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知酒僧,都是與酒相關的文章。
不同時間、不同環境,飲酒體驗大相徑庭。而不同人對不同酒的偏好更是難以琢磨。
假如想要例證,不妨拿幾款酒讓資深人士盲品打分,隔段時間再拿同樣的酒讓他品評、打分,定會打出截然不同的分數。
這并不是他們的錯,更不是他們平時在裝神弄鬼,就像我們吃同一款菜,哪怕食材、烹調一模一樣,你吃兩次的體驗也未必相同,于酒亦如此,所謂的“品酒”本就撲朔迷離。
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你鐘意的酒,每次喝起都會有“爽”的感覺,只是“爽”的程度卻有所不同。
我曾拿幾款酒做實驗,即便是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酒,每次喝下來的感受都略有差異。可能是心情不同,也可能是下酒菜影響了口感,很少有持續飲用某款酒能帶來從一而終的愉悅。而且同樣的酒,喝一口和喝三兩帶來的體驗也相去甚遠。
大概是我力有不逮,無法用舌頭清晰感知、記憶每款酒的特性,我更喜歡用不費勁的方式去解讀白酒。比如排天梯圖。
當時排第一版天梯圖比對了很多款白酒,帶有很明艷的個人偏好,第二版雖然稍有調整、添加,但整體變化不大,這也是我對這些白酒的理解。
喝酒本就是喝一種心情,或苦悶,或喜悅,各種得意、失意會讓人忍不住想喝上兩杯,甚至有時就是單純地想解解乏。年少不識酒滋味,人至中年愛上白酒的人很多,每個人的契機不同,但喝酒時會有那么些許的快樂是相似的,哪怕這種快樂稍縱即逝。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得不一樣的潘金蓮,盡管很多人鐘愛的是楊思敏,但也有人喜歡翁虹、甘婷婷、王思懿,自然也免不了有人偏愛眼中像是有著撲閃撲閃的星星“很不潘金蓮”的王祖賢。
如果沒有了影視劇的形象烙印,“潘金蓮”的形象更是千差萬別,那是少年讀《金瓶梅》的幻想。
而白酒是中年人的幻想。
哪怕是早已向現實低頭認輸,但在喝酒時總能讓人有那么一瞬間變得“無所不能”。
但不論你是喜歡回味悠長的醬香,還是喜歡綿甜甘冽的濃香,亦或是喜歡余味爽凈的清香,再或者是酸臭醇甜的董香、甘潤挺拔的鳳香、濃醬咸宜的兼香、蜜香清雅的米香……都不過是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便如你喜歡楊思敏的挺拔,他喜歡王思懿的風情,自然也有人喜歡王祖賢的清純。
若用酒類比,倍受青睞的醬香酒如楊思敏版潘金蓮,火辣綻放,茅臺引領著醬酒不斷攀登高峰。不論其制作水準如何,就好似不管醬酒是否如他們所吹捧那般無敵且寂寞,總歸是在極短時間內就奠定了歷史地位,堪稱神作。
但觀眾最熟知的卻是王思懿的版本,無他,只因當年央視《水滸傳》實在是太火了。濃香酒就是這么一個物種,在全國范圍內有著壓倒性優勢。
清香不用說,剩下的人里挑一個,王祖賢最恰當。
以上是我信馬由韁臨時想到,縱然牽強附會亦不去管它,權當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可惜如今家中白酒塞得滿滿當當,但當年裝滿MPEG、AVI、nAVI、ASF、MOV、3GP、WMV、RM、RMVB的硬盤早已不知所蹤,竟有幾分意難平。
歡迎、感謝關注知酒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