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進入中國酒業協會工作8年、從事釀酒行業39年的中國釀酒大師宋書玉正式被推選為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他提出新一屆理事會期間的產業經濟主要預期目標:在保證全產業產銷量穩定的同時,力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萬億元,利潤超過2000億元。
“宋書玉同志從事釀酒行業39年,熟悉行業,熱愛行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書玉同志曾在邯鄲市叢臺酒業從事技術管理、開發和研究工作,先后任河北白酒研究所所長,邯鄲叢臺酒業技術副總經理、總工,邯鄲市高開九波生物釀造技術研究所所長,河北永不分梨酒業董事長,2013年到中國酒業協會工作。書玉同志敢于擔當,勤勉盡責,善于學習,有較強的管理經驗,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良好的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在組織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現出較強的政治修養和領導素質。”這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對宋書玉的評價。
技術出身的宋書玉身上有很多的頭銜: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中國釀酒大師,江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白,酒技術創新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白酒技術委員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清香型、特香型、老白干香型,豉香型、米香型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如今宋書玉最新的職務是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7月16日,進入中國酒業協會工作8年、從事釀酒行業39年的宋書玉正式被推選為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的理事長。這將使他在未來的五年中,以“行業規劃師”的視角與高度,打造中國酒業這艘“航母巨擎”。
釀酒大師
釀酒的技藝是中國酒業發展的根本,千百年來,基于酒類釀造技藝的改良與規范一直在與時俱進,技術出身的宋書玉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
進入酒行業近四十年,宋書玉輾轉于不同的企業、崗位,但在任何時間點和任何職位上,他都從未放下過對技術的摸索。回顧宋書玉在釀酒技術上的成就,可謂碩果累累:
填補了五項國內釀酒技術空白,取得三項發明專利、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獲中國輕工聯合會、省、廳科技進步獎七項、新產品獎三項。科研成果應用于白酒行業后,累計年創經濟效益數億元;發明了梨花型白酒、果香型白酒、九味酒等新品;主持起草了《全國白酒工業經濟技術指標統一計算方法》、《白酒釀造工國家職業標準》、《國家白酒釀酒師、品酒師職業標準》,主編了《白酒釀造工》、《白酒釀酒師》、《白酒品酒師》中國白酒行業統一培訓教材等著作。宋書玉的科研之路從早期的成果貢獻企業,延展到如今的影響整個行業。
他主持研究的“計算機勾兌調味技術”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重點推廣項目,被國務院授予“七五”期間我國電子技術效益顯著、影響大、水平高的優秀項目,并先后推廣到國內十幾家企業;
2007年,宋書玉組織參與了建國以來中國白酒行業最大的科研活動——中國白酒169計劃項目;2013年,宋書玉主持組織了中國白酒3C計劃。中國白酒169計劃和3C計劃的研究成果對中國白酒技術創新的貢獻是“歷史性的突破”,“對白酒的技術研究具有方向性的指導價值”,研究成果同時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中國酒行業在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專家,但最務實、對行業貢獻最直接的,還是技術性人才。宋書玉之所以被酒行業認可,與其在技術上的成就是分不開的。作為首位擁有中國釀酒大師稱號的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接下來宋書玉帶領行業走出的道路,必將給人留下深刻的大師印跡。
形象大使
進入中國酒業協會擔任秘書長、副會長等要職后,宋書玉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技術專長和管理經驗,積極參與策劃行業“頂層設計”。另一方面,宋書玉也非常注重對下游的表達,他通過自己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向社會塑造出了一個有品質、有文化、有責任的酒行業管理者形象。
宋書玉以協會負責人之一的身份,站在行業的高度為白酒發聲,向消費者解釋真實的白酒,對外界的誤讀及時予以糾正,維護了酒業健康發展的良好形象。
“白酒行業被誤讀了”,當有人質疑白酒生產的硬性成本時,宋書玉解釋道,白酒成本不僅包括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自然環境和釀造技藝,還包括長期儲存、品牌推廣的軟成本等,白酒在世界蒸餾酒范圍生產周期最長、生產工藝最為復雜,并不能只以原材料的價格來衡量白酒的價值。
當食用酒精被業外媒體過分解讀,宋書玉以專業知識闡釋食用酒精勾兌白酒“并不存在質量問題”,逐漸引導了消費者的認知走向正確,消除了社會對行業認識上的偏差。同時,他也一直努力推動行業企業與協會一起,以開放的姿態將酒類生產過程中的專業知識向消費者普及。
當白酒香型的“中流砥柱”——濃香型白酒被業外人士低估時,他以“老、不、長、特”四個字詮釋其高端釀造的不可復制性特點,為濃香白酒注入一劑強心劑,被業內外媒體廣泛報道,濃香型高端名酒的稀缺性價值再次得到市場和社會的認可。
在注重對下游表達的同時,宋書玉還立足中國酒業協會平臺,以權威身份向行業中上游闡釋趨勢分析和升級方向,推動行業向更好方向發展、講好中國白酒的故事。
消費升級浪潮襲來,宋書玉多次在公開場合上指出,產業調整迎來了良好發展機遇,消費者對更高的白酒品質有新需求——“酒業已經進入了長期不缺酒但缺好酒”的時代。這一生動的表達,讓行業充分意識到消費升級與產業發展的高關聯性,應該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品質的需求。那些靠噱頭、包裝去忽悠消費者的企業,大多數在這幾年都受到了重創。“想今天投入明天就賺錢,就別來釀酒行業”。
2019年,白酒產業迎來“限制性”條目刪除,以及白酒消費稅明確“不增加、不后移”落地。宋書玉及時表態,“這對整個白酒產業都是重大利好,優質白酒和名酒產區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他表示,此時產業政策放開,顯示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睿智和自信,對產業發展、行業管理和市場機制高度信任,企業成為真正的自主性市場競爭主體,意味著將會構建白酒產業新的生態體系。
目前行業進入復蘇發展時期,品質和價值應該成為酒行業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表達”成為宋書玉發言中的高頻關鍵詞,宋書玉認為,酒行業應以客觀清晰的表達,讓品質觀準確地傳達到消費者層面。自此之后,酒行業的“表達”創新有了更豐富的內容。
掌舵人
作為酒行業中的一員“老將”,宋書玉親身體會到標準體系構建對于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近年來,宋書玉參與并主導了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料酒等多個酒種的標準制定,同時覆蓋了年份酒、白酒莊酒、精釀等近年來社會高度關注的細分領域與概念認定,并成立專門的團體標準委員會負責標準的審批、審定、復審以及標準實施效果監督和評價工作,僅2019年,發布的團體標準就有13項,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4月中國酒業協會頒布的《白酒年份酒團體標準》。年份酒標準缺失一直是白酒行業的一塊短板,真實年份表達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經常性話題。在宋書玉的力主和推動下,國內名酒企業積極參與,力經多年幾易其稿,終于完成這一標準的制訂。同年,中國酒業協會公布了首批通過認證的年份酒產品,并對白酒年份酒標準的體系和監管進行詳細解讀,白酒年份酒標準長期“裸奔”、產品標注自說自話的行業亂象從根本上得以改觀。
上任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伊始,宋書玉就對未來酒行業的產業發展定下基調:以標準建設引領產業品質升級,并對未來中國酒行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明確規劃:一是系統構建產業標準化體系。做好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強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組織機構的協同效應,深化標準建設在系統構建、體系準入、協調配套、追本溯源、科學表達等方面的優化和提升,促進標準頂層設計更趨科學合理;二是拓展產業標準建設范疇。強化產區標準建設、產品等級標準、生態釀造標準;提升和完善釀酒師、品酒師職業標準,積極構建酒體設計師、侍酒師、調酒師等新的職業標準體系;圍繞相關法律對產業社會責任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相關標準;三是啟動中國酒文化標準體系研究工作,圍繞酒的歷史、文化建立系列標準,以此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像的,可觸及的服務內容。
2019年10月,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以“高門檻、高規格、高品質”的形象在上海隆重召開。百余家頭部、名優酒企和優秀產區入會參展,20多場主論壇活動點燃酒博會圣火;上百家國內外媒體參與報道,打造行業年度巔峰之作,上海酒博會成為全球酒業佳話;酒協領導、全國名酒及龍頭企業頭號人物、國外知名企業、行業資深人士等共話2019“世界名酒·共享榮耀”的主題。在宋書玉的推動下,酒博會已經發展成了以“行業協會+產區政府+產業鏈+國際化”共生的新型會展模式,從生產源頭到終端消費全過程的頂級世界酒業盛會。其承擔著引領全球酒業高質量發展之任,指引發展方向之擎。
熟悉宋書玉的人媒體人都知道,每年宋書玉都會親自撰寫文章,闡述自己對行業未來一段時間趨勢的思考,觀點新穎、論據扎實,視野高遠是其獨有的“宋氏風格”。雖然受命于非常之年,但宋書玉從去年開始就對酒行業今年的調整做出了預判:2020年整個產業將進入新一輪調整,因為產業的發展是有周期的。此前的產業調整從2012年年底開始,宋書玉稱之為深度調整,2012年的調整到2016年才逐漸復蘇。2016年已經是產業低谷,隨后是恢復期,整體呈現V字型的勢態。
在剛剛落幕的中國酒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白酒分會理事會(擴大)會議上,宋書玉理事長指出,2016年之2019年的產業增長如今應該進入另一階段的調整期,實際上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矛盾。這時候的調整是內需所決定的,由于突發疫情,對本次的調整的強度和幅度會有影響,但今年也是企業進行積極主動調整的良機。宋書玉認為,這次疫情給了酒業一個體面調整的機會,酒業已經贏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2020年應該是中國白酒酒行業“主動觸底”的調整之年,白酒行業應該接受疫情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影響,并以此為契機做出創新與調整。
(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