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獨立評酒人、遵義市酒協副秘書長 周山榮
在中華酒文化中,飛天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看到優美的飛天圖案,人們想到的往往是貴州茅臺。而茅臺酒的飛天牌商標,曾與飛天仙女數次神奇“邂逅”。
飛天,本意為飛舞的天人。傳說中,飛天能歌善舞,每當佛在講法時,他們便凌空飛舞,奏樂散花。其實,飛天是佛教中一種想象的飛神,在佛經里稱為天歌神、天樂神、散花神。中國的道教,曾經把壁畫中的飛天稱為飛仙。
在貴州茅臺鎮,有一個關于飛天的傳說。一年除夕,大雪紛飛。一位老婆婆沿街乞討,一個憨厚的年輕人將她迎進屋里,殷勤款待。
是夜,年輕人夢見老婆婆竦身而起,行姿頓異,冰雪其肌,瑩玉其貌,戴星冠,披霞帔,身垂彩帶,變身姑射仙子。年輕人隨之出門來到赤水河河邊。只見仙子跺足,生白云托之而起,手持三腳酒樽騰河而歌:“茅臺之山兮,染黛而鮮新;茅臺之水兮,鋪鏡而無塵;山水鐘靈兮,其間釀老春;老春芬芳兮,名將冠寰瀛。”又以樽中玉液,傾灑河中,告少年曰:“后可汲河水釀酒,不殊楊柳灣水也。”言畢升空而去。
年輕人醒來,蘧然一夢。老婆婆蹤影杳然,門外積雪消盡。忙走告村民,大家都十分詫異。由是,年輕人取赤水河水釀酒,家卒致富,代代不衰。
茅臺鎮飛天仙女臨河賜酒的傳說,并不是今人的杜撰。至遲在民國年間,這個傳說就在貴州仁懷民間廣為流傳。茅臺詩人徐世珩在《茅酒傳奇》中還專門整理了這個傳說。
而在“茅學”創始人、民俗學者劉成剛看來,茅臺鎮飛天仙女臨河賜酒,是苗人先民用隱喻的方式,口頭講述的關于酒和酒曲神奇作用的傳說。他甚至認為,如果他的判斷和推論符合史實的話,就可以把茅臺酒歷史的源頭從公元前135年上推到更為久遠的5000年前的黃帝蚩尤時代。
有人以為,1958年注冊的茅臺酒飛天牌商標——圖案上手捧美酒的仙女廣袖長舒,瀟灑飄逸,騰飛藍天,其設計就是出自這個在茅臺鎮代代相傳的美麗故事。
事實上,1951年地方國營茅臺酒廠依法申請注冊工農牌商標時,茅臺酒已銷往港、澳,及東南亞地區,出口蘇聯和聯邦德國市場。因其名貴利高,加之沒有及時在國外注冊商標,50年代初,先后發現港、澳等地,及新加坡等國不法商人,利用舊酒瓶制售假茅臺酒事件多起。
為此,1958年8月,茅臺酒出口商標飛天牌在上海簽訂協議,由香港五豐行代理注冊,并報國務院備案。當年,甘肅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在西方社會影響很大。采用飛天牌注冊商標,寓意茅臺酒是外交友誼的使者。
從貴州茅臺鎮飛天仙女臨河賜酒的傳說,到敦煌莫高窟中的飛天壁畫,這次“邂逅”,國酒茅臺以飛天為象征,呈現出完美的中華文化意境。
然而,故事并沒有到此打住。仁懷兩岔宋墓中,赫然有飛天仙女的石刻浮雕。
兩岔宋墓位于仁懷市三合鎮兩岔河村,這里群山環繞,清溪如帶,地處赤水河下游東岸,南距茅臺鎮約50千米。墓室坐南向北,以白色細砂石建成。1985年8月,該墓經貴州省博物館清理發掘,同年11月被公布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山體滑坡,墓室垮塌。當時出土的買地券、鐵錢等,現藏于貴州省博物館。
該墓分前、中、后三室。前室左右兩壁各有浮雕武士像。武士頭戴盔纓,身著鎧甲,手持斧頭,威武雄壯,佇立兩旁。后室左壁刻有一妙齡少女做啟門狀圖案,右壁雕有一婦人抱物依椅而立的圖案。
令人驚訝的是中室。中室進深達1.75米,左右各有0.77米見方的壁龕,龕壁雕帶鎖的米格花雙扇門。壁龕上部有一橫條石,石上浮雕飛天圖案,圖中仙女舉頭橫飄空中,手捧花瓶,腰間束帶,衣褶輕盈,面容秀麗,栩栩如生。石刻長1.75米,高0.42米,與墓頂相接。
仁懷飛天仙女石刻
門額上浮雕抬匾圖,落款“時以庚寅紹定三年孟冬吉旦置造”字樣。紹定為南宋理宗趙昀的年號,紹定三年即公元1230年,距今已近800年了。
兩岔宋墓的飛天仙女石刻浮雕,究竟是與飛天仙女臨河賜酒的傳說密切相關,還是與敦煌莫高窟中的飛天壁畫一脈相承,又或者只是象征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這次“邂逅”對茅臺而言,既是飛龍在天、飛天仙子的再現,更是冥冥中傳說的印證。而如今,飛天仙女石刻浮雕的發掘地,已然成為仁懷名酒工業園區的核心區,似乎更暗合了某種神奇寓意。
飛天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作者簡介:周山榮,獨立酒評人,貴州省仁懷市文聯主席,遵義市酒協、仁懷市酒協副秘書長。持續研究醬香酒文化16年,著有《茅臺酒文化筆記》《人文茅臺》《山榮說酒》等書,人稱“茅臺鎮zui懂酒文化的人”。“山榮說酒”是其自媒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