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也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各種各樣的酒,而在一眾酒類中要數白酒的影響力最為廣泛。白酒作為中國獨有的谷物蒸餾酒,有著3000年以上的文化和歷史,時至今日仍是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喜歡喝白酒的人群大多是有點年紀的人,相較于他們對白酒的贊不絕口,時下年輕人反倒避之不及。即使如今90后步入而立之年,成為整個社會的新生消費中堅力量,不愛喝白酒的現象也仍未改變,白酒行業稱這種現象為“90后危機”。
為什么90后對白酒沒有好感呢,業界人士眾說紛紜各持己見。有人說年輕人不喜歡白酒的辛辣口感。有人說年輕人注重儀式感,白酒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其實不論是口感因素還是儀式感因素解析都太過淺顯,并不能支撐起年輕人不愛喝白酒的最終論點。
更深一層的原因,應該是30多年前整個白酒行業搬起的一塊“大石頭”。這塊“大石頭”,其實就是令所有白酒消費者所詬病的“食用酒精勾兌酒”,行業內曰“新工藝白酒”。
傳統白酒的主要原料,基本都是小麥、高粱、大米、玉米、糯米、青稞等糧谷,不含其它任何成分和添加。最多會根據情況,加上老酒、調味酒進行勾調,以使酒體更加完美、平衡。
新中國成立之初到60現代末,因為生產力及物質的匱乏,全國都處于饑荒的狀態,再沒富余的糧食釀酒。基于此,國家牽頭向蘇聯討教回了伏特加的釀造工藝,即以薯類、糖蜜等含淀粉、糖分比較高、成本比較低的原料,以液態法工藝進行發酵、釀酒,再經過活性炭過濾,去除酒中的雜質和異味。
以這種釀造工藝釀出來的酒,只有單純的酒精味道,沒有傳統白酒的香氣、風味和口感。換到今日的說法,只能稱得上是“食用酒精”而已。
受引進技術的影響,中國白酒的釀造不再保持一貫的傳統技藝,而是以食用酒精作為基酒,加入部分中國傳統白酒,再加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如此一來在風味、口感上可以做到與傳統白酒接近,但是成本又比傳統白酒低很多。
這種白酒只是在生產執行標準上進行了區分,出售的外包裝與傳統白酒相差無幾。明明品質成本都比不上傳統白酒,要仍能享受和傳統白酒一樣的待遇,極為講究的年輕消費者怎么會為之買單呢?
作為好酒之人,洋酒、葡萄酒、啤酒小編都能接受,但還是由衷的希望白酒能夠盡早回歸釀酒初心,將白酒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