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當前高速發展的品牌酒,汾酒絕對有份,這幾年的快速增長,讓其直逼行業老三。說到汾酒,是中國的老名酒,其產自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
說到汾酒,是中國最早的白酒老大,“汾老大”也是這樣叫出來的。然而自“山西假酒案”后,汾酒受到波及,發展由此進入到低谷。然而這幾年,汾酒拉起了再次復興的號角,銷售額年年增長,上市的高端產品層出不窮。
由于汾酒的快速發展,在圈里引發了“汾酒會不會是下一個白酒香型引領”,“白酒會不會再次回歸清香時代”的討論,由此可見其發展的火熱。
不過對于大曲清香酒,不少人質疑,其難以在高端產品中形成氣候,畢竟大曲清香酒歷史上主做大眾產品。其生產效率高,釀造成本低,酒體風味不及濃香酒和醬香酒復雜,口感不及濃香酒和醬香酒粘稠、細膩、連綿。在當前高端產品主喝濃香和醬香的大環境里,大曲清香酒很難擠入這個市場。對此我并不認同這個觀點,當前的高端酒市場不是靠消費者認知創造的,而是商務局中甲方認定創造的,有社會資源的人選什么酒,這個品牌酒就會火一段時間。其實商務市場喝酒是應酬,并非品質,就像茅臺酒,最開始不少人認為其苦,但并不影響其在商務市場的流通。
對于汾酒來說,擠入高端市場,更多看其后臺的資源,而其大曲清香的特點,倒是形成了辨識度,一種風格不同于濃香酒和醬香酒的高端白酒,從某一方面,這更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記憶,畢竟當前的高端清香產品主要是汾酒的產品。
說到汾酒的品質,從80年代中期到現在,其呈現的風格都是一樣的。對于這一風格,以汾酒青花中國裝為代表,其展現面粉氣息、青蘋果香、一絲蜜桃香、陳香的復合香。說到汾酒的陳香,是年份壇存汾酒的香氣,這種香氣有點像清雅芝麻香酒的特點,即高端景芝芝麻香特點,但相比景芝芝麻香,少了濃郁的焦香,多了一絲清爽之氣,口感上也沒有芝麻香酒的那種焦苦之感。
在酒體口感上,青花中國裝展現了汾酒入口的強勁,收口的凈爽。在酒體口味上,其展現出微甜、微酸、微苦、微澀的復合味道,這四種味道均有呈現且各不出頭。對于這四種味道,最值得一提的是苦味,大曲清香酒的苦味多為快速發酵的醇苦之感,這種苦感重了并不舒適,而這也是中低端大曲清香酒不是偏甜,就是偏不舒適苦的原因。
高端的汾酒除了有微微的醇苦之感外,還有突出的壇存年份酒的陳苦之感,這種苦感不像醇苦那樣不舒適,細品有細膩感,調入酒體能很好地增加酒體的風味層次,使之不顯得過于單調。在口感上,大曲清香酒如水般輕柔,不像糯高粱酒那般粘稠,畢竟這就是粳高粱酒的特色:尾味不太長,中后段收口,收口凈爽,毫不拖泥帶水。
正是因為高端大曲清香酒需要有年份的優質壇存清香酒調味,這也使得高端清香酒不能快速擴產。從80年代中期汾酒確定高端清香酒的特點以來,這種風味的汾酒產量并不大。80年代琵琶汾、老白汾的品質好于同時期的波汾,主要在于其有舒適的老酒陳香。
說到老汾酒,很早就有檔次分級。我手上86年琵琶汾品質明顯好于89年60°波汾,89年60°波汾口感偏柔一些,酒體甜味突出一些,而86琵琶汾入口更顯飽滿強勁一些,面粉氣息更突出一些,陳香更突出一些,酒體的甜味收斂一些。
說到老波汾,有65°、60°、55°、53°等多款產品,在這幾款產品中,度數越高的酒品質越好,我品鑒過90年的55°波汾,這款酒給我的感覺并不是高端清香酒的酒體,其給我的感覺是中端大曲清香酒水平,整體水平與新的汾酒青花20旗鼓相當。因此從某一方面,不是老酒品質就好,其也要看當時灌裝的酒質水平。
80年代中期以前的汾酒我品鑒過一款,是1981年65°的白瓷瓶汾酒,這款酒不像后來高端汾酒那般入口強勁且有突出的面粉氣息和老酒陳香,其香氣比較柔和,并帶有突出青蘋果香和蜜桃香。其雖然是65°的高度酒,但喝起來卻感受不到高度酒的烈,口感甜柔為主,總體顯圓潤,柔和易飲。整體此酒風格完全不同于現在的汾酒,在生產釀造中酒廠更側重紅心曲的運用,畢竟紅心曲更側重后段發酵。相比之下,現在汾酒更側重清茬曲和后火曲的發酵。
說到汾酒的釀造,是以粳高粱為原料,大麥、豌豆制大曲,分別制紅心曲、清茬曲和后火曲,三種曲按一定比例混合,清蒸二次清工藝發酵而成。說到汾酒的三種曲,是通過不同的培曲溫控生產的:紅心曲側重后段發酵,酒體口感好,香氣偏幽香;清茬曲偏前段發酵,出酒率高,并給酒體帶來突出的面粉氣息,但酒體口感偏凈且單調;后火曲曲香舒適,可以讓酒體帶來更舒適的豌豆鮮陳香。對于這三種曲,不同比例混合所帶來的酒體風味不同。
對于汾酒的老酒,個人覺得有條件的酒友可以解惑嘗試一下80年代早期產品,畢竟那是不同于現在汾酒的又一種路數。從80年代中期開始,老的汾酒我建議選擇高端產品。在當前老酒中,高中低檔酒的價格并沒有被拉開,也正是因為如此,老汾酒的中低端產品性價比是很差的。因此對于老汾酒,我不建議選擇60°以下的產品。
對于汾酒新酒,當前也有一些問題。主要在于汾酒這兩年發展太快,酒廠推出了不少高端產品,而這也導致了汾酒優質基酒的供應不足,使得這兩年的汾酒大眾產品出現了漲價并降質的現象。
說到漲價、降質,是許多消費者反感的事。不過酒企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對于發展太快,產能不足帶來的漲價降質,這類品牌酒還是值得關注的。畢竟這類品牌還是一個向前發展的態勢,同時這類酒企也不缺資金,有實力解決產能問題,解決這類問題對于酒企來說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關注這類酒企,更多要看其產能變化,當其優質酒放量時,一些降質產品可能會出現提質或檔次調整的現象。對于汾酒的大眾酒,我會繼續跟進品質變化。
其實產能不足帶來的酒質降質,早在80年代就有酒廠出現過。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90年代后期的五糧液酒,那一時期是五糧液的巔峰時期,然而因為發展太快,酒廠的優質原酒供給不足,使得那一時期的長城五糧液品質不好。因此在老酒圈,才流行著90年代后期五糧液品質不如黃蓋劍的說法,其實我對比測試過長城五糧液和黃蓋劍,品質確實如許多老酒玩家所說,黃蓋劍的品質比長城五糧液要好不少。
隨著五糧液產能的逐步擴大,這一問題也慢慢解決,當前五糧液的濃香產能非常大,而這也保證了其高中低端酒的品質。
因此從某一方面,對于快速發展的汾酒,優質原酒供給不足的問題當會出現,但不會是一個長期的問題,酒廠不會對這個問題也不會坐視不管。除此之外,大曲清香酒的生產效率高,裝壇之后酒體老熟快。而這也使得其相比濃香酒、醬香酒,能以更快的時間解決這類問題。
那么對于汾酒的大眾產品,我們該關注哪些呢?從時間軸來看,個人建議盡量關注19年及之前的產品,那一時期的產品,只要價格沒漲離譜,都還是不錯的選擇。除了酒廠支線產品外,一些定制產品的品質也不錯,比方說地球汾酒。從20年開始,我就不建議選擇汾酒的支線及定制產品,在選購上建議選嫡系產品。
在當前,解惑汾酒應該選擇怎樣的產品?如果是19年及以前的產品,白瓷瓶出口汾酒便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是這兩年的產品,建議選擇青花20,雖然21年的青花20相比18年的有所降質,但汾酒的風格呈現還是很清晰的。
在這幾年汾酒系列產品中,多數主打柔和口感,但這種柔和并不同于80年代早期那種甜潤柔和,相比80年代早期的酒,其酒體的澀感還是偏重一些。在柔和的汾酒中,以19年紅瓶出口汾、19年地球汾酒、21年青花30復興版和巴拿馬系列汾酒為代表。19年紅瓶出口汾甜感過頭,清香的清爽之感及面粉氣息表現不足,酒體順飲但不清爽,對于汾酒的這種綿柔呈現,展現的成品酒其實并不多。
另一路綿柔呈現以青花30復興版為代表,其酒體整體還是一種純正的汾酒清香特點,入口有明顯的青蘋果香及面粉氣息,只是面粉氣息表現并不強烈。口感略微偏甜,但甜味并不過重而顯膩。整體這類酒是汾酒的清香特點,但沒有傳統汾酒入口強勁的綻放力。
汾酒嫡系產品多數呈現標準的汾清特點,從低端的黃蓋汾到頂級的青花50,只不過當前低端汾酒整體呈現很差,因此我不建議將其作為解惑汾酒的產品。當前的青花20較好的展現了汾清特點,高端的青花中國裝很好的將老酒融入其中,展現出清爽且富有層次的汾清清香。.青花50是汾酒的極致呈現,這款酒的品質絲毫不遜酒廠的歷史巔峰產品,對于想要感受汾酒實力的酒友,可以解惑這款酒。
說到青花50,除了展現清爽、豐富外,也展現了汾酒強勁的個性,當前展現強勁個性的汾酒產品并不多。主要在于展現這種個性的酒品質必須高檔,需要用濃郁的面粉氣息、陳香及花果香包住強勁的綻放力,不然酒體會顯爆,口感會顯刺,甚至有酒精味。20年館藏汾酒55°便是這種呈現,其入口雖強勁,但卻有一絲爆刺感,從某一方面,其也并沒有展現好汾酒的強勁個性。
總的來說,對于汾酒的產品,還是值得期待。對于品鑒愛好者,有條件的酒友可以嘗試青花中國裝和青花50,中國裝感受清香的陳香,青花50感受汾酒的淋漓盡致;對于入門來說,可以嘗試現在的青花20和19年的白瓷瓶出口汾酒。對于汾酒的老酒,其實從80年代中期開始便已是這種風格體系,解惑汾酒老酒,80年代中期往后的酒建議選擇當時的高端酒,80年代中期以前的酒特點比較柔,但又不同于現在的綿柔汾酒,有緣分的酒友可以解惑感受一下。對于汾酒的品質跟蹤,因為這兩年酒廠發展過熱,優質原酒供給不足,整體品質和性價比不太好。對品牌不那么忠實且有清香用酒需求的消費者可以繞道選擇寶豐或黃鶴樓酒。不過對于汾酒的新產品,還是值得跟蹤的,畢竟酒廠的產能也在擴大,基礎實力正進一步變強。若干年后,汾酒也可能會像現在的五糧液、洋河那樣,產能巨大,優質原酒供給充足,各種檔次酒品質有保證,到那時,汾酒將會成為真正的白酒一強。最后,關于我對汾酒的品質理解和產品梳理,作為酒友的您怎么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