高人。1997年他以第一名成績被聘為四川省白酒評委,2000年以第三名成績被聘為中國白酒國家評委,并連任四屆至今。他是中國評酒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他認為釀酒人應遵從本心、尊重白酒,如同尊重生命。
中國名酒莊團隊大邑之行,在雪山之下的蜀之源酒莊見到了這位“酒中大俠”--李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釀酒天地,共同探尋中國白酒的奧秘。
年少與酒結緣 一生為酒癡狂
出身于釀酒世家的李東,對白酒釀造和品評有著天生的興趣和熱愛,幾十年樂此不疲,執著求索。他與酒結緣,與酒相伴,將自己所學、所思、所感悉數奉獻于酒,酒成就了他,他發揚了酒。
李東介紹,舅舅是當地糖酒公司的負責人,負責組建了大邑縣國營酒廠,為當地酒界知名的泰斗;表嫂又是八十年代的部級評酒評委,再加上川西水好、糧豐,家家戶戶善釀,李東就是在被白酒熏陶下的環境中成長的。
“從小我就跟著舅舅耳濡目染,看酒是怎么做的,了解酒窖是什么,酒糟是什么;舅舅去哪一個酒廠做管理或咨詢服務,我就騎個自行車跟在后面。”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李東對中國白酒的接觸和認識贏在了起跑線上。
1991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后,李東主要從事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品評、質量控制監督管理和科研開發工作。2000年考取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是中國酒業協會白酒技術委員會委員,白酒標準委員會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四川省白酒金三角和釀酒協會白酒專家委員會專家。多年與白酒侵染,在白酒釀造生產實踐中出真知,與企業、生產一線工人、車間管理人員互動頻繁;接觸嘗評、勾調等白酒釀造的后工序,喜歡上品鑒并且熟能生巧。
從縣評委、市評委、省評委,到國家評委,再到評酒大師,一路從不懈怠。他積極參與品酒師技術培訓以及相關協會活動,從中國白酒從技術層面為一方酒企進行指導,開展相關科研。“這兩年,我承接了高校的白酒釀造授課課程,和同學們進行白酒相關知識的交流,這是一種傳承,明年還將繼續。”李東表示。
好酒源于自然 文化錦上添花
“中國生態食品加工基地”和“中國白酒最大的OEM加工基地”是大邑縣的兩個區域榮譽,并且所屬品牌“王泗白酒”屬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李東認為,能釀好酒的大邑縣有地域資源和歷史文化雙重優勢。
在2012年國家評委蘇州會議上,李東提出一種觀點,四川盆地是一口天然的大酒窖。交談中,李東繪聲繪色比喻到:北邊的秦嶺、南邊的云貴高原、東邊的巫山、西邊的青藏高原為窖壁,四川盆地特有的黃泥水稻土是窖底,盆地上空厚厚的云層就是窖皮泥。“大邑位于四川盆地西側,境內有高聳入云的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是雪線,雪浸潤下來形成地表的溪流,滲透到地下涌出為泉水。所以大邑空氣質量好,氣候溫潤,水甘而酒純甜。”
李東說到,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邑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王泗白酒”源于明末清初,愛酒的王泗將軍戍邊屯兵于此,筑窯釀酒,致酒肆大興,形成集散地“王泗鎮”,王泗釀酒人傳承發揚了做酒文化。現在,“王泗白酒”已是國家地理標識保護產品。
李東認為,釀好一杯中國傳統白酒,需要做到三點:一是尊重自然,什么地域就釀什么樣的酒;二是堅守時間,讓酒經歷時間的雕刻,實現自我變化、老熟,從而變得香氣幽雅,醇厚圓潤、余味悠長;第三是要講好自己的故事,傳播中國白酒的美好,同樣非常重要。
與時俱進調酒 與時俱變釀酒
“與時俱進,與時俱變。”與時俱進是指根據時代的進步而改進酒體設計,與時俱變是指根據不同季節去調整工藝參數,即糧糠水曲溫酸糟的變化。
李東說,在不同的時代,中國白酒消費呈現不同特點,而消費者對中國白酒的飲用需求也各不相同。大概有怎么幾個過程: 在物質貧乏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當時是計劃經濟,酒來之不易,人們憑酒票喝到酒,消費者對白酒的需求主要是刺激,對口腔、對味蕾的感官刺激,用酒勁得到飲酒的感覺;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改革開放促使酒業蓬勃發展,消費者開始希望喝到跟香的白酒,追求酒的香氣,比如瀘州老窖的打嗝香和五糧液要的開瓶香(噴香);兩千年以后,隨著飲用機會的增多,大家開始追求味的感受,不辣嘴、不刺喉,更綿柔等等被提上了酒桌要求;再往后,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商業等活動愈加頻繁,人們希望“中午喝酒不影響下午辦事”,消費者開始追求飲后的體感,如舒適度、低醉酒度等。
現在,中國白酒已經全面表達了它的物質文化和精神屬性,人們飲用高端白酒,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層面愉悅美好的享受。
“我們要引導消費者,讓消費者更加了解中國白酒。”李東認為,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都要突顯白酒魅力。在生產端,酒廠、酒莊利用自然環境,匠心釀好酒,給消費者呈現最好的品質;在流通端,經銷商在介紹產品的同時,注重傳播白酒文化知識,從賣酒到傳播酒;在消費端,消費者自身要學習尊重中國白酒,以正確的飲用方式,享受中國白酒的美好。
地域誕生香型 技藝推動發展
中國白酒的香型,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區別不同地區不同技藝白酒的方法。在李東看來,香型是自然選擇與人為總結共同作用而成,香型的劃分推動了白酒工藝的發展。
李東很早就提出“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種工藝一種酒。”這一觀點。自然環境決定釀酒微生物,人總結出相應的工藝,最后形成不同的風格,這就是香型,它是地域賦予的風味特點。人為找尋香型、總結香型工藝,會推動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在如今的消費時代,對香型的界定在進行廣義的整合,從濃醬兼香型到多香型整合,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李東認為,讓消費者了解香型這樣一種概念、和他們各自的風味特點是很有必要的事。“目前有些香型就講好了自己的故事,如醬香,已經深入人心,但有些香型還做得不夠,還需要大力宣傳。現在白酒消費已經進入白酒知識的階段,他們學習的工具是手機,而行業人士給他們提供的‘教材’還很單一,甚至片面。我們急需提供跟多、更全面的白酒知識‘教材’,與消費者互動,讓他們更科學、更客觀、更全面了解白酒知識,以推動白酒行業發展。”
白酒品牌集中 酒莊彰顯個性
面對中國白酒酒莊模式的趨勢,李東表示,發展酒莊就是找到傳播酒文化和自身發展最好的形式。未來中國白酒,主要體現在品牌集中、產區集中、技術集中三個方面。
白酒會面臨品牌集中,但又有個性彰顯。2016年中秋,有相關報道稱,中國白酒繼塑化劑事件后通過四年調整重新開始繁榮,而李東認為,中國白酒正在消亡金字塔的下部,成就金字塔的上部,上面只有幾個十幾個品牌龍頭,下面卻有著成百上千的企業,中國白酒才開始面臨品牌集中,這是經濟規律。產區集中,具有自然優勢的地方可以利用生態資源、堅守匠心、傳承工藝釀出好酒。技術集中,技藝高低是核心因素,隱藏在品質與品牌后面,又體現在品質與品牌中間。有眾多優秀技術人員的企業對品牌的支撐不言而喻,名酒廠與小作坊的差距一定會體現在產品上。
李東認為,好的酒莊需要很多要素,要選擇適合釀酒的自然環境;要積淀釀酒工藝;要具備個性品質;要具備地域文化,從而得到消費者及行業的認同認知。“酒莊概念早就有了,以前叫酒坊、作坊,只是我們現在沒有這么稱呼它,做酒莊這種敢為天下先的模式是非常好的開端,有的酒莊走在了前面,成為探路者、先行者,值得鼓勵培養,好經驗也引導大家去做得更好,為中國白酒增加更多色彩。”
幾十年,練就非凡之功。李東也是一個為數不多受到白酒前輩們集體點贊的,特別是白酒泰斗胡永松教授,評價這位學生,勤思好學,耐得住寂寞肯琢磨。
采訪中,李東讓人感覺到,白酒成為左右他思想的全部,一杯有生命的酒,已深刻地注入他的靈魂,他的血液里。環境是最好的釀酒師,時間是最好的調酒師。有著儒雅、謙遜的外表李東,談吐間,讓你感受到的是,他內心蘊藏著對白酒情懷的強烈熱度。(中國名酒莊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