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恒大“辟謠”了。
今天早些時候,一份《恒大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懇請支持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情況報告》在網上迅速瘋傳。
這份報告描述出了一種恒大向廣東省“訴苦”的畫面。由于內容太過聳動,也不知真假,我就不貼出報告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來看看。
恒大對此是打死都不承認的。
“有關我公司重組情況的謠言,相關文件和截圖憑空捏造,純屬誹謗……我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耐人尋味的背后,還是耐人尋味。
這事情,絕不簡單。
01
9月17日,全國第一大房企恒大提前償還了15.65億美元(約合106億人民幣)的外債。公告表示,此舉是為降低債務水平和融資成本。
如此急迫提前償還,或與房地產融資監管“三條紅線”有關。
上個月,住建部和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給重點房企劃定了“三條紅線”:
房企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
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
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于1。
一句話,就是負債水平過高的房企不能再加杠桿,一旦“過線”就不能增加或需嚴控有息負債規模。
今年上半年房企半年報數據顯示,恒大、融創、綠地“三條紅線”全踩;中南、世貿“踩線”2條;保利、萬科、招商蛇口、中梁“踩線”1條。
看到這里,你應該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年恒大會高調推出兩次樓盤打折促銷活動了吧。一切,都是為了提(ti)升(qian)業(huan)績(zhai)。
恒大不容易啊。
02
2016年是房地產的好日子。
恒大地產想要借殼上市回A股,尋覓了一圈,最后看中四家公司,深深房 、嘉凱城、廊坊發展和梅雁吉祥。
當然,真正的底牌是深深房。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恒大地產制定了將總部遷往深圳的計劃,未來跟深圳就是站在同一條船上了。而且深深房又是國企,涉及這么大的資產重組項目,這么敏感的行業(房地產),背靠一家國企,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了嘛。
2016年10月3日,恒大地產跟深深房簽署了《關于重組上市的合作協議》,約定深深房發行A股股份來購買恒大地產100%股權,而恒大拿了深深房的股份,也就成了深深房的控股股東。
這個事情謀劃了很久,但是四年過去了,都還在鏡中水月。
因為它涉及到監管的一條“紅線”,就是政策上不允許房地產公司在內地上市。
恒大“掙扎”了一段時間,用起了另外一種融資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
大家還記得吧,16年前后,是大放水后房地產狂飆突進最瘋狂的日子。一二線漲到人人自危,無心工作,三四線小地方也跟著狂漲一倍。
恒大的套路就是下沉到小縣城,用高周轉的方式賺上一波。在那個黃金時代,傻子都知道加杠桿的好處。
所有人都認為,賭明天一定會有未來。
在這樣的氛圍下,2017年恒大地產引入了1300億元的戰略投資。
據時代財經整理,首輪8家:中信聚恒(50億)、廣田投資(50億)、廣東唯美(50億)、中融鼎興(30億)、華建(30億)、美投(30億)、睿燦投資(30億)、山東高速公司(30億)。
第二輪13家:深業集團有限公司(55億)、寶信投資(50億)、華達置業(50億)、麒翔投資(50億)、鍵誠投資(35億)、睿燦投資(35億)、鴻達投資(30億)、宇民投資(20億)、金橙宏源(20億)、嘉寓(20億)、深圳中意(10億)、豪仁物業(10億)、永合金豐(10億)。
第三輪6家:山東高速集團(200億)、蘇寧電器集團(200億)、深圳正威(50億)、嘉寓(50億)、廣州逸合(50億)、四川鼎祥(50億)。
短短一年時間,恒大地產就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股權融資,1300億元到賬后,恒大地產估值飆升至4252億元,一度超過萬科A總市值。
真不愧是中國第一、世界五百強的房企。區區一條愛馬仕皮帶算得了什么。
但是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借來的錢,含著淚也要還完啊。
如果恒大地產能夠成功借殼上市,這27家投資者就能一道升天,日日會所。
可惜啊,恒大地產遲遲邁不出這一步。
03
恒大當年敢簽下對賭協議,想必不是貿貿然的決定,而是對自己借殼上市很有信心。
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恒大地產還是沒有闖關成功。
可能很多人會問了,這條“不允許房企上市的紅線”到底是什么來頭?
說起來,這個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當時的情況是經濟過熱中出現房地產熱,土地批租、樓堂館所建設在各地泛濫”。
為了防止經濟過熱,上頭出了這么一個政策。后來,它就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一個行規,貫穿至今。
當然,不是說完完全全就沒有機會,而是這條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比其他行業的難度高出太多。
可以說,房企的上市之路是非常受歧視的。一方面被視為地方上的經濟支柱,一方面又畏之如虎。
不給房企開閘,可能是基于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中國是一個政府主導性經濟體。國家習慣于宏觀調控,經濟熱的時候踩剎車,經濟冷就的時候加加油。如果房企在經濟上行的時候拼命加杠桿,很可能會在說來就來的政策調控下,摔得遍體鱗傷,成為社會系統性風險的最脆弱的那個板塊。
第二房地產的風險系數甚高。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崩盤,93年海南樓市大潰敗,歷史上的經濟大衰敗,往往都發生在房地產領域。這個行業特別的重資產,借由土地抵押便可以從金融機構套出貸款,拿了錢去買一塊新的土地,之后又可以再抵押融資,不斷的開發下去。試問哪個行業有這樣的資本煉金術?所以,房企的資產負債率天然就容易沖高,一旦現金流斷裂傳染性不堪設想。
第三,房地產是國內被罵的最多的行業。
……
所以,房企在資本市場上的待遇,就有點像那種不符合產業升級方向、需要被淘汰掉的污染性產業,很難在股市上分得一杯羹。
04
關于房地產,政府有無數種調控手法。
不過在我看來,有關部門的調控充滿了很多自相矛盾、相互沖突的手段,導致最后的效果大打折扣。
大家想過沒有,為什么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越是調控,房價漲得越猛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里頭有部分調控政策的作用,根本就不是抑制房價,而是會推動房價上漲。
比如說,“收緊房企融資渠道”這一條。
這是普通民眾特別喜聞樂見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全天下最壞的人就是開發商了,不能讓他們的日子太舒服。
那就斷了房企的糧吧!
聽起來很解氣,實際上完全是違背經濟學原理的。
諸位想過沒有,讓一件東西價格下跌,難道不應該是加大供應,壓縮需求,讓特別緊張的供需關系趨向于平衡嗎?
所以,你打擊房企是幾個意思啊?人家沒有錢去拿地,無法狂飆突進的去建房子,怎么向市場加大供應呢?
有關部門真正應該做的事情,其實是拼命賣地,然后鼓勵房企們都來開發,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嚴防開發商囤地、捂盤、惜售,讓他們盡快蓋好房子扔到市場上去,實行天量供應。
大家一看,好家伙,房子比老家的韭菜還多,就不會有搶房的著急心態。再配合限購限貸等手段,整個市場預期就能降下來。
整個鏈條是非常簡單的。關鍵點在于想要加大房子供應,地方政府就必須擴大土地供應計劃,這樣地價可能就會陰跌,動了某些人的奶酪。
真的調控難點在哪,明眼人都知道。有些人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個中滋味,大家自己品品把。
05
明斯基時刻的警報,到現在都還沒有解除。
經過三輪大放水,深圳,上海、北京的房價通通進入全球最貴十個城市行列,比紐約巴黎洛杉磯這些世界頂級城市都要高。
在這個六億人月收入不足一千的國度里,一個芯片、一臺光刻機都造不出來的城市,憑什么房價這么貴?
用腳指頭想都知道,動不動就十幾二十萬/平方米的房價里頭,肯定是有泡沫。
中國的工業體系處于外循環,但是房地產是內循環的。我們嚴防外國人投資地產,對國外熱錢嚴防死守。
這點跟紐約特別不同。
但是你看到了沒有,屬于60億人的紐約均價也才64萬美元/套,屬于14億人的上海憑什么要90萬美元/套?
(數據來源:CBRE世邦魏理仕)
今天,在中美脫鉤這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更加擔心泡沫的破裂。
與全球科技最發達,金融最強大的國家為敵,實在是充滿了風險。
像2014年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引發美國對俄羅斯制裁,僅當年就有1515億美元(約合1萬億元人民幣)撤出該國市場,導致股市大跌,盧布貶值,人民生活一片哀鴻遍野。
兩個國家到底會不會擦槍走火,誰也不知道。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絕對不能讓泡沫吹得更大了。否則一旦真的遭遇驚濤駭浪,今天的泡沫有多大,明天的肉體就會有痛。
雖然說中國設置了金融防火墻,我們的資本賬戶并不沒有完全開放,有非常強大的隔離調控能力,但是如果真的擦槍走火了,能架得住市場螞蟻搬家嗎?
這些,就是今天房地產必然要被死死摁住的原因。
史上最嚴調控至今已有三年多了,這是我有生以來見過最久的調控期。
但是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它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