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敘還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皮影戲始于春秋,興于漢朝,盛于宋代,極盛于明清,綿延“至今可謂世界最早的“電影”。而在今天,我們能夠欣賞到這些流傳數千年的佳作,離不開像汪天穩這樣的皮影工匠和他們的代代傳承。結緣皮影戲50年,他是我國唯一一位皮影雕刻工藝國家級大師。
汪天穩的家鄉渭南華縣,皮影戲向來十分興旺。鼎盛時期,整座縣的皮影戲班子接近50家,成了當地百姓熱愛的家鄉特色。12歲時,汪天穩開始學習皮影,被中國著名皮影雕刻大師李占文收為關門弟子。為增長手勁,他每天刻苦練習,常常在工作時手腕上掛兩塊磚,為自己增加難度。繪稿時,汪天穩不僅要反復推敲人物、斟酌線條色彩,還要考慮人物是否符合故事情節的設定、人物的服飾打扮等情況。一幅圖常常需要前后繪制幾十稿,然后再一點點推皮走刀。歷時數年,他成為了皮影雕刻行當有名的好手。
除了作為道具亮相各類皮影演出,汪天穩的作品也頻頻亮相國內外各大藝術展覽,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2003年,他參與創作皮影《清明上河圖》,這幅長23.58米、寬1.2米的無雙之作,被業內人士稱皮影中的“吉尼斯”。
不過,汪天穩也有著自己的憂慮,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使得皮影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如前。與此同時,“一個月最多刻7個皮影”的工業化生產,也沖擊著手工皮影的制作,能夠傳承全套工序的工匠越來越少。
汪天穩深刻地認識到,對于作為中國瀕臨消失的傳統民間藝術皮影戲而言,“變”是唯一不滅的法則。他成立的“汪氏皮影”工作室,在中國傳統皮影雕刻人物和技法基礎上,廣收門徒,推陳出新,研究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不斷加大工作室與國際的交流合作,在諸多國家流行起了一陣“中國風”。在他看來,以自己的努力,延續著“老手藝”的生命,讓這些瑰寶仍能在當今社會保持本色,便是自己最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