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三千多年珠流璧轉中,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氣度與風情。然而比這座城還久遠的是此地的釀酒歷史,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今天昌平地區雪山村遺址中發現了遠古時期的釀酒遺跡 “紅陶樽”,此后縱然經歷多少百戰黃沙、金戈鐵馬,多少王朝更迭,釀酒的古老技藝都沒有湮沒其中,而是綿延不斷,盛行不衰。自戰國七雄之燕國,到元朝,以至明清,北京的釀酒業不斷繁榮發展,所以清代就有“酒品之鄉,京師為最”之說。
但時光穿梭百年,談起北京的地產酒,最先映入腦海的是四合院里伴著一碟花生米的那瓶二鍋頭,樸素簡單,但對于老北京的爺們兒們來說,是人生的一大消遣,是尋常日子中的一抹鮮亮。無論是喜慶,還是愁淚,小酌還是不醉不歸,疲乏一天的哥兒幾個,湊一塊天南海北,無論葷素侃上一番,才真是應了那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二鍋頭雖好,為的是市井百姓的閑散逍遙,但作為首都,政治、經濟獨特的屬性,對白酒特別是知名白酒有著強烈的需求。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受到當時自然條件的限制,國家知名白酒的產量還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基于上述原因,1975年,北京市糖業公司提出了“八大名酒進北京,重點幫扶京城白酒企業,發展生產,提升產品質量”的倡議,得到了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
“八大名酒“出自于1952年,中國專賣事業總公司在第二屆專賣工作會議上對全國各地名酒進行檢測化驗及評定,最終形成的《中國名酒分析報告》。其中,名列前茅的八個品牌酒被稱為“八大名酒”,他們是:汾酒、張裕紅葡萄酒、張裕味美思、張裕金獎白蘭地、長春酒、貴州茅臺酒、瀘州老窖、西鳳酒,故稱為“八大品牌”。1976年,在北京市糖業煙酒公司的發起和倡導下,北京市計委、市經委下達了研制茅臺型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項目,鑒于北京華都釀酒廠(昌平酒廠)之前研制過麩曲醬香(“燕嶺春”酒)的經驗,便將此項目下達給華都釀酒廠(原昌平酒廠)。茅臺酒廠做出“支援首都、義不容辭”的決議,承擔起支援北京,指導華都研制醬香型白酒的任務。季克良等老領導及酒廠工程技術人員深入昌平酒廠,克服了南北氣候、水土以及飲食等方面的重重困難,帶來了釀酒所需的原曲、母糟等物料,經過幾年的長期駐廠研制,日夜加班,風餐露宿,組織生產,歷時5年,終獲成功,研制出了符合北方氣候等特點的大曲醬香型產品——華都酒。產品具有醬香明顯,酒體醇厚、綿甜、回味長等特點,被稱譽為“北京小茅臺”,并榮獲“北京名牌產品”稱號。由此,南北方因釀酒技藝結下深厚淵源,華都醬酒在工藝上傳承了茅臺酒的釀造基因,從而讓產品質量、口感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八大名酒進北京“的倡議,使得老一輩茅臺大師為華都帶來了醬酒工藝,更帶來了匠心品格,鑄就了華都北派醬香領袖的地位。同時也是得益于“八大名酒“進北京,才使得當下的北京白酒市場可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北京華都醬酒嫡傳茅臺工藝,采用古法釀制,其至臻品質和稀貴價值名動天下,“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這里是北京,這里有透著仗義局氣的二鍋頭,還有沉穩大氣,師出名門的華都醬酒,無論哪一種都代表了這座古都的品質與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