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在合適的季節里攤糧、制曲、入甑,讓糧食和酒曲在最能發揮自己特色的時節盡情交融,這是天時;
因地而制宜,用好水源、土壤、溫度、微生物的協作關系,精準對應酒的發酵和蒸餾過程,這是地利;
釀酒師的匠心獨運,技藝傳承、工藝創新,把天時地利釀入酒里,這是人和。
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的專家顧問們一致認為,發現好酒、認識好酒是一個反復而又充滿挑戰性的過程。好酒的標準不是單一的,既要從技術端研究品質創新,也要從消費端研究消費偏好。
是的,“好酒”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但這個“好”一定要有科學的內容來做支撐。為了發現好酒背后的科學價值,云酒傳媒旗下好酒地理局(微信號:好酒地理局)特地組織了以“好酒中國行”為主題的科學考察活動,尋找和發現中國好酒,梳理并總結每一杯好酒的特質。
?
“技”夠專業
“酒”才夠好
釀酒是一項復雜、專業性很強而又充滿藝術感的事情。
大曲醬酒“12987”的“年度工藝”、添加特色曲藥的“草本藥香”、180天緩慢發酵的五糧濃香工藝、燒窖洗窖的地缸清香工藝……中國的好酒豐富且多彩,各有特點卻又不曾相同。
認識好酒的過程,就是走進其所在的地域,從文化、歷史、地理多方面角度去了解,形成對好酒認知過程。
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專家顧問、源坤鑒酒創始人鐘杰在聊到中國白酒之“鑒”的時候,認為“站在專業角度,好酒應該有好的釀酒生態,好的釀酒原料及其配方、精細化的工藝,足年的陳釀時間和基于消費者需求的酒體設計”。
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專家顧問、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劉念認為,好酒要有四個標準:一是最基本的要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二是要固態釀造,三是要有好的釀造環境,四是要有歷史底蘊。
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專家顧問、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張文學提出,“當前對于白酒品質可努力的主要方向是原料、曲藥、匠人。一是要穩定培育適合的釀酒原料和基地;二是要開發和使用有特定性能的曲藥,或者通過科學技術利用分離出來的微生物菌劑來強化微生物發酵;三是要同時有著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釀酒工藝,要培養經驗豐富,認真細致,富有創新意識的釀酒工匠。”
由此可見,好酒一定是有著專業技術作為基礎,有著完善的釀造工藝和科技延展性,不一定要“名動京華”,但一定要“數有乾坤”。
為此,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活動立足名優酒企,放眼全國,不僅關注名酒大廠,更是要帶著“發現美”的眼睛,用專業的角度,去到那些有著地方文化標簽,和多樣受眾、民族、風俗特征的酒企,把更多地方特色酒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
消費者
辨別好酒的“火眼金睛”
“詮釋什么是好酒,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細分我們消費者的消費愛好,對于中國白酒風味的偏好,香型的偏好,酒精度的偏好,以及不同價格帶呈現給我們消費者好酒的概念”,鐘杰認為,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消費者會越來越懂酒。
一方面,白酒的專業品鑒有著較高的門檻,需要參與者有著長時間的訓練,對香味、口感、味型、酸度、單寧感等指標都要有著明確的認知。很多知名的品酒師都要經過長時間枯燥乏味的練習,才能達到“嘗味而知內里”的能力。
但另一方面,好酒對于消費者而言又并沒有那般復雜。
張文學認為,“好酒的判斷應該體現在一個基本原則和兩個基本點上。基本原則是大多數人要喜歡,兩個基本點是內在品質好,風味特點符合人們的飲用習俗。一般而言,對于好酒的認知要從感官上去感受,沒有固定標準,和人們的喜好有關”。
沒有了專業限制和技術苛求的消費者,只需要用自己的舌頭去感知、品嘗,什么樣的風味自己喜歡,多少度的酒精度數喝著不辣喉,只要能聞香舒適,嘗味適口,腸胃舒暢便可。
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專家顧問、四川省輕化工大學中國白酒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柳提出,“白酒有明顯的地域依賴性、資源共享性和空間特性。可以說中國白酒產生了飲酒區域文化。要通過多價位來滿足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能喝到消費力能承擔的、適口的酒。”
只有在調動消費者積極性的前提下,才能發揮消費者在產業鏈的反饋作用,生產出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和喜愛的優秀的白酒產品,否則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2022年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活動正是立足此角度,通過活動讓消費者清楚品鑒文化的意義,普及酒文化知識,真正讓消費者會買酒、會選酒,對白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消費者主動學習、主動感知、主動參與反饋的欲望。
?
好山好水出好酒
“從賀蘭山麓到赤水河畔,從西鳳酒海到郎酒莊園。”此前,好酒地理局(微信號:好酒地理局)通過下沉采訪企業,走訪酒莊,深入一線的方式,展示了部分酒廠最真實的生產活動和豐富多樣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圍繞釀酒生態成體系的研究視角。
“深入酒廠去探研,前期要做好規劃,既要了解酒廠所在的地理位置,名山大川,濕度溫度,更要清楚其水系和微生物體系”,鐘杰言道。
在鐘杰看來,水為酒之血,釀酒所用最多的原料就是水。厘清水系,對于探討酸堿度、水系平衡有著很大的幫助。微生物和人一樣,對空氣質量,氣候,溫度和濕度都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前期了解好水系和微生物情況,對于好酒的認知把握極為重要。
2022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專家顧問、四川釀酒研究所副所長蘇坤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好酒的產生:和諧、匠心、融合。“一杯好酒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產物。釀酒師要常懷匠心,要有工匠精神,堅守質量佳釀的初心,好酒要經得起消費者的檢驗。”可見要欲釀好酒,要在乎“山水之間也”。
劉念也認為,決定好酒的客觀因素就是好的環境,山系水系決定了水分、潮濕程度、日照條件等等,往往有大江大河的地方,更易釀出好酒。
但僅僅了解“山為何山,水為何水”是不夠的。好酒的產出是一個動態的生產過程,從廠地的選址,原料和曲藥的選取和制作,到釀造的過程,勾調的工藝以及貯藏的環境,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這就意味著,好酒的產生宛如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就像是味型最為復雜的復合味川菜,只有實現各部分味道的均衡,整體才能大于部分之和。對于酒來說,若只在技術、消費引導、原料、環境等某個單獨的元素上優勢突出,都不能稱得上是一款好酒,只能算作“特色酒”。
2022年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季活動,將以最真實、最專業的方式還原好酒的每一個元素的生產過程。其中既包括嚴謹的前期規劃,也包括酒企呈現出的原料、工藝現場展示。結合現場調研以及討論,以及專家對基礎酒的品評和成品酒的品嘗,從多維角度去還原“好酒”本該有的樣貌,讓好酒真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