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傳統節日的民俗文化變荒蕪,近日,中央《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出臺,如同大地春雷,喚醒每個人埋藏心靈深處多年的傳統文化情懷,重拾那些久違了的民俗記憶。為了響應《意見》的號召,本期編者特別梳理了中國傳統節日的飲食風俗,讓我們一同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將一個個流傳久遠的傳統節日過得有價值。
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耕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翻開年歷,每個民俗節日無不與農業、祭祀等有關。古人將時令節氣、每月朔望和月日相同的日子設為節日,經過歷史長河的滌蕩,留存至今的節日雖然內容形式已和過去不同,但不變的是幾千年來農耕文化生活與生態環境完美和諧的特征以及始終貫穿于這些傳統節日之中的濃濃的人倫情義。從飲食文化中可見一斑。
臘八節
臘粥飄香暖寒冬 時間:農歷十二月初八
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喝臘八粥的歷史,要追溯到北宋。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原料主要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紅豆、桂圓、花生等,總計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
我國一些地區在臘八節還有做臘八豆腐、泡臘八蒜、吃臘八面等習俗。臘八前后,安徽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稱之為“臘八豆腐”。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做法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罐子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低溫保存。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有吃臘八面的習俗。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待臘月初八吃。
小 年
灶糖吃罷迎新年 時間:農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
小年又稱祭灶節,舊時這天家家戶戶到街頭買回用玉米或小米專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獻祭灶,意為糊灶王爺的嘴。古時在外者都要在祭灶節前趕回家團圓,吃祭灶糖,以求平安。南宋范成大《祭灶詞》曰:“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如今過小年,祖國各地都有哪些食俗呢?
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年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年糕粘”的民謠。年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制椰糕用來食用并祈福。
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習俗。
米餅 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
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叫做“糖瓜”,吃起來脆甜香酥。
年粽 廣西南寧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跟端午節的粽子不一樣,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餡兒多為綠豆和豬肉。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當地人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春 節
圍爐把盞合家歡 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古時春節即元旦。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和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飲食風俗。
如果說小年是春節的序曲,那么正式拉開新年帷幕的,莫過于大年三十闔家團圓的年夜飯。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講究守歲要吃餃子,南方則做年糕、湯圓。餃子形似“元寶”,年糕諧音“年高”,湯圓象征“團圓”,都有吉祥之意。年夜菜肴,也隨著各地的風俗不同而迥異。如南方一些地區吃年夜飯,餐桌上必備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綠,名為“長庚菜”;有的還備上落蘇菜,落蘇菜以風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南京人過年少不了一個“寒素菜”——把菠菜、芹菜、酸菜、金針、木耳和胡蘿卜絲等十余種素菜以素油炒成,是一道既去油膩又爽口的菜。上海人年夜菜必上一盤“蛋角”,即用雞蛋液吊皮,鮮肉制餡。紹興除夕夜必有一碗“鲞凍肉”,碗面上擺出白鲞頭,寓意“有想頭”。北方一些人家吃年夜飯還專門購買生蘿卜,謂之“咬春”。此外,很多地方在籌辦年夜飯的時候還準備一些瓜果豆類,如棗(春來早)、柿餅(事如意)、杏仁(幸福來)、豆腐干(全家福)……
到了大年初一,舊俗講究新年吃年飯。江南地區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北方人家的年飯,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飯上用棗、栗、龍眼、香枝點綴,再插上松柏枝。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風。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北方有的地區新年時面條和餃子同煮,謂之“金絲穿元寶”。
傳統過年還有飲屠蘇酒之習俗,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
元宵節
玉潤珠圓春韻濃 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即元月,古人稱夜謂“宵”,故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除了賞燈、猜謎、舞獅等花樣繁多的活動外,飲食文化也豐富多彩。
元宵節的主要傳統飲食當為元宵與湯圓。制作方法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制作,可湯煮、蒸食、油炸;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通常煮食。餡料品種多樣,美味可口。在河南,有“十五扁、十六圓”的習俗,正月十五應該先吃餃子,正月十六再吃元宵,寓意團圓、吉祥。而相鄰的陜西省則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面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古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諺,吃落燈面多流行于長江以北地區。在浙江浦江,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據說原因是饅頭為發面,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臺州一帶有食糟羹之俗,糟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湖南常德等地這一天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春龍節
家家戶戶啖“龍食” 時間:農歷二月初二
春龍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俗稱二月二龍抬頭,又叫春耕節,古稱挑菜節。這一天,人們以開展各種與龍有關的民俗活動來祈求平安和豐收,比如打囤、剃頭、開筆等。在飲食上也是有講究的。
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面條名曰“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肉稱作“食龍頭”,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吃龍角”。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些習俗都是為了喚醒龍王,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此外,山東等地這一天要炒蝎豆(炒黃豆),民諺“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爆玉米花,謂之“金豆開花”;還有煎餅熏蟲,就是這天人們都吃煎餅,也有煎正月留下的年糕,這是因為時在驚蟄前后,各種毒蟲都開始活動,意在以此來提醒人們不要受毒蟲的傷害。
清明節
寒食東風御柳斜 時間:公歷4月4日或5日或6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既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如今的清明節文化習俗,是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三個傳統節日習俗共同融合而成的。在清明習俗中,祭奠和踏青的傳統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但飲食文化往往被人忽略。其實,每個地域都有各自不一樣的美食習俗。
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青團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與純糯米粉拌勻揉和而成的。團子的餡心用細膩的豆沙制成。
清明粿 浙江各地清明節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葉做清明粿。其餡兒有豆腐干和著韭菜的,有熏肥腸拌芥菜末的。
馓子 現在人們吃的馓子南北方有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
艾粄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將艾草泥與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再將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入即可。
子推饃 山西美食,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里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各異。
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大多有吃芥菜飯的習俗。
棗糕 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面,夾棗蒸食。還習慣將棗餅制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
烏稔飯 福建畬族吃烏稔飯,將糯米用洗凈煮熟的烏稔樹葉浸泡后蒸煮,顏色烏黑卻米香撲鼻,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
菖蒲角黍艾葉香 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亦稱端陽節,或作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現在有些人戲稱端午節為粽子節,認為這一天的食俗就是吃粽子。其實不然,端午飲食除了各類美味的粽子外,還有很多。
采茶、制涼茶 北方一些地區,喜于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熟晾干,制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藥,熬涼茶喝。
吃油糕 端午節吃油糕。油糕要用燙油面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松泡,餡心甜美。
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舊時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
吃臊子面 陜西人在端午節是一定要吃臊子面的。臊子面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面湯油光紅潤。
吃“五紅”“五黃” 南京傳統意義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黃”,即黃鱔、黃魚、鴨蛋黃、黃瓜、雄黃酒。隨著社會的發展,“五黃”的內容逐漸演變為“五紅”,即烤鴨、莧菜、鴨蛋、龍蝦、雄黃酒。
飲菖蒲酒 飲菖蒲酒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菖蒲酒是以菖蒲為藥料、以白酒或黃酒為原酒制成的一種藥酒。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家家戶戶要吃“煎堆”,是將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
吃葉子餑 葉子餑是廣西玉林的節日食品,以糯梗兩種米磨成粉做成,有甜咸兩種口味。
吃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面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
吃面扇子 甘肅民勤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
吃五毒餅 北方地區有吃五毒餅的習俗,將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蓋在酥皮兒玫瑰餅上,即為五毒餅。
七夕節
年年乞于人間巧 時間:農歷七月初七
有乞巧節、女兒節之稱的七夕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作為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除流傳時間久、流傳范圍廣、形式多樣的“乞巧”民俗外,自然也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飲食風俗和文化。
有關史籍顯示,每到七夕之時,各地一般都要吃“巧食”。常見的如巧果,北宋《東京夢華錄》中稱其為“笑靨兒”“果食花樣”,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其做法是白糖溶為糖漿,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后攤在案上搟薄,涼后切為長方塊,炸至金黃即成。還有花瓜,是指雕成奇花異草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的瓜果。
如今在福建的一些地方,人們七月初一就開始泡巧菜、做巧工,將豆、麥盛放在有水的盤子上長成芽,初七這天做成巧芽湯食用。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作一些女性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而在山東、河北的一些地區,這一天姑娘們要吃乞巧飯,即七個要好的姑娘集面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寓意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在河北雄縣等地,七夕還有宰殺公雞的習俗。此外,很多地區的七夕食俗以餃子、餛飩、面條和油果子等為主。
中秋節
月明桂香共團圓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中秋慶祝方式,因此,各地中秋飲食習俗也不盡相同。
廣東 潮汕地區的中秋美食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如月餅、面餅、軟糕、云片糕;二是柚、柿、楊桃、菠蘿、橄欖、香蕉等水果;三是芋頭、南瓜,當地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漿。
浙江 杭州的莼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莼菜鱸魚好吃,更有西晉張翰借思鄉的“莼菜、鱸魚”,棄官返鄉的典故在里面。
四川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以及吃麻餅、蜜餅等。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也是中秋節必備佳品。
江蘇 南京人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還要吃一小塊糖芋頭,澆以桂漿。桂漿又叫糖桂花,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在江蘇東臺一帶,每逢中秋節,則以藕橫斷為餅,包以碎肉,敷以小麥屑,入油鍋炸熟,謂之藕餅,俗稱“荷花”,寓意和睦團圓。
陜西 關中一帶,每到中秋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上層用大碗拓一個圓圈,象征中秋之夜,圓中刻“石頭”一塊,上站一個吃蟠桃的“小猴子”。根據傳統食俗,中秋節陜西人還必食西瓜。
山西 月牙月餅是三晉的特色美食,多以油和面,餡兒有紅棗、核桃、豆類、柿子、果脯、紅糖等種類。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
此外,江西婺源地區中秋必食塘魚;云南昆明在中秋節時常吃“合家大月餅”,然后一人一塊分而食之;山東泰安則要吃小包子。
重陽節
持酒賞菊倍思親 時間:農歷九月初九
“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唐人李頎的一句詩,道盡一千多年前的重陽節飲食習俗。重陽節又稱曬秋節、踏秋節、老人節,自唐以來便是民間傳統節日。這一天,游子歸鄉,人們尊老敬老、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頭插茱萸,當然還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干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干果;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
飲菊花酒 重陽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早在漢代已有。菊花是長壽名花,由于菊的獨特品性,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飲菊花酒也寓意祝愿長輩健康長壽。
吃糍粑 吃糍粑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節的食俗。糍粑分為軟、硬兩種。軟糍粑香甜適口,硬糍粑咸麻香脆。
吃蟹 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重陽時節捕捉的蟹最為上品,長得十分矯健,脂滿膏肥,名揚天下。
吃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