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易,勸酒難;醉酒易,醒酒難。飲酒一事中,最好的醒酒方式其實是飲者的自知與自控。當飲酒之人心中秉持著一道界限,把握著一個合適的度,那么,他在倒酒的時候,手上就有分寸,舉杯飲酒的時候,心里也有分寸。即便是同座之人怎樣費力地勸酒,他也能做到不為所動。有這樣的自知和自控,才能做到飲而不醉,醉而易醒。
對于酒客而言,最好的醒酒就是自知。但是想讓飲酒之人在飲酒之前甚至在酒席之上心懷自知,這其實是很難的事情。尤其是身居上位之人,在酒席之上的外在約束力就更弱了,也更考驗其個人的把控力。如《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記載的一則典故:“宋王筑為蘗臺,鴟夷血,高懸之,射著甲胄,從下,血墜流地。”春秋時期的宋康王用糧食筑起高臺,用大皮口袋盛上血,給它穿上鎧甲頭盔,高高地懸掛起來當做天帝,站在下迎射它,血一直流到地上。肆意妄為至極!但是他的左右仆從都還在拍馬屁,“左右皆賀曰:‘王之賢過湯、武矣。湯、武勝人,今王勝天,賢不可以加矣。’宋王大說,飲酒。室中有呼萬歲者,堂上盡應。堂上已應,堂下盡應。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他的左右侍從都祝賀說:“您的賢明超過商湯和周武王了!商湯、周武只能勝人,如今您卻能勝天,您的賢明無法超越了!”
宋康王非常高興,于是設宴飲酒。室中有人喊萬歲,堂上的人都應和。堂上一應和,堂下的人也都應和,門外和院中的人聽到了,沒有一個人敢不應和。在這種情境下,那迷醉的君王豈能轉醒?那狂妄的行徑無人勸誡,豈不是流傳四方,貽笑大方?這則醉酒狂妄的故事在《史記·宋微子世家》中也有記載,稱之為“射天”,文字略有不同,但核心宗旨仍舊是對于縱酒狂妄迷醉而不知醒的譴責。杯酒見人心,豪爽酣飲營造愉悅和諧之氛圍,酒酣耳熱之際,人易放松警惕,進而放縱失態。
自知、自醒者亦有之,同樣是在《呂氏春秋·直諫》中記載“齊桓公、管仲、鮑叔、寧戚相與飲”,酒酣之際,鮑叔對齊桓公、管仲、寧戚祝壽勸諫,桓公避席拜謝。君王醉酒,賢臣以祝壽的名義委婉勸誡,君王心領神會,立刻離席致歉,雖有微醉,但心中一直給自己準備著醒酒湯。我輩飲酒,亦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