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比如說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等,而在春節的諸多習俗中,酒似乎總是一味少不了的元素。過年為什么一定要喝酒呢?
中國酒文化伴隨著人類文明一直不斷發展,各朝各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喝酒方式。古人尤其喜歡在過年時喝酒,過去甚至還有“無酒不成禮”的說法,尤其是在春節、祭祀和慶典活動時更是如此,古人飲酒早已蔚然成風。
在很多地方,除夕是要守歲的,即通宵不眠,從南北朝開始,除夕守歲都要喝酒。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客中守歲》一詩中這樣寫道:“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 除了除夕喝酒,大年初一喝酒還有寓意驅魔辟邪、平安長壽的作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就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描述的過年飲酒現象,元日指大年初一,屠蘇即屠蘇酒,古人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成酒,全家老小都要喝,剩下的渣滓用紅布包起來掛在門框上,還有“驅邪避疫”的作用。 北周詩人庾信也描寫過古人過年喝酒的情景:“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其中,正旦指農歷正月初一,在漢代,人們過年時興起一股喝椒柏酒的風潮,這是一種用椒花和柏葉浸泡的酒,據說有保健的功效。這首詩也點出了飲酒不但是為了歡慶佳節,還有驅除惡穢、保佑長壽的作用。
常言道,無酒不成席。對于很多人來說,每年都是年頭拼到年尾。過年了好不容易可以陪著家人,這大概算是一年中最沒有心理負擔的時候了。何不陪家人好好喝上幾杯呢?就像《常回家看看》唱的那樣:“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你有太多次身不由己地喝酒了,平時陪客戶喝,陪領導喝,這次只為自己而喝!回家過年,找老爸喝酒嘮嗑,不用擔心酒駕;和老媽說說心事,也不用擔心醉倒沒人管。沒有酒,怎么把酒說夢想,舉杯話家常;沒有酒,怎么傾心訴真言,舉杯化干戈。酒是感情的潤滑劑,親朋好友一年不見,喝點酒,感情立馬就回來了。有酒的宴席,年味兒才濃,才有過年的氣氛!
除了喝酒外,春節時,提著好酒送禮拜年的風俗也一直沿襲至今。酒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更一向是傳遞感情的使者。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酒才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呢?沒錯,“天安門”醬酒!天安門,中國人的驕傲;醬酒,白酒中的極品。該酒堅持采用傳統工藝釀造,生產周期長,儲存時間也長,一年一個生產周期、二次投糧、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每天適度飲用,對身體健康還有一定的益處。無論是送禮還是自飲,就帶上“天安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