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1
中原大省河南
第一大省,無疑是河南,河南勸酒講究七個這個數字,一上酒桌,就來七杯酒,貴客臨門七杯酒,這是最高禮節。不喝是不行的。
那喝了這七杯,還有端七碰一,第一次上門,是這個數,第二次變成了端五碰二,直到碰成端三碰三,大家一樣,以后喝酒就隨意了。
那很多初到河南的,一般就是端七碰一,上面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端七碰一,這一圈喝下來,不醉的沒有。
有一個說法,河南的酒量全國第三,但以鄭州論,那排名要更高。但從勸酒方面,河南勸酒也只能屈居第三了。
2
孔孟之鄉山東
山東酒量大,也愛勸酒。而且有陣法,一入了勸酒陣,那基本就坐不下去,因為不停有人端著酒過來,你根本坐不下去。
網上有圖:
主陪副陪其實就是主將副將,主將以氣鎮場,副將以技鎮場。據說山東酒桌生存術就是遠離這兩位,怎么區分這兩位呢?正對門的是主陪,背對門的是副陪。所以,遠離門口那條線就OK了。但是山東也只能排第二。
3
塞北天堂內蒙古
這里勸酒的十分厲害。為什么呢?內蒙古好客,內蒙古大,地方人稀,好半天看不到人,好不容易來個客人,當然得把你喝倒了,好多留兩天。
所以,河南人勸酒,那一般是兄弟你好啊,相遇就是緣份,今天我們喝高興了。但內蒙古的一來就是長期作戰的打算,先打消你的后顧之憂:你就放心喝吧,醉了就在這里住個十天八天吧,床都給你鋪好了。
不但天數長,而且連續作戰,早上喝了中午喝了,中午喝了晚上喝。所以持久力很重要。
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內蒙的喝酒不但爺們厲害,姑娘大媽們也厲害,你說男的給你敬酒,你還擋得住,要是一個姑娘捧著酒杯過來,你好意思不喝?
內蒙勸酒還有一個有趣的段子,我們講了,勸酒多發生在第一次相遇上,大家熟了,就不用相勸多喝了。所以內蒙喝酒,上來之后,就是先看大家熟不熟,怎么看熟不熟呢?
就看你能不能記住對方的名字,記住了,對方的敬酒你可以不喝。
那好,先從你旁邊的噶拉倉巴拉丹扎木蘇日丹開始,再往下是烏勒吉德勒格列日圖愣。
所以說勸酒第一名,實際是內蒙古。
4
工業搖籃東三省
這個地方勸酒的方法也多,只說一個吧,有個魚頭酒,魚尾酒,一般酒桌會上魚,如果服務員眼力好,會把魚頭朝著客人,那客人就得喝魚頭酒,三杯,魚尾的也要喝魚尾酒,這是四杯。
東北喝酒聲勢唬人,實際飲用量并不是太多,而且在勸酒上是平敬平喝,所以相比還是很厚道的。但由于氣候的原因,東北人普遍好酒,所以酒膽尚可。還有就是東北人極好面子,喝酒一定要喝倒,才算好。但由于自身戰斗力問題,東北三省勸酒功力也只能排到第四了。
這就是中國四大勸酒省。當然其它省有些地方也愛勸酒,比如山西、蘇北等地。
我們再說一下,為什么勸酒,首先要說,勸酒的確是中國人好客的表現。現在有一些批評勸酒的,說得太過了,勸酒有不太好的,但一味說勸酒不對也不全面,畢竟大家初次見面,沒有勸酒的,酒桌沒氣氛。
所以,勸酒并不是什么壞事,只是要掌握度,以把人喝倒的,那當然是不行的。但勸客人開杯暢飲,這沒毛病啊。
那中國人好勸酒,除了好客,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跟梁山一個規矩有關,什么規矩呢?
納投名狀!
林沖拿著柴進的介紹信到了梁山,還是被要求納投名狀,納了投名狀,才算自己人。
現在的人拿了單位介紹信,到了一個新地方,當然也要納投名狀,當然不能叫你出去砍個人頭了。那怎么納?就是喝酒。
通過勸酒,來觀察這個新來的人有沒有服從性,中國的權力需要儀式感,那朋友之間有主賓之分,怎么體現主人的權利,也要有儀式感,那就是通過勸酒。另外就是看你有沒有誠意。你愿不愿意放下你的戒心,畢竟醉酒之后是什么話也會說的。
所以,勸酒就是市井中的投名狀,你納不納,決定了你能否上得了梁山。
當然,現在其實沒有這么兇,山東也好,河南也好,內蒙也好,只要你堅持不喝,人家也多半不會勉強的。
編輯: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