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他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楊振寧稱為“中國本土首次諾獎級的實驗”;六年后,他領導的實驗團隊完成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他就是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
1984年,薛其坤從山東大學物理系畢業后,決心繼續向物理學研究發起沖擊,卻無奈兩次落榜。直至第三次考研,他才考上了夢寐以求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1992年,29歲的薛其坤被派往日本讀博。身在異國、語言不通,導師又極為嚴苛,他無數次想放棄。有一次,上幼兒園的兒子,在電話里給他背剛學到的課文:“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來自家人的鼓勵,和油然而生的責任感,成為支持薛其坤攀登物理學高峰最大的動力。
2013年,薛其坤的團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成果一經發表便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震動,物理學家楊振寧甚至稱其為“這是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里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而鮮有人知,在此之前的四年里,薛其坤的團隊經歷了不斷嘗試與不斷失敗。“科學發現特別是重要發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薛其坤明白,他和團隊是在與全球科學界展開競爭。最終,他們比東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維爾茨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知名研究團隊,更早地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歸國后的薛其坤,又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堅挑戰。20年間,他沒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時間超過330天,每天工作時間在15小時左右,年平均工作時間更是高達5000小時。自2005年進入清華大學,執教18年來,薛其坤帶出了17位博士后,72位博士和3位碩士。他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屆得主,如今又摘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為國家培養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做出讓其他國家羨慕尊重的科研成果來,這是我這個年齡段的中國科學家應該做的事。”如今,年過半百的薛其坤依舊爭分奪秒,帶領他的物理學 “夢之隊”全身心投入投身到下一項研究當中,“既然享受科研,我更要把所有時間投入其中,在享受中完成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