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適量飲酒,快樂生活。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大愛之。
常常覺得,人這一輩子,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必須學會做加減法。喝酒也是如此。
酒在中國具有獨特的社會地位和價值
美好生活,需要美酒相伴。歡聚時刻以酒為媒,溫馨時刻以酒助興,感動時刻以酒成禮;酒已然成為社交活動、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適量飲酒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愉悅的精神體驗,但是過量飲酒則有害健康。
酒因其特殊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娛樂放松作用而為人們所青睞。在中國,酒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其他物品無法替代的功能,幾乎滲透到諸如政治、經濟、農業生產、商業、歷史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俗語說“無酒不成宴”,對很多人來講,飲酒是人生一大樂趣。適量飲酒可以使人享受生活,健康快樂。但是飲酒的危害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如果飲酒過量,則有可能給自己及身邊的人,甚至給社會都造成危害。
適量飲酒是對美好生活的表達
倡導適度健康的飲酒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勵消費者理性、適量飲酒,在飲酒的同時,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1.適量飲酒的傳統風尚
我國古代早已形成文明、高雅飲酒之風,像曲水流觴,對句、對聯、行酒令等等。飲酒之時,品味藝術,陶冶情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式高雅飲酒風尚。微醺,恰到好處,酒極則亂,亂極則悲,過不在酒而在人。
2.酒類消費新文化——分享與表達
汲取豐富的中國酒文化營養,結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開創中國酒類消費新文化。將“舒心的酒千杯不醉”,改為“知心的話萬言不醉”,為分享喜悅、分享快樂而相聚,為表達感恩、感謝,親情、友情而舉杯。
3. 適量飲酒、合理膳食
成年人適量飲酒一般被認為是健康膳食的一部分。例如,在(2015-2020)版膳食指南的專家報告中,推薦的健康食譜簡要總結為“多吃蔬菜、水果、全谷、低脂或無脂奶制品、水產品、豆類和堅果;成人適量飲酒;少吃紅肉和加工肉制品;少吃加糖食品飲料和精糧”。當然,這里說的“成人適量飲酒”指的是健康成年人,而且并不是鼓勵本來不飲酒的人群,為了健康而開始飲酒。
醫酒同源,是中國醫療史上的一大進步
醫酒同源——《漢書?食貨志》中說:“酒,百藥之長”
醫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四肢百骸之性。酒可以提高其它藥物的效果。也可以理解為在眾多的藥物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藥。
中醫認為,適度飲酒可以溫經通絡,扶陽驅寒。以酒治病起源甚早,在甲骨文中已有記載“鬯其酒”,“鬯酒”是當時王室的占卜用酒,以中藥郁金香與酒合釀而成,是一種芳香藥酒。還有祛惡防腐,有芳香,避穢,除邪的作用。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女尸之所以能長久保存,就是得益于鬯酒祛惡防腐的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湯液醪醴治療疾病,醪,醴都是酒類,《素問》提到酒的制作,曰:“為五谷湯液及醪醴”“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湯液為五谷加水煎煮而成的湯汁,醪醴則為汁渣混合的稠濁而甘甜的酒類。在《內經》當中提到兩種酒劑,分別是雞矢醴和左角發酒。左角發酒用來治療尸厥;雞矢和米酒制成,用以治療臌脹。
陶弘景云:“大寒可以凝海,惟酒不冰”,指出酒的特點在于熱性。舉世無雙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其醫著《本草綱目》中謂:“酒,升陽發散,其氣燥熱,勝濕祛寒,故能開拂郁而消沉積,通隔噎而散痰飲,治泄痢而止冷痛”。《本草綱目》記載了許多用酒治病的驗方,像燒酒灰湯治療鵝掌風,燒酒入飛鹽治療冷氣心痛,燒酒溫飲治療寒濕泄瀉和陰毒腹痛,火酒滴耳取耳中異物,醇酒灌服治療卒中驚死,暖酒淋洗治蛇咬瘡等。
酒在麻醉方面的功效也不可小覷。《列子》曾記載,“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于謀而寡于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于慮而傷于專。若換汝之心,則均于善矣。’扁鵲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即悟,如初,二人辭歸。”這是一個醉酒換心的故事。名醫扁鵲以酒為麻醉劑實施外科手術,兩人從“迷死”中醒來后病果真痊愈了,可見當時醫療水平之高。
無獨有偶,漢代著名醫家華佗在手術時,讓病人喝下以酒沖服的麻沸散,病人失去痛覺后就可以實施手術了。以上這兩個故事體現了酒作為麻醉劑在醫療中的作用,這比歐洲人使用麻醉劑早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