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方能知行合一,這是我們都熟知的道理。伊川先生程頤有句名言:“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大致意思是說,萬事萬物都有它最核心的道理,看懂了,然后遵照執行,必然會長長久久;相反,如果違背了事物本源的道理,就會破壞它,然后失去它。所以,他告訴我們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找到其本源的道理,然后順應它,利用它,才能得其所長,有所受益。
這樣的格物致知,最近就在酒文化領域發生過一起。近日五糧液聯合四川省社科院舉行的“中國五行哲學與和而不同”研討會,其中從五糧液的釀造技藝來延展討論“中國五行哲學與和而不同”的傳統文化精粹,這樣格物致知的形式,不僅新穎奇特、別開生面,而且豐富了中國酒文化的研究方法。
格物致知,科技產品可以以科技手段來探測,因為其基因源自科技;酒則不大容易,因為酒的釀造基因源自微生物應用,微生物應用具有混沌性、整體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所釀的酒,人的鼻聞口嘗比科學儀器靈敏得多。
五糧液與五行哲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理解和研究酒文化,若以釀造技藝的本源為體,才是最鮮活,最有感染力,相反,離開了釀造技藝的本源,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話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按照伊川先生的原話,“萬物皆有春意”,五糧液的釀造技藝,從原料的選擇與配比,到傳統的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的釀造技藝,再到貯藏、勾調等等環節,自有其一套一以貫之的法則,那就是一個“和”字。
五糧液,顧名思義,是以五種糧食為原料、集雜成醇釀造而成的白酒,與以高粱或大米為單一原料的單糧酒相比,在風味上尤其突顯一個“和”字。
五糧液是于1963年的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首次獲評國家名酒稱號,而且榮登榜首。當時專家對五糧液的評語中就有一條“諸香和諧”,后來又有專家解讀為“濃頭醬尾”。但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開始以香型分組評比時,五糧液仍在濃香型酒一組,而且仍以濃香型酒的典型風格蟬聯國家名酒稱號。而四大名酒之一西鳳酒在此次評酒會上就因為典型性不足而落選,說它有濃清兼香的風格。后來專家經過科學評定,認為其風格獨特,具有獨立成型的條件,故而定為“鳳香型”,并于第四、五屆全國評酒會重返國家名酒序列。這是后話。
由此可見,部分專家對五糧液“濃頭醬尾”的評價,業界頗有爭議。若以濃香型酒的風格而論,五糧液“濃頭醬尾”的風格是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但也有兼香的影子。這樣的評價,顯然是有失偏頗的。換言之,以外來的道理來審視五糧液的本體,是難以格五糧液這個物的。
若從五糧液釀造技藝的本源來看,五糧液的諸香和諧,有的來自釀造環節的微生物作用,有的來自老酒儲藏過程中的陳釀,而五種糧食是所有香味物質產生的源頭,即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也即五糧液得名的原由。據說,這五種糧食不是隨意搭配,其配方是經過數百年的釀酒實踐摸索而成的最佳配比,使釀酒師的技藝與原料的特性在獨特的釀酒生態環境中相互作用、和諧共生。這種集雜成醇,把五種不同的固態糧食淬煉成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白酒的技藝,宛如天工開物一般。
那么如何格五糧液釀造技藝這個“物”?萬物皆有性,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后強提出了很多種跨學科研究的方法,非常符合微生物應用科學研究的特性。那么對于五糧液酒文化的理解和研究,自然也脫離不了五糧液釀造技藝所蘊含的這個“和”字。
按照研討會上學者們的觀點,“和”從五行哲學中來,也是五行哲學的核心。而五糧液的諸香和諧,也是從五種糧食中來,不僅兼具五種糧食的精華,而且使糧香、曲香、窖香渾然天成,與和而不同、中庸和諧的中國智慧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一個“和”字衍化開來,小到具體的飲酒場景,大到雄闊的文化自信,無不與“集雜成醇”的釀造技藝相關聯。
酒與餐的搭配,中國自古講究“飲食合歡”,餐與酒的搭配有一套兼具科學和文化的規則;對飲之人同席而坐,性格、興趣、地位和閱歷各有不同,但同席而坐,求的是一種和諧的氣氛,所求的是達成一種共識,其中或有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和不和諧的事物,但一場酣飲下來,彼此的公約數終歸會找到。
中華文明的“和”,不是妥協和退讓的結果,是中庸和諧的包容,也是和而不同的原則,本質上講,是一種共生共榮,積極進取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胸襟。這樣的文化元素,在中國處理國際關系尤其大國關系的舉措中隨處可見,也常作用于全球華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這樣的格物致知,由五糧液的釀造技藝到品牌文化的衍生,究其一理而貫穿之,酒文化的體驗就會變得更加真實、更加有趣、更加有體驗感。
所以,我們對酒文化的理解和體驗,不宜脫離釀酒的本意,生造出一個文化概念來,而是要從酒的釀造技藝和風格特點中去找尋,發現它的特點,從中體驗這酒和你之間的文化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