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
華夏酒報
外行敗于“常識”,內行敗于“趨勢”。不知從何時起,每逢有人跨界做酒,總不被業內人看好,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是外行,不懂酒”。
我們時常將非酒業的人做酒視為跨界,其實只要是沒有從事過賣酒事業的人做酒都應被視為跨界,即使曾經做過酒類咨詢、傳播甚至酒業公司高管。
說實話,沒有多少人生來就是酒業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多年媳婦熬成婆”。只不過,前些年跨界而來的人/企業名氣大、塊頭大,一舉一動都引人關注,進入酒業是焦點,離開酒業依舊是焦點。而大部分的酒業失意者的確應該“失落”,他們從0到1、從1到0均沒有得到些許關注。
本文以第三次行業調整為節點,初期跨界而來的人或企業多敗走麥城,末期跨界而來的人或企業多業績長虹。
前些年,跨界進入酒業的人/企業,大多數只看到酒業“自主定價權”“保質期無限長”,于是想借助渠道、資本實現“快速變現”。未曾想白酒在消費者心智中已然形成價格壁壘,其短期內無法被擊破,也就導致快消行業屢試不爽的營銷在酒業頻頻失效,從而走上“低價甩老品,高價上新品”的不歸路,也就意味著離場進入倒計時。
這些年,跨界進入酒業的人/企業,大多數關注酒業“價格穩定”“SKU少”“高頻次消費”“利潤相對較高”,于是借酒來激活人脈、實現轉型。業內常說,互聯網對酒業的沖擊很大,其實對書籍、服裝、IT等產業的沖擊更大,甚至是重構了這些產業。來自IT等行業的精英,他們是抱著“轉型”的想法而來,漸漸在酒業扎根下來,而且生意做的有模有樣。筆者曾在“某想系”創業的品牌論壇上聽到實現轉型的人分享:之前自己高峰是某省手機總代理,終日如履薄冰,生怕跟不上形勢而失去發展機會,時常因“庫存戰”而頭疼。如今選擇該品牌,之前的苦惱一掃而空,剩下的就是與時間做朋友。
問題來了,前一波跨界而來的人為何“鎩羽而歸”,后一波跨界而來的人緣何“銳不可當”?
首先,目的不一樣,前者短期獲利,后者長期轉型。前者進入酒業的目的很簡單,通過資本運作獲利,要么上市,要么賣掉;后者進入酒業的目的很純粹,希望在“世界無法改變”的酒業,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轉型。
其次,方式不一樣,前者變革酒業,后者融入酒業。前者進軍酒業的方式很高調,多以革命者的姿態呈現,認為什么都可以用資本、科技擺平,缺乏職業經理人時甚至想高薪聘請吳向東;后者進軍酒業的方式很低調,頂多以改良者的姿態示人,營銷方式多以社群、圈層的方式展開。
最后,態度不一樣,前者看輕內行,后者尊重內行。前者認為酒業是落后產業,需要以新的方式重構,從生產到營銷,從產品到定位,大多不屑與業內人士交流;后者認為酒業是傳統產業,需要以新的方式介入,主要以營銷為主,不僅以消費者可以感官的方式與消費者對話,而且愿意與業內人士交流,甚至比傳統酒企、酒商更尊重業內人士,也積極參與行業內的交流。
伴隨著第三次行業調整的結束,酒業的變革悄無聲息的拉開了序幕。人均飲酒量、人均飲酒頻次雙降,再加上適齡飲酒人口的減少,漸入人心的消費升級倒逼酒企進行產品的全方面升級,如品牌重塑、酒質提升、價格提高等。
不要再輕視當下跨界做酒的人,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用戶,所以他們離用戶更近。另外,這些跨界做酒的人給酒業補充了新鮮血液,帶來了全新思路,讓酒業更有生命力。(原文刊登于《華夏酒報》2021年3月23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