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唐宋八大家”。歐陽修喜歡飲酒,不管到哪里都要喝上一杯,他的詩文中亦有不少關于酒的描寫。
歐陽修有一篇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記》,是歷代以來膾炙人口的作品。人們評價它是游記的典范,意境深遠,寫作技巧高超,描摹手法別致,用了二十一個“也”字,把全文連接起來,又層次清晰,是匠心獨運。現在我們從酒的角度來剖析這篇名作,也感到內容很豐富。
首先它告訴我們,歐陽修不僅是一位喝酒的人,也是愛酒的人,他頗為自得地給自己起了個號:“醉翁”,又滿有興致地把朋友們請到醉翁亭來歡會,實際上帶有對他的這個雅號慶賀的意思。《醉翁亭記》告訴我們,這位愛酒的人,酒量并不怎么樣。作者自己是這樣承認的:“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是說,喝進很少的酒就醉。又說:“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也。”賓客們都在高高興興地飲酒,我們的醉翁卻已經昏昏沉沉、精神不振了。還有:“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這是說自己飲酒與眾人同樂,醒后還能寫出精彩文章。
歐陽修雖然酒量不行,但他懂得酒。他說“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這說明他對于什么是好酒,怎樣評價酒,是個行家。酒和水有很密切的關系,沒有好水,出不了好酒。酒的好壞,有很多標準,其中一個“洌”字,很重要,很難得。讓酒喝著有勁兒,好辦。讓酒具有某種香氣,也好辦。具有“洌”的特點,不好辦。洌,實際是代表酒的一種品格,一種風度。要多方面的條件集中起來,才能形成。他對于酒的功能說的也很地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在人們的生活里,有時候真是像一種酶制劑,它促進“發酵”,有助于人們思想感情的升華、深化,它可以使人們感受到一種寄托,由于有了酒,可以使人們的喜怒哀樂,得以引發出來并且順暢地表示出去。
正是基于對于酒的社會功能的深刻理解,對于酒的喜愛、欣賞,在他的詩詞中,常常描述酒給予人們帶來的歡樂,酒給人們生活增加的情趣以及酒如何使人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采桑子》
這是歐陽修頌揚西湖的十首《采桑子》中的一首。乘坐彩繪的船,飲著美酒,蕩漾于湖光山色之間,好愜意的游覽。音樂熱烈地吹奏著,酒杯頻繁地傳遞著,醉了可以放心地躺在船上,任它自由漂行。船上是白云的天空,船下有天空的白云,船在兩層天空中穿行。酒使這一切變得多么美好!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自醒。
——《采桑子》
這里寫的不是湖上而是湖濱,不是白天而是夜晚,不是眾人歡聚,而是獨自欣賞,景物不是動的,而是靜的。絕妙的一筆:一縷微風從水面上悄悄地吹過來,把酒醉了的人吹醒了。于是,景物在他眼前清晰起來, 他看清了殘霞、平波、橫舟、升月、浮云…… ,這景物和意境真是太美了!
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 時時盞里生紅浪。
花氣酒香清廝釀,花腮酒面紅相向,
醉倚綠陰眼一餉,驚起望,船頭擱在沙灘上。
——《漁家傲》
這首詞寫的是一群采蓮姑娘,一邊采蓮,一邊喝酒,把荷葉當酒杯,在逗樂嬉鬧之中喝多了,這些活潑的姑娘不勝酒力,一個個帶著酒后的紅臉,睡了過去,結果船在沙灘上擱淺了。這首詞生動活潑、健康明朗,充分表達了酒給生活帶來的情趣。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沈溪紗》
明媚的春天,湖堤上游人如織,湖水拍打著堤岸。遼闊的天幕垂下來,和湖水連成一片,楊柳成蔭的臨水人家,可以看到嬌美的身影在打秋千,好一幅春光旖旎的圖畫。在描述了這一切之后,緊接著酒來了。游船上酒宴已在熱鬧地進行著:詞人巳經喝得差不多了,酒后曠放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充分表現了出來,滿頭白發,插上了鮮花,管弦高奏,樂聲四起,頻頻舉杯,觥籌交錯,好不熱鬧。最后引出詞人的一句結論:人生何處似尊前。這句話很耐人品味。它一方面是對酒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充分肯定,人生的什么地方能比在酒杯前更美好的嗎?!表示出酒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同時,也流露出一股凄蒼和沉郁的情調。這時的歐陽修已到了晚年,宦海浮沉,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飲酒正是他排遣苦悶的最佳方式,因此他對酒越來越親切,越來越看重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