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進入今天的話題之前,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些觀察到的國內外葡萄酒文化差異以及談一些常見的葡萄酒文化思考。雖然比起許多專家來說,我接觸葡萄酒的時間并不算長(頭尾大概八年多),但之前長期生活于歐洲,加上過去幾年業余攻讀WSET的所學,也觀察到歐洲飲酒文化與其他地區的不同。
在歐洲,葡萄酒是日常用品;在國內,葡萄酒則常歸類為奢侈品。造成這差異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價格,二是文化,三是迷惑。
價格
考慮到國內物價計算的PPP(購買力平均)幾乎可以超英趕美。這暗示了國內的生活基本開銷遠低于歐美。舉例來說,在國內吃一頓豐盛的周末的晚餐,大約需要¥500-¥800元;在英國則需花費¥1200-¥1500,然而葡萄酒的價格幾乎是固定的。
如此一來,在餐廳飲用葡萄酒變得有點舍本逐末,畢竟在餐廳開一瓶葡萄酒可能得抵上兩個人的餐費,似乎就有點不太劃算了。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葡萄酒屬于國際進口商品。和iPhone一樣,在國內購買大多不會更便宜,加上進口成本及關稅后甚至高于原產地。此外,葡萄酒價格不如歐美透明,在商人的運作下許多葡萄酒專賣店的價格長期居高不下,使人難以親近。
文化
東亞本身因氣候條件及文化發展因素,并無大量生產葡萄酒的歷史。
反觀歐洲,葡萄酒從希臘羅馬時代就已盛行,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儼然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因此在歐洲餐廳用餐,無論類型,幾乎八成的餐桌上都可以看見葡萄酒的蹤影。
去年我去舊金山時也觀察到了類似的差異。一直以來,據聞美國為葡萄酒消費大國,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一般餐館內卻很少見到葡萄酒的蹤影。
舊金山的人均所得在美國也是名列前茅,加上當地本身盛產葡萄酒(離開名的納帕谷開車車程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距離),考量當地物價及收入,價格應非主要因素。
然而,葡萄酒對美國來說并不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他們而言葡萄酒更像是反映對歐洲文化的憧憬。因此,不可隨處處可見標準的ABC(Anything But Chardonnay,除霞多麗之外),除非特殊的高級餐廳,一般餐館內飲用葡萄酒的人數大約只占了不到兩成,與國內西餐廳相去不遠。
反觀在歐洲,葡萄酒幾乎是餐桌上的必需品,家家戶戶都有存糧,餐廳里也幾乎每桌都可見到葡萄酒瓶的蹤影(在英國吃日式拉面或飲茶搭配葡萄酒也幾乎是家常便飯)。在產酒大國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小餐館里,葡萄酒甚至隨手裝在玻璃罐或陶罐里就提供給顧客。
在意大利,一般店家在紅、白及粉紅葡萄酒當中都會各選一支做為自己的招牌酒,大量向供應商進貨,以便大量提供給顧客價格實惠,CP值高且容量彈性的選擇。
當中為了節省包裝,降低成本,酒莊常以大瓶裝或桶裝的方式販售,因此用玻璃瓶便可說是情有可原了!
迷惑
造成差異的最后一根稻草則是充斥在市面上,各式各樣的迷惑。許多似是而非的知識及偏見經過大量的轉述后漸漸的變成了事實。
其中最常見的是:品飲葡萄酒是個學習的過程
學習如何鑒定一支葡萄酒避免自己買到(喝到)專家評比的 “爛酒” 似乎變成了品飲葡萄酒的必經之路。于是從葡萄品種到產區,從品牌到故事,好像少了專業的知識或專家的背書,就無法體會葡萄酒的個中奧妙一般
然而,在品飲葡萄酒這條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決定旅程的權力。就像有人旅游時喜歡先查好資料讀完攻略再出發,也有人偏好隨心所欲隨遇而安的行程,完全是個人的喜好選擇。
同理,對某些人來說(像是小編),在品飲的過程中學習各類葡萄酒知識是個有趣的過程,但對許多歐洲人而言它就是一個飲料,偶爾聽聽故事也不錯,但重點是喝得開心就好!
想想在國內,喝茶人口幾乎是世界之冠,真正懂茶,品茶的人又有多少呢?
其他常見的迷惑如下:
1、品飲葡萄酒是個需要學習的過程;
2、新手才喜歡喝甜酒,味覺成熟后就會慢慢傾向喜歡不甜的酒;
3、專家經驗豐富,對一支酒的評鑒會比一般人更客觀;
4、品飲葡萄酒時可以品嘗到土壤中的礦物質,這就是風土;
5、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口味重的菜肴搭配口味重的酒,反之亦然;
上面這些句子對你來說是不是很熟悉,很有說服力?
然而,你知道這些論述不只缺乏實證支持,甚至跟小時候你媽幫你把紅包都存起來一樣充滿問號嗎?不過相信這些迷惑也是個非戰之罪,畢竟在古代曾子他媽都相信自己的兒子殺了人(取自 “曾參殺人” 故事)。
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角度來欣賞你所喜愛的葡萄酒,選你所愛,愛你所選!本文內容由深圳駿騰酒業整理發布,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