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沒有制造葡萄酒的傳統,但是,我國消費的葡萄酒數量確實是超過任何一個國家。4名專家為大家澄清有關人喝葡萄酒的5大誤區。
日益壯大的中產渴望新體驗。酒商想分一杯羹,本土葡萄酒制造商則努力建立身份認同。
一,人不懂葡萄酒。北京龍鳳美酒顧問公司聯合創始人趙鳳儀說,她前列次向人們傳授紅酒知識時,他們只關注一小部分酒。“而現在,一些學生告訴我,他們喜歡普西哥或新西蘭白索維農酒。市場上葡萄酒愛好者只占一小部分,但數量不少。”
二,不具備生產好葡萄酒的條件。山西怡園酒莊執行官陳芳說,并不是葡萄生長的理想地點,且鑒于缺少葡萄酒制作傳統,很難了解較適合每個地區種植的葡萄種類。盡管面臨這些挑戰,陳依然對她的產品信心滿滿:“經過17年試驗,我想我們能生產出不錯的葡萄酒。” 三,人們買葡萄酒,但不自己喝。葡萄酒批發商——紅樽坊公司的創始人周已晨說,傳統上,葡萄酒更多地被看作一種禮品,但隨著反腐敗的開展,這種習俗受到考驗。他說:“現在更多的情況是朋友聚會。一群人聚在一起,分享品酒的體驗。” 四,人喜歡摻可樂喝葡萄酒。趙鳳儀說,20年前這可能是真的。但這已經成為過去,人的鑒賞能力越來越強。
五,永遠無法生產出世界葡萄酒,作家珍妮絲·羅賓遜說,她2002年訪問時,葡萄酒產業剛萌芽。她問愛好者推薦什么,他們只能說出兩個牌子。“要是現在讓他們說,得有近200個吧。”不過她說:“我至今沒找到配登上我家餐桌的紅酒。但肯定早晚會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