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做了講了中山“小欖荼薇酒”,是一種“花酒”,那么今天來一個“果酒”。
第一次見到這款酒,還以為是某“日威”品牌。因為無論是酒標,還是瓶型實在太像日本威士忌了。細看是“青梅酒”,還是以為是島國產品。最后發現“”,在最下面看到了“重慶江記酒莊”,原來是“江小白”出品的酒款。
不知是“日威”的形象對我影響太大?還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呢”?青梅原產于中國,但青梅酒卻在日本成為成熟且龐大的一種酒類。
青梅煮酒
《尚書》中有這樣一句:“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可以看出,在古代鹽和梅是古人最重要的調味品。尤其是梅子,在食用醋的釀造技術發明之前,它是酸味的來源。中醫認為青梅有:開胃、通膽、生津止渴之功效。
說到青梅和酒,我們大多會想到《三國演義》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不過,我們不要認為曹操和劉備是把青梅放入酒中煮的。原文這樣描述的:“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就青梅,飲煮酒,論時事。在這里,青梅只是下酒的果脯。
不過,從漢代開始就流行椒酒、桂酒、柏酒、菊花酒等各種配制酒,串入各種動植物藥材或香料,采用浸泡、摻兌、蒸煮等方式加工而成。也有在酒曲或原料中加入藥材、香料一起發酵而成。到明清兩代,配制酒也稱為“露酒”,通常以蒸餾酒或釀造酒為基酒,采用勾兌、醅醞或蒸餾取露等方式。京城的配制酒甚至形成產業群體,號稱“京華露酒”。“凡有花果、皆可名露”,其中是否會有“青梅酒”也說不定。
梅酒復興
源自華夏的梅酒,卻遠渡重洋開花。國內的梅酒很少見,大多是民間青梅泡酒的簡單做法。復興國飲梅酒、重拾遺珠,江記酒莊復興中華梅酒,值得我們肯定。
這款江記“白梅見”,酒精度12度,基酒應該就是江津小曲白酒了。體現了自然、健康、輕松的微醺飲酒理念。其香氣在小曲酒的醇香之后是梅子香味和淡雅的花果芬芳。入口清新酸爽、水果風味明顯,少許的酒味出現,又將果味感襯托到整個口腔,如同口含果干一般。不過飲后甜膩感較強,似乎是酸度不足,又或者冷飲效果會更好。
我國的配制酒似乎只有一個竹葉青在苦苦支撐,而果酒產品眾多,卻無一個品牌能讓人想起。希望江小白能夠撐起一方天地。
以上內容均為本人收集相關資料總結的個人觀點,并不一定與真實情況對等,僅供酒友之間探討,如引用的圖文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本人,以便及時刪除相關內容。另外,本號已經申請“原創保護”,轉發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