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還在威龍葡萄酒上市公司工作。
那時,我是威龍高端客戶紅酒品鑒會項目的負責人,經常在浙江各地講課,代表威龍官方主持各類品鑒會。
有一次是在嘉興桐鄉,烏鎮水鄉的所在城市,舉辦紅酒品鑒會。
威龍桐鄉代理商邀請了一些臺資企業家參加,其中就有一個女企業家,問了這個問題:
“鄭小塔老師,葡萄酒和威士忌有哪些區別?”
其實,對于這些“久經飯局”“見過大場面”的老板們來說,他們并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區別。
他們知道,葡萄酒和威士忌的顏色不一樣,前者是紅色、金色、桃紅,后者是白色、棕色。
也知道,葡萄酒的酒精度低,在20度以下,威士忌的酒精度數高,是在40度以上。
他們更知道葡萄酒的產地,遍及全世界,而威士忌的產地,僅在幾個國家地區,蘇格蘭、愛爾蘭、日本、美國、加拿大。
但很顯然,這些企業家、老板們想知道的更多,而不是這些表面淺顯的,大家都知道的。
正如這位女企業家最后說的:
“鄭小塔老師,這些我都知道,但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一些專業點的,別人都不知道的,這樣飯局上聊起來,我也可以侃侃而談,讓別人知道我是懂行的!”
好,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講這個。
1
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區別,原料不同
從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原料講起吧!
上葡萄酒課時,我喜歡把葡萄酒叫做,水果酒。
你看,葡萄酒是100%的葡萄釀成的呀!
它的原料就是葡萄,比如赤霞珠、梅洛、黑皮諾、長相思、霞多麗,這些都是釀造葡萄酒的葡萄原料。
不管是上萬塊的拉菲紅酒,還是幾十塊錢的黃尾袋鼠、奔富寇蘭山紅酒。
(關于法國拉菲紅酒,可以看《法國拉菲紅酒,在中國是怎么成名的?-波爾多紅酒-快速成為吃喝專家!-吃酒ChiJiu》)
不管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這些老牌紅酒,還是智利、澳大利亞、中國這些新興葡萄酒。
它們的原料通通只有一種,就是葡萄。
那么威士忌呢,它的原料是谷物,比如,大麥、小麥、玉米、燕麥、裸麥。
所以,我們也可以管威士忌叫,糧食酒。
而且,各國的威士忌,它們的原料還不一樣。
日本威士忌的原料,用的是大麥,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原料就變成了玉米。
更著名的蘇格蘭威士忌,用的還是兩種不同的谷物。
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只能使用大麥,而蘇格蘭谷物威士忌,小麥又成了主要原料。
所以,當你在飯局上遇到格蘭利威 Glenlivet、麥卡倫 Macallan、格蘭菲迪 Glenfiddich,就該知道它們的原料就是大麥。
這些還不算。
葡萄酒的原料葡萄,基本上是來自當地,但威士忌,就沒有這個限制。
三年前,法國波爾多有個酒莊莊主來杭州,我接待的,我們后來在西湖邊吃飯。
餐桌上,這位老先生也是無意中說起,波爾多天氣不好,當年的葡萄收成有困難。
坐我身邊的一位朋友插嘴說,“那可以從別的國家買葡萄嘛,西班牙不是很近的嗎?”
其實,從全世界范圍來講,越是高級的葡萄酒酒莊,越是會強調葡萄采摘于自家的葡萄園。
你看拉菲,你看羅曼尼康帝,自家葡萄園里的葡萄,是它們品質的核心。
葡萄酒講究的是風土,“種的環境”是關鍵。
但威士忌就不一樣。
威士忌的原料,可以來自全世界,也可以是本地的。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日本著名的山崎威士忌 Yamazaki,這幾年在中國被炒得火爆。
它的原料是大麥,就是從蘇格蘭進口的。
除了山崎,日本還有好多威士忌品牌,也是從英國進口大麥,相對來說,日本國產大麥成本高,品質低一些。
還有蘇格蘭谷物威士忌,1980年代之前,是用美國進口的玉米來制作,并不是英國本國產的玉米。
當然,也有用本國原料的,比如,美國威士忌的原料,用的是美國當地的玉米。
2
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區別,生產工藝不同
就像單位里,大家穿著同樣的制服,做著同樣一件事,坐在同一間辦公室,但感覺卻是有明顯的楚河漢界,仿佛是兩個世界的人。
這就是“站隊”。
酒的社會里,說起來都是“酒”,卻也有明顯的派別,發酵酒、蒸餾酒。
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葡萄酒屬于發酵酒,威士忌屬于蒸餾酒。
所以,這又是葡萄酒和威士忌的一個明顯區別。
發酵酒,簡單來說,是原料中加入酵母,發酵后變成酒,比如,葡萄酒(如下圖)、啤酒、日本清酒、中國黃酒,等等。
發酵酒制作工藝的關鍵,是在“發酵”。
葡萄加上酵母,進行發酵,就是葡萄酒。
大麥(糖化后)加酵母發酵,就成啤酒。
上WSET中級品酒師課時,我們還會跟學生們,玩“自釀葡萄酒”的課堂游戲。
把葡萄放入瓶子中搗碎,加入酵母,然后讓它自然發酵,一個月后,等學生們來考試的時候,一瓶葡萄酒就做成了。
很多姑娘學生,總是“釀”得很開心。
其實,葡萄酒、啤酒這些發酵酒,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
再說到蒸餾酒。
蒸餾酒的制作工藝,在于“蒸餾”。
或者,這么說吧,就跟屈臣氏的蒸餾水一樣,水加熱后,水蒸氣凝結而成的水珠,就是蒸餾水。
那么,對酒進行蒸餾,收集到的“酒蒸汽”,就是蒸餾酒。
往高處說,蒸餾酒,是對發酵酒的“二次加工”。
在發酵酒的基礎上,進行“蒸餾”,獲取到的液體,就是蒸餾酒,比如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中國白酒。
葡萄加上酵母,發酵后,(變成葡萄酒),再進行蒸餾,成了白蘭地。
大麥(糖化后)加入酵母發酵,(變成啤酒),再蒸餾,就是威士忌。
可能,鄭小塔我這么講,你還是覺得有些枯燥。
那我們來講個有趣的。
其實,你在家也可以制作威士忌,(我們先不管好不好喝)。
買些好點的啤酒,倒入鍋中,蓋上鍋蓋,高溫猛煮,然后,掀開鍋蓋,把鍋蓋上的一滴滴蒸餾液,收集起來,就是威士忌。
如果,你嫌不夠純,還可以把這些蒸餾液再煮幾遍,這樣獲取的威士忌,純度更高。
當然,同樣道理,如果你拿白葡萄酒,放入鍋中煮,得到的就是白蘭地。
所以,從制作工藝上來說,葡萄酒屬于發酵酒的世界,威士忌屬于蒸餾酒的世界。
它們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彼此站在不同的隊伍。
葡萄酒一步可以制成,通過發酵即可,而威士忌則需要兩步,先發酵,后蒸餾。
這些又是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區別。
3
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區別,味道不同
你也知道,紅葡萄酒要常溫喝,白葡萄酒需要冰鎮,飲用時都不能加冰。
但加冰塊,卻是威士忌常見喝法,包括起源日本的水割喝法,也是加冰的。
我也開過威士忌課程,學生們會問,“鄭小塔老師,為什么葡萄酒不能加冰,而威士忌卻能加冰呢?”
我是這么解釋的。
一瓶葡萄酒的構成,大部分是水份,葡萄酒的風味物質,本來就溶解在這些水份里。
葡萄酒里,一旦加入冰塊,融化后的水,會大大稀釋葡萄酒中的風味!
而威士忌則不同,它的風味物質比較凝結,酒精度又高,需要水份把它們“打開來”稀釋,“拉長”“變寬”。
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圖》,卷起來時,什么都看不到,不過,用手慢慢拉開,里面的北宋社會風光呼之欲出、一覽無遺。
這樣,我們作為品鑒者,才能感受到威士忌香氣口感的特點。
這也可以解釋,品鑒意式濃縮咖啡時,為什么需要加水,實際上也是這個原理。
從香氣上來說,葡萄酒花香味、果香味,非常明顯,畢竟它是水果酒嘛!
威士忌因為酒精度數高,花果香味反而不明顯,更多的是酒精味兒。
我記得,我考威士忌品酒師時,老師在上面一個勁地講,這款威士忌有什么植物味、花香味、鮮果味。
我坐在下面,一直撓頭皮,“怎么聞來聞去,都只是一股酒精味道。”
確實也是,這是很多人對威士忌的第一印象。
直到我后來品鑒過好多款威士忌后,才感受到它的水果類、谷物類等其他香氣。
不過,威士忌中也有明顯的氣味特點。
比如,蘇格蘭威士忌,有股明顯的泥煤味,美國的波本威士忌,香草味、焦糖味比較濃郁。
至于口感方面,紅葡萄酒多少有點“澀感”,白葡萄酒多少有些“酸度”,貴腐酒冰酒都是甜的,酒精味反而不明顯。
而威士忌呢?
最明顯的還是一股酒精味,哪怕你加冰加水還是一樣。
所以,屬于兩個世界的葡萄酒和威士忌,不同的釀造方式,又形成了它們味道上的巨大區別。
4
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區別,在中國的熱門度不同
平時,我也會參加一些酒類討論會,跟行業前輩們探討下酒水行業的市場狀況。
在中國,白酒的市場規模是啤酒的10倍,啤酒的市場又是葡萄酒的10倍。
如果,我再加一句,葡萄酒市場又是威士忌市場的10倍。
雖然,威士忌在歐美國家,跟葡萄酒一樣普及,或者說,同樣受歡迎,是大眾飲品。
(更多威士忌,可以看這篇《“威士忌是什么酒”,最好的回答在這里!-清吧(酒吧)-快速成為吃喝專家!-吃酒ChiJiu》)
但在中國,葡萄酒還是一個新興飲料,而威士忌更是一種剛起步的飲品。
前幾天,我也跟我們斯享學校的李晨光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也有開設威士忌課程,他就說道,“鄭小塔,葡萄酒和威士忌,在中國的市場發展進程,是不一樣的。”
葡萄酒在中國已經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朋友聚餐、商務宴請、婚宴生日宴、家里自飲,這些場合都有葡萄酒的出現。
威士忌呢,還是局限于酒吧夜場,或者,愛好者圈子。
并且,現在的葡萄酒,“姿態放得很低",非常親民,完全成為一種大眾化飲品。
但威士忌呢,就像當初的葡萄酒,身上帶有一股“貴族味兒”,感覺有些高不可攀。
所以,當葡萄酒見到威士忌時,總會嘲笑他,“你這個公子哥,來了中國,反而不食人間煙火了!”
威士忌只好無奈地攤了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